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11
王缉思, 张维迎, 何怀宏, 黄海洲, 袁亚湘. 未来10年的中国与美国. 国际经济评论. 2011;(3):15-35.Abstract
按GDP总量排列,中国已然世界第二.未来10年中国和美国将会怎样?美国会衰落吗?中美关系将如何变化?中美各自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可以有怎样的展望或期望?这些问题需要从国际关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种角度去观察,为此,本刊编辑部特意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几位编委及有关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了讨论.
张维迎. 未来30年改革改什么?. 西部大开发. 2011;(7):86.Abstract
过去30年,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未来30年,改革重点是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必须防止民主化变成痞子民主,变成暴力政治,最后变成专制政治而不是民主.
张维迎. 未来的改革只会出现在危机发生之后. IT时代周刊. 2011;(5):18.Abstract
面对一个政策,如果制订者认为是好的,但是实施效果总是不好的话,那就要追问问题出在哪里。普通人评价政策是基于政策的目标,也就是其目的是善还是恶。比如说政府出台政策,要缩小贫富差距,我们说它是好政策;普遍提高工资的政策,大家也说它是好政策。经济学家评价政策的第一个标准是,实施政策后的结果是与政策的目标相一致还
张维迎. 通胀本质上是财富的逆向分配. 农村工作通讯. 2011;(11):32.Abstract
商品价格普遍上涨,没有大的天灾,一定是个货币问题.现在物价、房价上涨,最根本的原因是过度的刺激政策,其必然的后果就是通货膨胀.但现在是宏观政策出了问题,用微观控制的方式去解决.
张维迎. 通胀本质是掠夺民间财富. 中国中小企业. 2011;(9):12.Abstract
我们的政策应该更多地体现尊重市场,保护产权制度、自由竞争、自由准入,让市场的逻辑发挥更好的作用。现在市场上物价、房价上涨,根本原因是2009年之后采取了过度的刺激政策,太多的货币、太多的信贷注入经济体,其必然的后果就是通货膨胀。政策出问题了,调整的过程应该更多通过市场去消化,而不应该错上加错。比如房地产问题,2009年初比较冷,房价往下跌,那时候该跌就让它跌,应该顺其自然,但我们不是,一看房价下跌,着急上火,马上出台了刺激政策,结果价格上涨,没过几个月,又出
张维迎. 市场使人向善. 商界(评论). 2011;(8):42-45.Abstract
所有的宗教都假定人是自我为中心的,这与经济学的假设无异。于是,经济学鼻祖业当·斯密不仅写出了《道德情操论》,也写出了《国富论》。宗教教育人要通过利他而实现自己的幸福,而市场要求人必须通过满足别人的需要来实现自利的动机。市场与伦理宗教所要求的结果都是一致的,与市场逻辑对立的是反自由竞争的强盗逻辑。
张维迎. 市场制度最道德. 中国中小企业. 2011;(10):68-71.Abstract
经济学和宗教伦理的基本假设是,人是自我中心的。宗教的逻辑和市场的逻辑最大不同是,宗教的逻辑是通过改变人的心来达到善的行为,市场的逻辑不想改变人的心,而是规范人的行(行为),即以利人之行,实现利己之心。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类犯错误或干坏事有两种原因,一是无知,知识有限,不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想干好事,结果却成了坏事;
张维迎. 市场的逻辑与中国的变革. 探索与争鸣. 2011;(2):8-11.Abstract
市场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首先必须使别人幸福.市场的这一逻辑把个人对财富和幸福的追求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由此,才有了西方世界过去200多年的崛起.也才有了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市场交易的范围越大,经济发展越快.利润本质上是一个连带责任制度.是市场信任的基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从职权经济转向产权经济.腐败的根源是职权经济与产权经济并存.未来改革的方向仍然是进一步缩小职权经济的范围,减少政府手中控制的资源.解决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仍然需要遵循市场的逻辑,而不是凯恩斯主叉的刺激政策.
张维迎, 艾佳慧. 上诉程序的信息机制-兼论上诉功能的实现. 中国法学. 2011;(3):91-106.Abstract
上诉程序应是一套能够化解上诉当事人和上诉法官(或法院)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机制.如果缺乏一些足以甄别当事人信息以及传递法官始终如一依法判决信号的有效制度,上诉过程就可能存在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效应,它使得那些本应该上诉的实质性案件没有上诉,而本来不应该上诉的机会型案件反而进入了上诉法院.以一种"分配正义"的司法哲学,考察如何通过制定若干限制上诉权的具体制度以实现上诉当事人"隐蔽"信息的有效甄别,以及如何通过若干法治基础性制度的建立以实现上诉法官始终如一依法判决等相关审判信息的有效传递,不仅可以藉此合理控制上诉规模、实现上诉功能,更能在长期内消除可能导致一种无效分离均衡的逆向选择效应.
