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09
张维迎. 危机中的选择. 中国税务. 2009;(6):42-43.Abstract
张维迎先生所作的《危机中的选择》一文,在经济学界引发了"奥地利学派"与"凯恩斯主义"之间的争论。其实,由于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对当前世界经济的解释已经遇到了障碍本刊特选择了一篇较为精彩的点评文章,并将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期刊出,以方便广大读者对比阅读。
张维迎. 危机中的选择:政府救市还是自由调整. 领导文萃. 2009;(12):126-128.Abstract
经济出了问题,人们通常会求助于政府,政府也认为自己责无旁贷。让政府通过增加信贷和扩大需求的办法把经济从萧条当中挽救出来,有没有可能呢?我抱怀疑态度。1929年危机为什么拖了那
陈伟鸿, 乔治·索罗斯, 张维迎. 乔治·索罗斯 金融大鳄的中国之行. 中国商人. 2009;(7):30-35.Abstract
他是国际金融领域呼风唤雨的一位人士,他同样是饱受争议的一位人士.乔治·索罗斯,量子基金创始人之一,1930年出生于匈牙利,1947年移居英国并毕业于英国伦敦学院,1956年,索罗斯前往美国,开始建立和管理国际投资基金.1992年,索罗斯展开了袭击英镑的行动,两周的时间里,他从英镑空头交易中获利将近20亿美元,被人称为打垮英格兰银行的人,在这场行动中,他的基金增长了67.5;,个人净赚6.5亿美元.索罗斯一举成名,金融大鳄诞生.1997年,索罗斯把目光锁定在东南亚,在泰国,他开始大量抛售泰铢,泰国外汇市场立刻波涛汹涌.最终,泰国被卷走了40亿美元,这场索罗斯飓风立刻刮向整个东南亚,刮走了百亿美元之巨的财富,使这些国家几十年的增长化为灰烬.由此,索罗斯获得金融杀手、金融魔鬼的称号.在2007年,曾经退出沙场的索罗斯重出江湖,他以敏锐的嗅觉感到此次金融危机将不同以往,他抖擞精神频频出手.2008年,对冲基金全球亏损达3500亿美元,在同行们纷纷报亏的同时,索罗斯量子基金的回报率却达到了10;.面对中国经济,索罗斯关注已久.此次来到中国,不知索罗斯又嗅到了什么?又将有何作为?
张维迎. 茅于轼先生:我治学为人的楷模. 经济学家茶座. 2009;(5):131-133.Abstract
上世纪80年代,茅于轼先生可以说是我不挂名的学术导师.我与他交往频繁,我的主要学术观点的形成,离不开他的启发.很多人说,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在我看来,茅于轼先生是中国最精通价格理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高山景行,永远是我做人与做学问的榜样.
张维迎. 理解经济危机. 读书. 2009;(5):34-42.Abstract
现在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是:由美国引发的这场金融危机所导致的衰退是否已见底?世界经济什么时候能够走出低谷?但我认为,我们要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次世界性的经济大衰退?这次危机是根源于市场的失败,还是政府的失败?是"看不见的手"出了问题,还是"看得见的手"出了问题?才是问题的关键。
张维迎. 开发国内市场是更大的"改革开放". 财经. 2009;(25).Abstract
如果说1870年至1913年的第一次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是最大的受害者,那么这次的全球化,中国则是最大的受益者.没有这次全球化,中国经济不可能保持30年的高速增长,更不会有现在的地位.
张维迎. 构建中国的管理者胜任素质体系-评赵曙明新著《我国管理者职业化胜任素质研究》.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9;(1):139-141.
张维迎. 改变世界的30年. 英才. 2009;(1):72.Abstract
中国走了一条现在被公认为非常成功的改革道路,叫做市场化.过去30年的中国改革,不仅改变了中国,而且改变了世界.在19世纪之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在1820年时,中国的GDP
张维迎. "股市楼市涨得不正常,有可能出现危机.". 资治文摘(综合版). 2009;(9).Abstract
8月1日下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十周年巡回论坛在武汉开讲,经济学家张维迎在会上表示:"这次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但我们已开始关心是不是会有下次危机发生."他说,最近关于通货膨胀的讨论比较多,基于现在信贷规模的扩展和股市、房市不断攀升的苗头,我们有理由担心下次危机的出现.
