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2004
张维迎. 法律与社会规范. 新华文摘. 2004;(13):15-18.
吴玉章, 张曙光, 陈泽宪, 信春鹰, 陈兴良, 朱景文, 蔡定剑, 王卫国, 张维迎, 周汉华, et al. 法律与“原罪”问题座谈会. 环球法律评论. 2004;(2):218-225.
张维迎. 大企业是什么?. 企业文化. 2004;(6):52-55.Abstract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25年里保持了高速增长。 这种增长究竟能够持续多少年? 利用了配置不合理的资源 我们充分利用了中国原来计划体制下强制的那些配置不合 理的资源,我们也充分利用了外国已经成熟的技术,我们利用中 国饥渴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空隙。由于利用了这样一个市 场环境和资源条件,所以我们中国的企业本身从无到有,特别是
张维迎. 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首届双月论坛主题发言之一-市场准入管制悖论. 电信软科学研究. 2004;(5):1-5.Abstract
信息产业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于2004年4月29日成功举办了首届电信经济双月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电信市场准入管制问题".论坛有两位专家主讲,两位专家点评,之后委员们又进行了短暂的讨论.现把4位主要发言的内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张维迎. 电子商务整合传统产业. 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 2004;(6):15.Abstract
究竟什么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已经说了这个问题,就是社会分工决定经济增长,只有社会分工才能建立生产成本,才能达到各种要素的合理、有效配置.但是分工在建立生产成本的同时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交易成本.如果一个社会交易成本太高,分工就不可能有效地发展,这是中国现在需要关注的问题.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究竟能有多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降低社会、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而不是生产成本. 最大的交易不是发生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而是发生在生产者和生产者之间.当一个消费者买到一个产品时就是一次交易,实际上在这次交易之前已经有大量的生产类的交易已经进行过了.如何建立生产之间的交易成本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而建立交易成本的一个方面就是产业整合.
张维迎. 电子商务是整合传统产业的有效办法. 中国信息界. 2004;(24):14.Abstract
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究竟能有多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降低社会、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而不是生产成本.最大的交易不是发生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而是发生在生产者和生产者之间.降低生产者之间交易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产业整合.产业整合是指如何协调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即供应链之间的关系.也许,电子商务是整合传统产业的一个有效办法.未来中国的产业领袖的一部分工作应该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做的.在某种意义上讲,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使企业所有业务在其所有权范围?进行"内部"交易,这使得一部分小企业甚至是"个体户"无须"变成另一个企业的一个部门"也能"在另一个企业中"找到生存的空间,即与"另一个企
张维迎. 从制度环境看中国企业成长的极限. 企业管理. 2004;(12):12-18.Abstract
中国的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从无到有、持续高速增长之后,可以说,现在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都面临着成长的困惑。简单地说,民营企业家都感到赚钱越来越难了,增长越来越慢了。90年代一位民营企业家总结说"稍不留神就赚钱",现在民营企业大都感觉到"一不小心就亏损"。在过去,一个企业如果运气不是特别不好,一年保
张维迎. 大企业如何"叠罗汉". 新财经. 2004;(3):13.Abstract
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此次亚布力之行表现出了对东北“二人转”的浓厚兴趣。但首场演讲中他并未展现其陕北人特有的嘹亮歌喉,而是向企业家们传授了一项独门“杂技”
张维迎. 从经济学角度谈激励. CO.公司. 2004;(3):26.Abstract
企业在用人时要注意分析其偏好,把害怕风险的人放在固定薪水的位置上, 而把愿意承担风险的人放在收入波动较大的位置上, 这样,可以使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下降。
曲维枝, 陈小筑, 吴敬琏, 张维迎, 汪玉凯, 于跃. "2004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高层演讲荟萃. 中国信息导报. 2004;(12):12-18.
2003
张维迎. 作为激励机制的法律-评《侵权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2):155-156.
张维迎. 重建信任的制度基础. 科技创业月刊. 2003;(9):6-8.Abstract
世界上没有一个制度能够不出问题。比如说小偷,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也不是说没有小偷的。但是如果说1000万人只有一两个是小偷,这个社会是没有问题的。美国的情况跟中国有很大的不一样。存货卖给商家就算销售了,这在中国算什么?当然也不是说美国没有社会信任问题。比如说会计师事务所,它的价值就是信任,但是有时它也会滥用这种信任。所以就是要依靠法律更好地保证信誉机制的运行,这是非常重要的
张维迎. 中国需要世界级企业领袖. 江西通讯. 2003;(9):17-18.
