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Year: 2011

2011
张宇燕, 卢锋, 张礼卿, 佟家栋, 盛斌, 胡鞍钢, 赵忠秀, 曹天予, 余永定, 姚枝仲, et al. 中国入世十周年:总结与展望. 国际经济评论. 2011;(5):40-83.Abstract
用"反事实假定"方法评估入世一晃十年过去了,在这之前我们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入世")的讨论好像还历历在目.十年来,围绕着入世的讨论一直都还在,反对的声音也存在,但到了今天,这种声音慢慢小了.我自己觉得入世这个事情总体来讲对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当然,如果要比较详细和有说服力地评估入世得失的细节,需要开展严肃规范的研究.
张维迎. 政策依赖与企业家的短视. 商界(评论). 2011;(2):22.Abstract
不把精力用在思考怎么使消费者更快乐,而是用在想怎么使官员更快乐,这是企业家资源的巨大浪费。中国的企业家聚在一块讨论更多的是什么?是政策,因为他能不能赚钱,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于他对市场的判断,而依赖于他对政策的判断。如果政策本身带着好多钱的话,即使他知道这个政策错了,但是只要争取到这个政策的优惠他就有了财富。
张维迎. 真正的消费不是刺激出来的. 金融经济(市场版). 2011;(1):17.Abstract
"金融"这个词这两年经常和危机联系在一起。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传递了三个重要信息:第一,中国真的变得重要了,而且比我们原来想象的、比所有人想象的都重要。我认为,中国的重要性会在未来30年表现得越来越强烈。
张维迎. 真正的消费是开发出来的. 当代广西. 2011;(1):24.Abstract
现在大家都认识到国内市场的重要性,但我觉得有一个误区。大家经常用一个概念,即扩大内需,好像扩大内需就是开发国内市场。我要强调一下,这是两个非常不一样的概念。扩大内需是一个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张维迎. 我怕你们急于求成. 领导文萃. 2011;(4):108-110.Abstract
亲爱的同学们:首先祝贺你们!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你们圆满地完成了学业。你们有的拿到了博士学位,有的拿到了硕士学位,最差的也拿到了学士学位。并且,这个学位是北大的,这个学历是光华的。
王缉思, 张维迎, 何怀宏, 黄海洲, 袁亚湘. 未来10年的中国与美国. 国际经济评论. 2011;(3):15-35.Abstract
按GDP总量排列,中国已然世界第二.未来10年中国和美国将会怎样?美国会衰落吗?中美关系将如何变化?中美各自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可以有怎样的展望或期望?这些问题需要从国际关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种角度去观察,为此,本刊编辑部特意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几位编委及有关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了讨论.
张维迎. 未来30年改革改什么?. 西部大开发. 2011;(7):86.Abstract
过去30年,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未来30年,改革重点是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必须防止民主化变成痞子民主,变成暴力政治,最后变成专制政治而不是民主.
张维迎. 未来的改革只会出现在危机发生之后. IT时代周刊. 2011;(5):18.Abstract
面对一个政策,如果制订者认为是好的,但是实施效果总是不好的话,那就要追问问题出在哪里。普通人评价政策是基于政策的目标,也就是其目的是善还是恶。比如说政府出台政策,要缩小贫富差距,我们说它是好政策;普遍提高工资的政策,大家也说它是好政策。经济学家评价政策的第一个标准是,实施政策后的结果是与政策的目标相一致还
张维迎. 通胀本质上是财富的逆向分配. 农村工作通讯. 2011;(11):32.Abstract
商品价格普遍上涨,没有大的天灾,一定是个货币问题.现在物价、房价上涨,最根本的原因是过度的刺激政策,其必然的后果就是通货膨胀.但现在是宏观政策出了问题,用微观控制的方式去解决.
