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Year: 2010

2010
胡壮麟. 认知符号学. 外语学刊. 2010;(5):20-25.AbstractPKU 
本文力图介绍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如何被应用于符号学研究,从而导致认知符号学(cognitive semiotics)的出现和发展.文章在<认知符号学>初发6期基础上介绍:基于内部心智表达和外部社会结构互动的认知符号模式,作为人类经验极为重要的施事及其作为主体间理解和互动的基础,施事对符号的意识,关于意义的符号学和关于思维的认知科学的自然汇合点的认知诗学,新结构主义符号学今后发展的三个可能方向,把符号看做既是物理的也是生物的生物符号学和人类符号学,以及把认知科学、美学和符号学三个元素结合的美学认知.
胡壮麟. 桂诗春先生的治学之道-贺诗春先生八十华诞. 中国外语. 2010;(5):4-7.AbstractPKU 
就我这一代解放初期培养的外语教学工作者而言,我总是把桂诗春先生看做学长、学兄,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虽然我们在同一时间段上的大学,诗春先生毕竟长我3岁,但更主要的是他在各方面是我的楷模,一生功名,成绩斐然.他是我辈中少有几个能与已故王佐良、许国璋、李赋宁等先生并起并坐者.
胡壮麟. 对语言象似性和任意性之争的反思(英文). 当代外语研究. 2010;(1):5-13.Abstract
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就符号和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问题时有争论.本文认为许多问题有待梳理和深入研究.例如:任意论者所谈的符号是语言符号,而象似性论者所谈的符号具有包括语言符号在内的元符号性质;就语言而言,前者着重语音和口述语言,后者还兼及文字和书面语言;就象似性而言,前者承认为数较少的高度的拟声性,后者扩展至拟象性、隐喻和有理据性.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这场争论为什么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展开,从汉语的发展重新解读索绪尔的语言任意性和线性特征,以及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胡壮麟. 多模态小品的问世与发展. 外语电化教学. 2010;(4):41707.AbstractPKU 
自本世纪以来,在多模态话语的大家庭中又诞生了一个新的成员,即多模态小品.它是一种提供一定信息量、有一定品位和文艺鉴赏价值的新的交际形式.在模态形式上,可分为文字、图片、音乐歌曲和视频四种形式,其中文字图片类又可细分为鼠标翻页和自动翻页.根据作者所搜集到的材料,特别是1092则采用PowerPoint制作的小品,本文主要探索了上述不同模态的组合,并按小品内容区分了人生感悟、文艺体育、历史人物、地理城市、科学技术、卫生保健、生物、节日风俗和其他共九个大类.最后,本文对这种小品的特征、问题和发展前景做了一定的探讨.
韩礼德, 胡壮麟, 朱永生. Interviewing Professor M.A.K.Halliday by Hu Zhuanglin and Zhu Yongsheng. 中国外语. 2010;(6):17-24.P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