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 刘畅, and 张鹏翼, “
协同搜索与独立搜索的行为与体验的比较研究,”
图书情报工作, vol. 62, no. 21, pp. 62-70, 2018.
AbstractPKU [目的 /意义]探究在协同与独立模式下完成信息搜索任务的过程中,用户在搜索体验、交互行为方面的差异,试图通过对比研究来理解协同信息搜索行为的特点,为协同搜索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方法 /过程]基于图书交互式检索平台(CLEF-Social Book Search)进行实验,共招募16名独立被试和18名协同被试到实验室完成多种类型的书目搜索任务,对搜索前后问卷记录的搜索体验以及后台服务器记录的搜索过程交互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搜索体验方面,协同搜索被试比独立搜索被试对实验系统的功能评价更好,对系统的美感、耐用性、新颖度评价更高,参与实验的专注度更高,但却感到更加费力;搜索行为方面,相比独立模式下的被试,协同模式下的被试在目标型任务中进行更多次决策,尤其是删除书目的决策,意味着协同搜索被试在搜索后期会进行更多的决策讨论和整理;在探索任务中,协同被试比独立被试的平均决策时间和首次决策时间都更长,可能是由于在探索任务中协同被试的参与度更高、讨论更多。
王哲 and 张鹏翼, “
学习小组在线知识协作中的用户角色与行为,”
图书情报工作, vol. 62, no. 7, pp. 77-87, 2018.
PKU 周翔, 张鹏翼, and 王军, “
移动购物用户信息浏览特征及对购买的影响研究——基于移动电商APP点击流日志的分析,”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vol. 2, no. 4, pp. 1-9, 2018.
童刘奕 and 张鹏翼,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人工映射分析与差异性探究,”
数字图书馆论坛, vol. 2018, no. 3, pp. 53-58, 2018.
CSSCI 虞鑫 and 张鹏翼, “
媒介公共性的“理解-交往”悖论——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新闻界, no. 02, pp. 40-46, 2018.
AbstractPKU CSSCI互联网技术对于社会公共性的作用究竟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网络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都有其各自的解释,然而却鲜有实证研究支撑。在对公共性概念进行操作化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经济社会地位、信息地位和媒介事件认知、媒介信任评价、媒介素养水平之间的结构化关系。研究发现,个体的信息地位是其经济社会地位与网络认知态度间的中介变量;信息地位越高,媒介事件认知越低,媒介素养水平越高;与此同时,媒介事件认知作为信息地位和媒介信任评价的中介变量,媒介事件认知程度越高,媒介信任评价越低。最后,本文从重新思考社会结构、个体社会政治参与、网络社会价值判断三个方面对研究发现进行了讨论,提出"公共理解"和"公共交往"的矛盾性悖论构成了网络社会公共性的重要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