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05
梁柱. 毛泽东的统筹兼顾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5;(4):9-10.Abstract
6月27-28日,由《马克思主义研究》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协办的"纪念《马克思主义研究》(双月刊)创刊10周年座谈会暨马克思主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冷溶,副秘书长何秉孟、黄浩涛出席会议。沙健孙、梁柱、吴雄丞、徐崇温、田心铭、王东、陈学明、侯惠勤、梅荣政等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近60名专家学者,院科研局、邓研中心、部分研究所领导以及近十家院内外学术期刊的领导应邀参加了会议。在为期一天的"马克思主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本刊拟将本次会议的研讨成果以专刊形式编发,这里仅刊发一些学者的发言摘要,欢迎读者阅评。
梁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三题.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6):107-116.Abstract
依据中国的国情和党情,正确阐明党的思想路线、最高纲领和阶段性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在农民群众占多数的国度进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其基本的和首要的工程.只有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并加以娴熟的运用,才能正确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战略和策略问题,党才能担负起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这一历史使命.
梁柱. 论陈云的党内民主思想.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5;(2):37-45.Abstract
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是贯穿陈云革命人生的一个重要主张.他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当是最有纪律的党,也是最讲民主的党.在执政条件下坚持和发扬党内民主,是防止官僚主义、保证党的正确领导和推进人民民主的重要条件.党内民主,就是要有正常的党内生活.要正确理解和处理民主制与集中制的关系;要尊重和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利;要有积极而健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健全党内民主,要有制度保证.陈云的党内民主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梁柱. 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 高校理论战线. 2005;(8):11-17.Abstract
60年前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1 00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关系国家存亡的反侵略战争中,国共两党分别领导的两个战场,在中国抗战的统一体中,是既互为依存又相对独立的,它们都为抗战伟业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但应指出,中国共产党以其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坚韧的牺牲精神,以其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战略方针,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毛泽东把抗日游击战争提到战略地位,使之在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事实表明,敌后解放区军民的艰苦奋战,无疑对坚持长期抗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共始终把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建立新中国作为这个时期的两大战略目标,在抗日战争中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抗日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大觉醒、大动员,正是这种觉醒和团结的力量,使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从百年衰微走向新辉煌的一个重要起点.
梁柱. 风物长宜放眼量-读列宁《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 新视野. 2005;(6):4-7.Abstract
列宁从社会主义运动历史进程的角度,考察了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指明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真理性和创造性.它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它的历史命运: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总趋势是积极向上的,并逐步接近和实现自己宏伟的目标,但又是在胜利与失败、高潮与低潮相交织中前进.革命低潮的出现并不可怕,因为历史的运动往往是在曲折中行进的,暂时的失败不能改变历史所昭示的发展方向.
梁柱. 当代中国海峡两岸政治关系的历史透视-政治领袖心态的案例分析.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8-15.Abstract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以毛泽东和蒋介石分别代表的中国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决战已基本结束.从这时起,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开始凸显.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时地把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开始倡导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两岸之间进行了有限的接触.虽然蒋介石未能在民族大义上迈出关键的一步,但毛泽东关于和平统一台湾的一系列主张,为后来"一国两制"的构想奠定了基础.
梁柱. 当以良史之忧忧天下.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5;(10):39-40.
梁柱. 党的七大与毛泽东确立的思想路线-纪念中共七大召开60周年.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3):17-23,34.Abstract
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也从党的章程上明确了全党必须遵循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原则,即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点.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这条思想路线,全面把握它的内涵,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梁柱. 道是无情却有情-1949年后的毛泽东与蒋介石.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22(2):127.Abstract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时把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开始倡导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两岸之间进行了有限的接触.
梁柱. 陈云论党内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5;(3):11-17.Abstract
无产阶级政党应当是最有纪律的党,也是最讲民主的党.在执政条件下坚持和发扬党内民主,是防止官僚主义、保证党的正确领导和推进人民民主的重要条件.党内民主,就是使党有正常的党内生活.要正确理解和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要尊重和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利;要有积极而健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健全党内民主,要有制度保证.陈云的党内民主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梁柱. 陈云是忠实于党的思想路线的楷模.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5;(5):17-19.
梁柱. 陈云是忠实于党的思想路线的楷模.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5;(4):15-17.
梁柱. 《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历史的总结和科学的预言——《读点马列原著讲座》之十二. 中华魂. 2005;(9):16-19.Abstract
1913年的欧洲,正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历史大变 动的前夕,列宁在这时写下了《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 运》。他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 “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 的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 的世界历史作用。自马克思阐述这个学说以后,全世界 的事态发展是不是已经证实了这个学说呢?”(《列宁选 集》第2卷第305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列宁正是从 社会主义运动历史进程的角度,考察了马克思学说的历 史命运的。
2004
梁柱. 最高纲领与阶段性纲领的辩证统一.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4;(4):15-16.Abstract
为纪念邓小平诞辰 1 0 0周年 ,当代中国研究所于 7月 2 2日召开学术座谈会 ,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和当代中国研究所的学者共 8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在座谈会上致词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冷溶作了主题发言。现将部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发言摘登于此 ,以飨读者
梁柱. 最高纲领与阶段性纲领的辩证统一.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5-6.Abstract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设计了宏伟蓝图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为纪念邓小平诞辰 1 0 0周年 ,我刊特约石仲泉、沙健孙、梁柱、郑德荣、田克勤、齐卫平、王桂兰等邓小平理论研究方面的专家就“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撰稿 ,在此集中刊发 ,以乡食读者
梁柱.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典范-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与香港回归.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4;(5):1-3.
梁柱.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典范——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与香港回归. 中华魂. 2004;(7):10-12+51.Abstract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明确地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一起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三大历史任务。他指出: "中国的统一是全中国人民的愿望,是一百几十年的愿望,一个半世纪了嘛!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
梁柱.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典范——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与香港回归.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4;(5):1-3.
梁柱. 先驱者的历史功绩与历史评价. 政协天地. 2004;(3):28-29.Abstract
严复是在戊戌维新时期走上历史舞台的.他适应了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要求,以炽热的爱国激情,把救亡与启蒙、爱国主义与民主主义思想紧密地结合起来.作为民主启蒙的最初倡导者,他把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严复成为近代中国民主运动的先驱者,不是偶然的.他旧学深沉,又接受过比较系统的新式教育,特别是有过留学英国的经历.他在欧洲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政治学术思想,如亚当?斯密、孟德斯鸠、卢梭、边沁、穆勒、赫胥黎、斯宾塞等人的学说,尤为推崇达尔文的进化论.这种比较扎实的西学基础,为日后在中国传播西学、倡导民主思想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严复回国后,受到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强烈震撼,投身到变法维新运动中去,著书立说,要求变革救亡,从而开始了他人生的真正转折.
梁柱. 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的两大探索.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4;(5):80-88.Abstract
毛泽东在探讨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特别强调我们从中获得的最重要教益是要独立自主,并提出要进行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重要思想.第二次结合的内涵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进行的两大探索:一是以苏为鉴,走出一条自己的建设道路;二是力图找到一条能够保证党和人民政权纯洁性的有效途径,即如何坚持七届二中全会确定的反腐蚀的方针和防止"和平演变"的问题.这两大探索几乎是同步开始的,都是围绕着如何建设、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历史主题展开的.尽管他为此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并不都是成熟和完善的,在探索中也有过严重失误,但他对这两大探索所进行的战略思考具有长远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