科研成果

2005
林毅夫. 谨慎对待"重化工业热". 宁波经济. 2005;(23):7-8.
林毅夫, 潘士远. 技术进步越快越好吗. 中国工业经济. 2005;(10):5-11.Abstract
技术进步越快越好吗?该文在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内,构建一个模型来研究当通过选择专利保护强度来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时,政府所应选择的最优技术进步率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政府在实施专利保护时所应该考虑的各种因素以及对我国的启示.该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对技术进步是否越快越好的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
林毅夫, 张鹏飞. 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 经济学(季刊). 2005;(4):53-74.Abstract
有别于其他关于技术转移和经济增长的文献,我们提出了一个关于落后国家可以通过发挥后发优势来实现技术追赶的内生增长模型.在我们的模型中,落后国家通过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可以获得比发达国家更快的经济增长,并使得落后经济最终收敛到发达经济.
林毅夫. 和谐社会下的扶贫战略调整. 经理人内参. 2005;(8).Abstract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艰苦努力,中国的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4年5月25-27日世界银行在上海召开全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扶贫大会,以推动交流和学习各国尤其是中国的扶贫经验,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25年来在扶贫领域成就的肯定.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农村极端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降低到2004年的2610万,世界贫困人口的减少主要发生在中国.
林毅夫. 关于我国扶贫政策的几点建议. 发展. 2005;(7):19-20.Abstract
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扶贫事业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但我国贫困问题的特征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给我国的扶贫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经济学家林毅夫撰文,就扶贫问题提出了他的几点建议。
林毅夫. 关于我国扶贫政策的几点建议. 党政干部学刊. 2005;(6):4-5.Abstract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扶贫攻坚战的烽火并未烟消云散。如何认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贫困,如何步出贫困的阴霾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期刊发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林毅夫教授的文章,希望能给大家以启迪。
林毅夫. 改革动力源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人民论坛. 2005;(8):16-17.
林毅夫. 当前经济主要矛盾在于穷人太穷. 商界名家. 2005;(11):12.Abstract
我国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在"十一五"期间,政府需要创造条件使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增长,同时使穷人收入增加的速度高于富人收入增加的速度,这样才通能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林毅夫. 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在于穷人太穷. 发展. 2005;(11):11.
林毅夫. 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煤炭企业管理. 2005;(12):24-25.
林毅夫. 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前沿. 2005;(11):4-7.Abstract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特性;自生能力、比较优势和经济发展;如何发挥比较优势
林毅夫. 按比较优势发展实现分配公平. 财经. 2005;(22).Abstract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政府需要创造条件使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增长,同时使穷人收入增加的速度高于富人收入增加的速度,才能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林毅夫. 按照比较优势选择产业政策. 中国发展观察. 2005;(7):24-28.
林毅夫. 2005年中国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5;(10):3-5.
林毅夫. "述而不作"包含着不同的诠释与创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27(1):14.Abstract
我们从来是把儒家思想当作落后、保守的根源,其实是误读了儒家."述而不作"决不是反对创新.孔夫子自称"圣之时也",是在不同情况下调整自己的行为."述"里就已包含不同的诠释和创造,与时俱进."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包含着独立和有意识、有个性的创造.
2004
林毅夫. 自生能力与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的建设. 经济学(季刊). 2004;(1):389-394.Abstract
该文分析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些独特现象,回顾了国内学术界关于资本市场问题的一些代表性观点,并指出这些观点所存在的不足.作者认为,上市的国有企业普遍缺乏自生能力,从而不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是资本市场诸多问题的根源.作者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进一步分析了国有企业、自生能力和资本市场的关系,并提出了资本市场改革的政策建议.
陈建光, 卢福营, 李恩强, 林毅夫, 张新光, 王梦奎, 蔡永飞. 专家学者谈"三农"对策. 决策与信息. 2004;(3):15-16.Abstract
陈建光:谁来关心2000万失地农民的命运 十几年的圈地运动造成我国农村2000余万农民"下 岗",遗留了许多社会问题:一,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没 有将失地农民纳为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围。没有一个村将土 地征用款用于解决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二,缺乏对失地农民的 再就业培训机制。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许多农 民因征地从农业转产后,主要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体力 劳动。随着经济发展,素质低的失地农民就业难度大,部分还 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念障碍。三,集体资产管理 制度不健全。一方面由于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跟不上市场经济
林毅夫. 重塑农民土地主人地位. 农村工作通讯. 2004;(2):26.Abstract
从法律上看,2002年8月正式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对承包权的性质仍然缺乏明确界定,农民的土地权利受到了限制,土地不能进行抵押,级差收益受到限制.而农地转非农地仍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征用办法,使土地收益大量流失.从实际工作看,已有的法律、政策真正落实还有相当的距离.由于集体所有本身内涵不清晰,又有所有权虚置的嫌疑,不
林毅夫, 李永军.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和根本解决思路. 今日科技. 2004;(3):27-28.Abstract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现在已为社会各方所关注。而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也是大家关心的话题。从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状况看,显然,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中小企业的经营透明度比较低,从而导致较高的信息不对称。在这一点上,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相似的。不过,我国的问题又有自己
林毅夫, 李永军. 中小企业融资根本出路在何方. 科技创业月刊. 2004;(1):21-22.Abstract
由于我国银行体系高度集中、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合适的中小银行,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就显得特别突出 现在,各方面已经提出了不少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建议,其中一些已经在实施中,但相关措施只能缓解矛盾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