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Year: 2022

2022
Xu J, Po Y. The Future of ``Applied'' Education, Employability, and the Labor Market in China. In: Lee WO, Brown P, Goodwin LA, Green A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Asia-Pacific. Singapore: 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2022. pp. 1–21. 访问链接Abstract
This chapter investigates China's recent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by developing applied education to addressing the issue of under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Reviewing China's highly segmented labor market and the growth of flexible employment, we suggest that the negative effect of overeducation is mainly on those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ed in the informal sector. Our analysis identifies a restructuring process of HE system aiming to break down the homogeneity among the elite and non-elite universities by making a dual process of differentiation. We conclude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parity of esteem'' between academic and applied education within a steeply stratified HE system and suggest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 system and cooperate employers deserves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to turn around the fortunes of graduates from lower-tier universities.
杨钋, 颜芷邑. 寄宿如何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40(08):67-82.Abstract
近几十年来,随着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推行,我国大规模兴建寄宿学校。目前,学术界对寄宿制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存在不同看法,缺乏对影响机制的讨论。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和2014—2015两期数据,探讨寄宿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发现寄宿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对女生、农村学生、非留守儿童、家庭富裕的学生更大。在影响机制方面,通过对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学校管理的考察,发现寄宿通过减少亲子互动、增加校内霸凌行为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寄宿学校内,同伴的负面情绪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在规定学习时间长和管理严格的学校中,寄宿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负面影响更大。中国寄宿学校的兴建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是其发展面临诸多问题,需要从学校管理、家长参与、社会力量等层面进行完善,从而提高寄宿学生的非认知能力,推进人力资本形成的公平与均衡化。
杨钋, 王琼. 以学生为中心: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质量改进研究. 高等教育评论. 2022;10(01):44-54.Abstract
近年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质量困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成为创业课程的改革方向。本文利用课程层面的课堂学生投入调查问卷,基于6所高校1393名修读创业课程学生的实证数据,发现现阶段我国高校创业课程中存在师生互动情况不理想、授课方式未能与传统学术教学法区分开来等问题。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有必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师生主观观念和客观条件的构建、本土化体验式教学内容的开发等方面进行改进。本文结合一个高校创业课程质量改进案例,说明如何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融入高校创业课程。
曹宇莲, 杨钋 郑世林. 地震降低城市吸引力了吗?——汶川特大地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地选择的影响. 教育经济评论. 2022;7:46-71.Abstract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技能人力资本流动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本文利用2003—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汶川特大地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地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汶川地震后四川高校毕业生留川就业概率显著下降,且外地生较本地生下降更多,但该负向影响不会长期存在。第二,地震后成绩越好的四川毕业生离川就业的概率越大,家庭处于中间阶层的四川毕业生离川就业的概率更大。第三,地震后劳动力需求扩张的在川行业和岗位更容易留住四川毕业生,继续留川的毕业生享受了更高的工资待遇。本文研究丰富了自然灾害如何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研究,为地方政府加大防灾减灾投入和受灾地政府出台人才吸引政策提供了依据。
杨钋, 金红昊 刘海骅. 相对贫困视域下“双一流”建设高校贫困生识别策略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2022;3:45-51.Abstract
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提供支持性的制度环境,学生资助体系是其中关键一环。在"后扶贫时代","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依托于对学生贫困状态的准确判断,但是学界缺乏对相对贫困学生群体的科学识别。基于相对贫困理论与可负担性原则,对研究型大学贫困生常用认定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并采用"全国高校学生教育支出调查"数据比较上述识别方法的效果。研究发现收入法、支出法、收入-支出双指标差值法和比值法在高校贫困生认定方面都存在一定局限。模拟分析表明,通过调整相对贫困线标准,有望提升双指标比值法的识别精度,从而更为科学地认定"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相对贫困学生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