张维迎. 让市场逻辑发挥更大作用. 哈佛商业评论. 2011;(2):140-141.
张维迎. 企业生存最核心的竞争是为客户创造价值. 华东科技. 2011;(3):40-41.Abstract
在资产经济当中,一个人要获得幸福,首先使别人幸福,如果不能够使别人幸福,自己也没有办法幸福。作为一个企业来讲,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企业家需要记住的。只有我们能够为客户、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我们才能够获得收益。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最核心的是为消费者、为客户创
张维迎. 企业家精神是政府规划不出来的. 商界(评论). 2011;(10):29.Abstract
计划这个东西基本就是一大批聪明的人干了一件傻事。当然现在对它给予这么多的希望,我想在中国的体制下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仍然是政府在主导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个计划有几个问题,扩大内需本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开发国内市场,因为扩大内需,经常会倒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为用刺激性的手段就可
张维迎. 没有企业家的创新就没有中国的经济. IT时代周刊. 2011;(3):19.Abstract
中国经济转轨,特别是最近非常强调的增长模式的转变,引起很多人关心和讨论。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经济学家应该关注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从何而来?生产率的提高。生产率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依赖于劳动分工。因为分工,才有专业化,才有熟练程度的提高和专心致志的研发,才有发明创造。分
张维迎. 凯恩斯主义荼毒中国经济. 山西青年. 2011;(7):82.Abstract
回到亚当·斯密的市场理念,放弃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政策.中国这30年的变化,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利用国际市场;未来中国发展的潜力,仍然是利用市场,扩大市场的规模.我们过去利用国际市场比较成功,但是国内市场开发做得不够,做内贸比做外贸还难.其实,中国国内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GDP已成为世界第二,许多省的经济总量已超过许多中等国家,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加起来本身就是一个全球.未来怎样开发国内市场,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
张维迎. 回归亚当·斯密,告别凯恩斯. 当代财经. 2011;(1):9-10.Abstract
2010年吴敬链、周小川、郭树清等以整体改革理论获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本届论坛中,学者们就当前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演讲.作为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当代财经》将部分学者的发言稿作为特稿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这次盛会的成果.
张维迎. 好政策与坏政策. 商界(评论). 2011;(3):40-43.Abstract
目的纯良的政策,如果推行中效果相反,或者成本太高,或者让企业脱离了消费者,都是坏的政策.国家制定的政策大部分是好政策,但是现实中却有很多坏政策.如果一个政策我们认为是好的但是效果却不好,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用什么标准评判?
侯成琪, 龚六堂, 张维迎. 核心通货膨胀:理论模型与经验分析. 经济研究. 2011;46(2):4-18.Abstract
现有的核心通货膨胀计算方法假设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可以表示为核心通货膨胀与异质性相对价格变化之和,然而这种价格变化的分解方式既缺乏理论基础又违背经济直觉.本文将经典的新凯恩斯模型推广到多部门情形,证明了多部门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各部门商品价格变化的理论分解公式.以这个分解公式为理论基础,本文提出了估计核心通货膨胀的计量经济模型及其两阶段估计方法,给出了根据稳态权重估计核心通货膨胀的简便方法,估计出了我国的核心通货膨胀.有效性检验表明,根据两阶段估计方法和基于稳态权重的估计方法得到的核心通货膨胀都是有效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
张维迎. 持续创新赢得未来. 中国企业家. 2011;(18):I0026-I0026.Abstract
对TCL而言,30年或只是一个创业史,其间有过许多辉煌,但是未来仍然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持续创新是制胜王道.
张维迎. 不应对美国经济前景太悲观. 中国对外贸易. 2011;(12):36.Abstract
美国靠自由贸易立国,但现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在美国更有市场.美国政府应该懂得,解决失业问题要靠更大、更开放的全球市场,而不是用保护主义政策分割全球市场.
2010
张维迎. 重新启动国退民进改革势在必行-在第十一届光华新年论坛上的演讲(略有删节). 中国总会计师. 2010;(4):50-51.Abstract
@@ 一年前这个时候,我们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不知所措,我们很着急,着急得上火.今天我们看到在过去一年里面GDP能达到8%以上的增长,所以说欢欣鼓舞,我们总算松了一口气.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