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
在有墙与无墙之间——文化之间需要有墙吗?. 中国文化研究. 1993;(1):12-15.
Abstract在我们讨论“文化之间需要有墙吗”问题的时候,使我想到《庄子·山木篇》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说:一棵长得奇形怪状的树,由于它不能成材,因此樵夫没有把它砍掉,它保存了下来。也就是说,如果它成材,就会被砍掉,而不能保存。另有一只不会叫的鹅,因为它不会叫,而被杀了请庆子师徒吃,这只鹅没有能保存下来。也就是说,它如果会叫,就会不被杀来吃,而能保存下来。于是庆子的弟子问庄子:那棵树因为没有用,而保存下来;这只鹅因为不会叫(按:也指没有用),而被杀了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办呢?庄子回答说:我们最好处于才与不才之间,这样好保存自己。这个故事说明事物只有相对的意义,没有绝对的意义。在讨论文化问题上,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应有“墙”,还是应“无墙”。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用中国哲学的规点看,“有墙”与“无墙”好象是矛盾的,但在中国哲学中“有墙”和“无墙”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从中国文化发展的总体上看,在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相遇时,它往往呈现出一种“在有墙与无墙之间”的状态。
汤一介.
普遍和谐观念与企业经营. 黎明大学学报. 1993:30-32.
Abstract二十世纪即将过去,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在世纪之交的时刻,我们回顾过去,瞻望将来,真是千头万绪,百感交集.在即将成为过去的二十世纪,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使数千万人丧失了生命,使人类多少世纪创造的财富受到了难以估计的损失,因此它是一个悲惨的时代;但是,在这个世纪中,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人类开始创造出征服太空的奇迹,特别是近年来人们意识到以“对话”代替“对抗”,以“和平竞赛”代替“军备竞赛”的意
汤一介.
熔铸古今;会通中西——序麻天祥同志所作《国学大师汤用彤评传》. 中国哲学史. 1993;(2):86-92.
Abstract汤用彤先生(字锡予)生于1893年,今年恰好是他的百年诞辰。为纪念他,北京大学出版社将出版《国故新知——汤用彤先生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季羡林先生为此文集写了一篇序。在序中有这样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