张维迎. 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党员干部之友. 2003;(3):38-39.Abstract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要成功走向国际化,首先需要进行战略思维的转变.过去考虑做什么能赚钱,现在重要的不在于做什么,而是如何做以及做得最好.行业也不再分哪个好不好或赚不赚钱,今后将不存在好的行业,只有好的企业;或者说不存在坏的行业,只有坏的企业,全看自己做得如何.这种战略思维的转变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成功走向国际化.原有的五大优势不复存在加入WTO之前,中国企业的原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资源廉价.过去很多企业之
张维迎. 中国能否产生世界企业领袖.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03;(1):30-32.Abstract
中国能否产生世界企业领袖,大家不要期待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因为我本人心目中也没有答案.我提这个问题是基于两个原因,第一,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中国企业家的历史责任也越来越大,我们是不是真正做好了这个思想准备?第二,两月前,我参加了亚洲企业领袖年会,这个年会是由全球最大的商务电子网组织的,我是评奖委员会八个评委之一.在前二十名企业中,没有一个中国企业,二十名候选人中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印度人,中国企业家也没有参加这次年会,这使我感到非常遗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次年会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关于中国的经济,因为所有的亚洲企业、世界企业都在关心中国的未来,因为,他们认为,只有中国的未来是美好的.中国一些企业,像联想、海尔不应该比印度的企业差.尽管这个年会的主题是中国经济,但年会的主角却是印度的企业家,这使我感到非常不匹配.中国为什么需要世界企业领袖中国企业家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走向世界?承担起历史的责任?我还特别想谈一个小故事,为什么最后二十名候选人没有中国企业?评委会主席告诉我,他们曾经给中国一个公司发过邀请,给董事长和总经理每人发了一份问卷,但是董事长和总经理报回来的财务数据都不一样,这使我感到非
张维迎. 中国能否产生世界级企业领袖?. 中国企业家. 2003;(1):45-46.Abstract
中国能否产生世界级企业领袖?我提这个问题,大家不要期待着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因为我本人心目中也没有答案。我提这个问题是基于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随着我们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我们在座各位企业家身上的担子,历史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我们是不是真正地做好了
张维迎. 中国能否产生世界级企业领袖. 学习月刊. 2003;(4):14-15.Abstract
中国能否产生世界级企业领袖?我提这个问题是基于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随着我们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我们在座各位企业家身上的担子,历史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我们是不是真正地做好了思想准备?另外一个原因,上个月我参加了亚洲企业领袖年会,这个年会从2001年开始,第一届在新加坡、第二届
张维迎. 中国能否产生世界领袖. 招商周刊. 2003;(8):14-15.Abstract
我要讲的题目是中国能否产生世界领袖.我提这个问题,大家不要期待着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因为我本人心目中也没有答案.我提这个问题是基于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随着我们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我们再造各位企业家身上的担子,历史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我们是不是真正地做好了这个思想准备?我提这个问题,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上个月我去亚洲参加了亚洲企业领袖年会,这个年会是由全球最大的商务
张维迎, 邓峰. 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 2003;(3):99-112.Abstract
作为社会控制工具的法律,本身就是人类历史长期博弈的结果,而且往往是富于效率的.然而,对中国古代长久存在的连坐和保甲等制度,学界普遍持有批评态度.该文应用现代激励理论,对这些制度中蕴含的激励原理和连带责任及其施行的不断改进做了剖析.在早期国家的控制能力低下以及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连坐和保甲制度属于一种强有力的激励方式.在"小政府"的前提下,连带责任有效地利用了分散化的信息,对维护国家的大一统以及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探讨了这些制度的边界、作用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上相关制度的影响,并对现代中国法中的显性和隐性连带责任做了探讨.该文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信息成本是决定法律制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法律制度应该随信息成本的变化而变化.
张维迎. 我国地级市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中国信息界. 2003;(5):26-29.Abstract
去年十一月始,我们受国信办的委托和支持,就我国地级市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门的课题研究,连续四次采集和监测了全国257个地级市政府网站,分别在2002年10月中下旬、十六大会议期间,2003年元月中旬和两会期间进行监测,同时还进行了两次电子邮件测试.对我国地级市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形成了一些思考和看法.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