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Year: 2011

2011
姜奇平, 胡泳. 没有两片云是一样的.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胡泳. 群体悖论. 商务周刊. 2011;(Z1):108.Abstract
<正>"群体悖论"(paradox of groups)十分简单——没有成员就不存在群体,但没有群体也不会有成员,因为上哪儿有成员可当呢?从字处理软件到俄罗斯方块,单一用户类型的工具对于潜在用户只有一个简单的信息
胡泳. 开源软件. 商务周刊. 2011;(02):77.Abstract
<正>开源软件(open source software)已成为数字化时代最伟大的成功之一。开源所指称的是开放源代码(source code),即程序员所编写的计算机指令组,而后才被转化成软件。
胡泳. 深入社会的“控制媒体”思维. 商周刊. 2011;(02):106.Abstract
<正>"控制媒体"的思维已经深深进入整个社会的肌理,其所销蚀的,正是媒体赖以安身立命的良心和正义感。2010年12月12日,由复旦大学10名在校生、4名校友与4名校外人员自发组成的登山团在黄山探险时迷路,被困悬崖边。黄山市警方深夜入山营救,被困人员脱险,而24岁的民警张宁海却在途中不幸遇难。一场始料未及的舆论风暴随后突袭
胡泳. 流行语词的假面舞会. 商务周刊. 2011;(01):55+54.Abstract
<正>海德格尔说:"‘在不真中’造就了‘在世界之中’的一个本质规定。"换言之,"在不真中"是"在世界之中"的一个本质特征。关于这一特征,可能没有哪个地方比
胡泳. 安抚苦难者,折磨舒适者. 新闻记者. 2011;(04):16-18.Abstract
<正>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斯一生著有30余部作品,1958年出版的《富裕社会》(TheAffluent Society),堪称其中最著名的。它迫使一个国家重新审视自己的财富价值观,因而被视为可以和《有闲阶级论》《孤独的
胡泳. 集体行为. 商务周刊. 2011;(05):61.Abstract
<正>集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是罗伯特·帕克(Robert E.Park)最先使用的一个术语,被赫伯特·布卢默(Herbert Blumer)加以沿用,指那些不完全对应现存的社会结
胡泳. 信任的稀缺价值. 现代企业文化(上旬). 2011;(Z1):15.Abstract
<正>谁是今日互联网上最有影响力的人?他们是懂得开掘社会性网络的力量以建立品牌、声誉和利润的人。毫无疑问,他们是网络的原住民,懂得交换信任、名声和关系,利用社会性媒介积累影响,举手之间,可以打造企业,也可以倾覆企业。这其中,信任在建立数字化名声方面显得格外重要。正因为它是关键性资产,那些能够以之进行交易的人被克里斯·布洛根和朱利安·史密斯称作"信任代理"(trustagent),他们是企业最需要的人。
胡泳. 从Twitter到微博. 新闻战线. 2011;(09):17-20.Abstract
<正>早期人们上互联网,更多的是为了寻求信息,今天人们上互联网,更多的是寻找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互联网从读到写观察世界互联网的发展,有一个基本公式:"互联网=技术+人性"。这个公式中,技术飞速变化,而人性却恒久不变。互联网上
胡泳. 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外交.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09):104-109.Abstract
在网络时代,传统外交人员的情报信息作用、议题设置能力和专业地位都受到挑战,而网络外交借助其意志结盟和互动性的特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拒绝学习和使用网络的"古典外交官"或者不把网络当一回事的"传统外交官"将会发现自己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境地,外交部门使用信息科技已不是要不要、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必须做与如何做的课题。
胡泳. 大企业的创新优势. 中国企业家. 2011;(17):127.Abstract