2008
张维迎. 在全球化价值链中找准定位. 浙商. 2008;(9):24.Abstract
下一个10年,中国企业不是数量的增加,而是兼并、并购增加,企业群体最后应该是"叠罗汉"的形态,最上面是总包工头,下面是二级、三级,依次下去到底层.
张维迎. 一杯沧海品无垠——《一杯沧海》评介. 中国高新区. 2008;(8):120.Abstract
一般来说,如果企业处于健康发展期,那么,一个好的继承人一定要保持公司战略的连续性、基本管理风格的一致性和新任领导人的忠诚度,这时便需要从公司内部选择。成功的公司通常都是通过内部逐步提拔选择CEO的继承人。但在企业遇到危机时,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股东们对现任总经理不满
杨居正, 张维迎, 周黎安. 信誉与管制的互补与替代-基于网上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 管理世界. 2008;(7):18-26.Abstract
信誉和管制都是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手段,两者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该文利用网络交易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不同管制环境中信誉发挥作用的效果差异,发现和识别出了信誉与管制之间的互补和替代关系:必要的管制措施为信誉发挥作用提供了基础,同时,管制政策在边际意义上相当于用"基于制度的信任"取代"基于信誉的信任",信誉的作用会随着管制力度的加强而削弱.网络交易实证结果为我们理解传统市场经济的信誉与管制提供了参考.
张维迎. 学会理性思考. 中国商界(上半月). 2008;(5):24-25.Abstract
个人纠缠于过去的恩恩怨怨不能自拔损害的只是自己,而一个国家的政府纠缠于过去的恩恩怨怨损害的将是这个民族.
张维迎. 我的母亲. 美文(上半月). 2008;(10):37-40.Abstract
母亲走了,永远地走了.时间是2008年农历五月初三下午2点50分,离端午节还有两天,离她老人家73岁生日还有整整半年.母亲早走了两个多小时,没有让我见她最后一面.此为我终身遗憾.
张维迎. 我的母亲. 英才. 2008;(7):112-115.Abstract
母亲在世时,我总觉得自己尽了孝心,但她走了之后,我突然觉得有太多的遗憾。如果当时把手头的事情推掉,多陪陪她老人家,我现在会少一些遗憾。
张维迎. 我看中国改革30年. 银行家. 2008;(8):129-131.Abstract
由邓小平发起的中国经济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回过头看,30年前,当改革开始的时候,至少有两件事我们没有预料到:第一,我们没有预料到改革的路程如此漫长。最初,改革领导人设想大约需要5~10年的时间完成改革。即使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改革者仍然乐观地预期,到1990年——最晚到1995年,改革应该划上一个句号(所以有"三五八"改革规划)。但30年过去了,中国仍然处在
张维迎. 为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 廉政瞭望. 2008;(7):33.Abstract
每个人每天都在做决策。普通人的决策如果出现失误,只影响其个人的得失。但公共决策的不当,就不仅影响个人,而且会对整个社会带来不利影响。制定法律和政策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公共决策。2004年5月1日开始实施
张维迎. 市场化改革与收入分配. 中国城市经济. 2008;(3):92.Abstract
其实任何一个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收入的分配制度,也就是说,社会成员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得收入和财富.因为收入和财富总是人们追求的
张维迎. 市场化改革与收入分配. 资本市场. 2008;(3):40-44.Abstract
现在,有关收入分配的争论越来越多,涉及到怎么评价我们的改革成就.发展还是不是硬道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是否正确?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不是应该坚持?该文力图回答这些问题.
张维迎. 如何处理好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 光彩. 2008;(12):8.Abstract
企业家应该是创业者与风险承担人,而职业经理人往往是接触到核心技术或资源的人,他们若不忠诚就可能背叛.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企业能够长多大.如果希望不出叛将,企业家就要在激励机制上做文章,如让核心员工持股等,因为知识产权越是难保护,就越应该做好产权分享.解决这个问题,要涉及到产权保护、激励机制、经理人的职业道德和企业的发展速度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建设等几个方面.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