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EP研究 | Nature Food: 粮食系统增效是实现中国碳中和的关键

题目:Enhanced food system efficiency is the key to China’s 2060 carbon neutrality target

作者:Ming Ren, Chen Huang, Yazhen Wu, Andre Deppermann, Stefan Frank, Petr Havlík, Yuyao Zhu, Chen Fang, Xiaotian Ma, Yong Liu, Hao Zhao, Jinfeng Chang, Lin Ma, Zhaohai Bai, Shasha Xu and Hancheng Dai 

期刊:Nature Food

时间:2023年7月4日

一作单位: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3016-023-00790-1

微信推送链接LEEEP研究 | Nature Food: 粮食系统增效是实现中国碳中和的关键 (qq.com)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不仅对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和粮食安全政策具有重要启示,对其他人口多的新兴经济体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协调大规模生物质能源生产、国内粮食安全和全球可持续性极富挑战性。在95%的粮食自足率约束下,生物质能源扩张会增加地租和农产品价格,而去除粮食自足率约束可能会将环境负担转移给贸易伙伴。因此,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发力是理想的政策组合。

将当前的粮食损失和浪费系数(27%)减半能够减少国内卡路里摄入量损失且腾出4000万公顷的耕地,相当于2060年中国种植生物质能所需面积的79%。实际上,中国政府已经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以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包括加强公众教育和监管政策。例如,2012年发布的“八项规定”、2020年的“光盘行动”和2021的“反食物浪费法”等。其次,转向健康的饮食对减少农业用地相关的负担至关重要。尽管中国当前人均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2019年为108.46千克)远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2019年为375.77千克),但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不降低人均总卡路里摄入量的情况下,转向较低动物性食物摄入的饮食是成本低且可行的。但饮食的转变受到许多社会惯性因素的影响,需要多重措施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改变。

缩小单产差距是实际可行。如果主粮作物的单产能够达到可实现水平的80%,农业用地将减少22%(2000万公顷)。尽管过去二十年中国主粮作物的单产显著增加,但由于小农模式的技术和管理缺陷,中国主粮作物的单产依然显著低于可实现水平,这可以通过使用绿色技术和增强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单独实施以上任意一项措施都无法消除生物质能部署对全球可持续性的负面影响。只有通过在粮食生产和消费系统采取综合的效率措施,并且将小麦的自足率适当从95%降低到90%就可以同时实现碳中和、粮食安全和全球可持续性的三重目标。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采用一种全面提升粮食系统效率的方法,应用综合模型工具,能够使用一致的框架来考虑生产者和消费者、气候和环境影响以及社会和经济影响、国内影响以及对贸易伙伴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制定可行性政策,避免多项措施同时实施的边际效应递减或反弹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