<正>雷富礼和查兰的《游戏颠覆者》是一部有关"创新"的创新之作,它打破了只有小企业方为创新之源的刻板陈见,指出大企业可以和小企业一样充满创新活力。大企业在规模、管理能力、赖以冒险的资源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这些优势都可以鼓励创新,只是在现实的商业世界中,它们往往因决策的官僚主义化、内部既得利益者维持现状的强大动力以及缺乏创新性
胡泳. 企业领袖的10年考验. IT经理世界. 2011;(17):36.Abstract
<正>在CEO们最风光的时刻,他们被捧成耀眼的明星,企业不过是其个性的投射。财经媒体鼓吹的不是花旗集团的优异管理,而是桑福德·威尔的神奇领导力;描绘的不是甲骨文公司的一流数据库技术,而是拉里·埃里森制造的风头与噱头。调查显示,投资者更愿意溢价购买一家拥有明星CEO的公司的股票。管理学界也不甘寂寞,对领导力的分析俨然成了显学。商学院里充斥着"领导风格的选择""领导力认识""如何获得领导魅力"
胡泳. Ushahidi的故事. IT经理世界. 2011;(16):31.Abstract
<正>我们可以用一个全新的、极为开放的网络模型重新思考、重新建立社会的许多行业和部门奥瑞·奥科罗(Ory Okolloh)是肯尼亚一位非常著名的律师和博客作者。2007年肯尼亚争议性的选举之后爆发了严重的暴力事件,她不断地从不同的亲朋好友口中听到令人不安的强奸、抢劫和谋杀事件,开始怀疑政府和官方媒体对这些暴力事件的报告极不充分。她在自己的博客KenyanPundit上记录了一次由于肯尼亚政府禁止主流媒体报道而引发的暴力冲突后,引起了连锁反应,那些亲眼目睹或者亲身经历过暴力事件的人向她发送了大量的邮件和信息,就这样她开始收集证据。大量的报
胡泳. 成为开放平台的6条法则. IT经理世界. 2011;(15):33.Abstract
<正>开放平台是互联网行业经常谈论的一个概念和经常从事的一种实践。其奥妙在于,越是开放的东西成长得越快。但如何成为一个开放平台呢?在《宏观维基经济学》中,唐·泰普斯科特和安东尼·D.威廉姆斯提出了让公司成为开放平台的6条法则,或者说6种工作方式。1)把你要做的事情(无论是实物还是服务)转换成一个平台,其他人可以围绕平台自组织并创造新的价值,而不是自己
胡泳. 信息、主权与世界的新主人. 读书. 2011;(05):111-120.Abstract
<正> 对观察互联网的人士来说,二○一○年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年份。一月十二日,谷歌(Google)的官方博客上出现了一篇由公司首席法律官戴维·德拉蒙德(David Drummond)撰写的《对中国的新策略》,表示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复杂的针对公司基础设施的攻击",决定不再继续配合
胡泳. 互联网的“以人为本”. 商周刊. 2011;(08):90-91.Abstract
当你将5亿用户的资料整合在一起,不仅了解他们住在哪儿,朋友是谁,还知道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在线上做什么,那么,你不仅是在运营一家公司,而是在打造"互联网基因工程"。
胡泳. 道德恐慌. 商务周刊. 2011;(07):79.Abstract
<正>斯坦利·柯亨在他《民间魔鬼和道德恐慌》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条件、某个场景、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兴起,逐渐被界定为对社
胡泳. 打造敏捷性企业. IT经理世界. 2011;(22):30.Abstract
<正>打造敏捷性企业最终的一个目标,是在企业当中达到一种自组织状态,在组织内部形成"社会性创新资本"。在十倍速变化的竞争时代,所有的企业都要致力于一样事情,就是如何打造敏捷性企业。所谓"敏捷性企业"也可以叫做"实时企业",我们发现互联网的一个
胡泳. 报纸已死,报纸万岁——报纸转型的关键策略. 新闻记者. 2011;(11):15-22.Abstract
本文通过对两家报纸——一家是没有任何历史包袱的、纯粹以网络形式出现的新秀《赫芬顿邮报》,另一家是百年老店、在新时代要完成转型的《纽约时报》——的案例分析,指出:一个新的、多样化的新闻业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报纸正处于一个长期性的结构变化的初始阶段。在转型中,有四个关键性的策略,让报纸高管们彻底改变他们的价值取向和商业模式。
胡泳. 被控制的生命进化. IT经理世界. 2011;(21):117.Abstract
<正>人类的精神世界、文艺情结、高贵品质等等,未来会与计算机相融合成为一个新的生命体。这不是耸人听闻,如果我们坚持进化止于我们,又怎么能算是接受进化观点呢?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