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
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 现代人才. 2011;(6):12-17.
Abstract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有一千多年的时间,中国文化的成就处于世界顶峰。工业革命以后,西方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一日千里,中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急剧下滑,到了19世纪中叶后,当亚非拉许多地方成为西方强权的殖民地或是势力范围时,中国也变成为一个贫穷落后、割地、赔款、
林毅夫.
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 经济学(季刊). 2011;(1):1-32.
Abstract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技术、产业不断创新,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经济学在二战后刚成为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时,结构主义的观点占主流,认为经济结构外生决定,强调市场失灵及政府在改变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由于结构主义所主张的以政府主导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失败,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经济学转而以华盛顿共识为主流,强调政府失灵,片面侧重市场的作用,并且忽视了对结构及其变迁问题的研究。本文提出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认为经济结构内生决定于要素禀赋结构,并倡导以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结构及其变迁,以及政府、市场在此过程所起的作用,以弥补当前发展经济学的不足。
林毅夫.
我们做好迎接多极世界经济的准备了吗. 文史博览(理论). 2011;(5):1.
Abstract当全球经济在经受信心危机、结构性失衡和暗淡增长前景的时候,要看到十年后的发展进程需要精心构筑模型,而且光有远见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融合历史观念和当前驱动力-比如全球增长平衡向新兴世界的偏移-的多层面方法.
林毅夫.
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大挑战是发达国家产能过剩. 理论参考. 2011;(2):47.
Abstract只要产能过剩情况不消除,经济危机的祸根就还会存在,怎么解决呢?从传统经济理论来讲,必须用凯恩斯主义政策,政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启动消费、启动需求。但是目前,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面临着两难选择。
林毅夫.
让民营经济享有更大的话语权. IT时代周刊. 2011;(11):18.
Abstract中国经济有望在未来20年继续保持较高增速,达到8%以上。按2008年的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人均收入相当于美国的21%,类似的比值,发生在1951年的日本、1977年的韩国以及1975年的中国台湾身上。而上述提到的国家和地区都在接下来的20年内迎来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51至1971年之间,日本经济增速达到9.2%,韩国在1977至1997年间的平均增速为7.6%,而中国台湾地区在1975至1995年间的平均增速则达到8.3%。
林毅夫.
扶持民营企业展开产业升级和创新. IT时代周刊. 2011;(5):16.
Abstract在2010年,一个秘而不宣的经济秘密再次得到了大力证实:大多数国家都在有意无意地推动各种形式的产业政策。其中不但有中国、新加坡、法国和巴西这些老面孔,还包括那些原本产业政策不甚清晰的国家,比如英国、德国、智利和美国。这一现象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产业政策其实就是为刺激某一项产业的经济活动或
徐朝阳, 林毅夫.
发展战略、休克疗法与经济转型. 管理世界. 2011;(1):6-19+187.
Abstract本文构筑了一个两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实施"休克疗法"转型后产量大幅下降以及产业结构深度重组的现象给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解释。在转型前,政府采用扭曲性政策扶持重工业部门,新上台的政府试图采用"休克疗法"尽快取消这些扭曲性政策。结果是,失去政策扶持的重工业部门回报率下降,可流动的生产要素从该部门流出,导致其他非流动性的生产要素出现闲置和废弃,最终可能导致总产出下降。我们给出了"休克疗法"以后经济转型的数值模拟例子,结果表明,一个国家在转型之前的经济扭曲程度越高,其产出下降的幅度就越大;而且,在相同的扭曲程度下,相对落后的国家在转型后的经济恢复速度会更快;另外,我们的模型也能预测转型后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
李飞跃, 林毅夫.
发展战略、自生能力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制度扭曲. 南开经济研究. 2011;(5):3-19.
Abstract本文构建了一个动态模型来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对其经济制度的影响,为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各种经济制度扭曲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解释。结果表明:经济制度扭曲的根源是发展战略导致的产业结构扭曲。经济制度扭曲程度与该国发展战略偏离其适宜产业的程度呈正向关系。如果政府推行赶超战略,赶超产业规模越大,赶超产业的自生能力越差,则制度扭曲越严重,经济效率损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