张维迎. 通胀本质是掠夺民间财富. 中国中小企业. 2011;(9):12.Abstract
我们的政策应该更多地体现尊重市场,保护产权制度、自由竞争、自由准入,让市场的逻辑发挥更好的作用。现在市场上物价、房价上涨,根本原因是2009年之后采取了过度的刺激政策,太多的货币、太多的信贷注入经济体,其必然的后果就是通货膨胀。政策出问题了,调整的过程应该更多通过市场去消化,而不应该错上加错。比如房地产问题,2009年初比较冷,房价往下跌,那时候该跌就让它跌,应该顺其自然,但我们不是,一看房价下跌,着急上火,马上出台了刺激政策,结果价格上涨,没过几个月,又出
张维迎. 市场使人向善. 商界(评论). 2011;(8):42-45.Abstract
所有的宗教都假定人是自我为中心的,这与经济学的假设无异。于是,经济学鼻祖业当·斯密不仅写出了《道德情操论》,也写出了《国富论》。宗教教育人要通过利他而实现自己的幸福,而市场要求人必须通过满足别人的需要来实现自利的动机。市场与伦理宗教所要求的结果都是一致的,与市场逻辑对立的是反自由竞争的强盗逻辑。
张维迎. 市场制度最道德. 中国中小企业. 2011;(10):68-71.Abstract
经济学和宗教伦理的基本假设是,人是自我中心的。宗教的逻辑和市场的逻辑最大不同是,宗教的逻辑是通过改变人的心来达到善的行为,市场的逻辑不想改变人的心,而是规范人的行(行为),即以利人之行,实现利己之心。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类犯错误或干坏事有两种原因,一是无知,知识有限,不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想干好事,结果却成了坏事;
张维迎. 市场的逻辑与中国的变革. 探索与争鸣. 2011;(2):8-11.Abstract
市场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首先必须使别人幸福.市场的这一逻辑把个人对财富和幸福的追求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由此,才有了西方世界过去200多年的崛起.也才有了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市场交易的范围越大,经济发展越快.利润本质上是一个连带责任制度.是市场信任的基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从职权经济转向产权经济.腐败的根源是职权经济与产权经济并存.未来改革的方向仍然是进一步缩小职权经济的范围,减少政府手中控制的资源.解决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仍然需要遵循市场的逻辑,而不是凯恩斯主叉的刺激政策.
张维迎, 艾佳慧. 上诉程序的信息机制-兼论上诉功能的实现. 中国法学. 2011;(3):91-106.Abstract
上诉程序应是一套能够化解上诉当事人和上诉法官(或法院)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机制.如果缺乏一些足以甄别当事人信息以及传递法官始终如一依法判决信号的有效制度,上诉过程就可能存在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效应,它使得那些本应该上诉的实质性案件没有上诉,而本来不应该上诉的机会型案件反而进入了上诉法院.以一种"分配正义"的司法哲学,考察如何通过制定若干限制上诉权的具体制度以实现上诉当事人"隐蔽"信息的有效甄别,以及如何通过若干法治基础性制度的建立以实现上诉法官始终如一依法判决等相关审判信息的有效传递,不仅可以藉此合理控制上诉规模、实现上诉功能,更能在长期内消除可能导致一种无效分离均衡的逆向选择效应.
张维迎. 让市场逻辑发挥更大作用. 哈佛商业评论. 2011;(2):140-141.
张维迎. 企业生存最核心的竞争是为客户创造价值. 华东科技. 2011;(3):40-41.Abstract
在资产经济当中,一个人要获得幸福,首先使别人幸福,如果不能够使别人幸福,自己也没有办法幸福。作为一个企业来讲,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企业家需要记住的。只有我们能够为客户、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我们才能够获得收益。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最核心的是为消费者、为客户创
张维迎. 企业家精神是政府规划不出来的. 商界(评论). 2011;(10):29.Abstract
计划这个东西基本就是一大批聪明的人干了一件傻事。当然现在对它给予这么多的希望,我想在中国的体制下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仍然是政府在主导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个计划有几个问题,扩大内需本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开发国内市场,因为扩大内需,经常会倒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为用刺激性的手段就可
张维迎. 没有企业家的创新就没有中国的经济. IT时代周刊. 2011;(3):19.Abstract
中国经济转轨,特别是最近非常强调的增长模式的转变,引起很多人关心和讨论。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经济学家应该关注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从何而来?生产率的提高。生产率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依赖于劳动分工。因为分工,才有专业化,才有熟练程度的提高和专心致志的研发,才有发明创造。分
张维迎. 凯恩斯主义荼毒中国经济. 山西青年. 2011;(7):82.Abstract
回到亚当·斯密的市场理念,放弃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政策.中国这30年的变化,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利用国际市场;未来中国发展的潜力,仍然是利用市场,扩大市场的规模.我们过去利用国际市场比较成功,但是国内市场开发做得不够,做内贸比做外贸还难.其实,中国国内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GDP已成为世界第二,许多省的经济总量已超过许多中等国家,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加起来本身就是一个全球.未来怎样开发国内市场,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
张维迎. 回归亚当·斯密,告别凯恩斯. 当代财经. 2011;(1):9-10.Abstract
2010年吴敬链、周小川、郭树清等以整体改革理论获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本届论坛中,学者们就当前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演讲.作为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当代财经》将部分学者的发言稿作为特稿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这次盛会的成果.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