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Year: 2022

2022
Prashant L, Zhaolei S, Guirong L, Elena K, Igor C, Ningning Y, Shangfeng H, Huan W, Liping M, Fei G, et al. The Effect of Faculty Research on Student Learning in Colleg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022;51:265-273.
马莉萍, 卜尚聪. 同步直播与异步录播孰优孰劣——基于师生问卷调查与行政数据的实证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Internet]. 2022;20(03):2-24+187. 访问链接
黄依梵, 马莉萍. 大学生餐饮消费的室友同伴效应——基于校园卡餐饮消费的实证研究. 青年研究 [Internet]. 2022;(03):74-84+96. 访问链接
崔海丽, 朱红, 马莉萍. 高中生涯教育对学生未来规划清晰程度的影响——以强基新生为考察对象. 教育发展研究 [Internet]. 2022;42(10):67-76. 访问链接
马莉萍, 冯沁雪. 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及高影响力教育实践的影响——基于某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Internet]. 2022;(05):72-79. 访问链接
张心悦, 马莉萍. 高等教育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 教育研究 [Internet]. 2022;43(01):35-46. 访问链接
卜尚聪, 马莉萍, 叶晓阳.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理工科专业科目限选模式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Internet]. 2022;(01):56-62. 访问链接
冯沁雪, 马莉萍. 讲授、讨论还是互动——教学方式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异质性影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Internet]. 2022;21(05):90-100. 访问链接
张存禄, 马莉萍, 陈晓宇. 食堂消费大数据可以精准识别贫困生吗?——基于本科生行为数据、行政数据和问卷数据的实证研究. 教育经济评论 [Internet]. 2022;7(04):41-56. 访问链接
王严淞, 马莉萍. 精英高校能否弥补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能力劣势?——基于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Internet]. 2022;43(04):102-113. 访问链接Abstract
本文使用国内某精英高校本科生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入学前和入学后在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毅力与自我认知能力方面是否存在劣势,并从劣势弥补的角度出发,探讨教学方式与在学活动对一代大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进入大学之前,精英高校一代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毅力不存在劣势,但创新能力和自我认知显著低于非一代大学生,且存在一定的异质性。进入大学后,大学教育能够弥补一代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劣势,尤其是采用引导式教学效果明显;尽管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对一代大学生创新能力促进作用更大,但是大学教育仍难以弥补他们在创新能力上的劣势。
马莉, 马莉萍. 宁夏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执行进度存在问题与对策. 教育财会研究 [Internet]. 2022;33(06):39-43+91. 访问链接Abstract
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宁夏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持续增加,但高校总体财政预算存在着执行进度缓慢、项目支出进度不均衡、整体进度前缓后急、年底突击花钱等突出的问题,现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老大难”问题。笔者以N大学为例,对影响宁夏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执行进度的原因进行梳理分析,基于高校治理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十步走”实用性改进措施及实施建议,为高校提高财政专项资金执行率提供有益参考,助推宁夏高等教育财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确保宁夏“十四五”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开好局、起好步。
叶晓梅, 马莉萍. 贯通式培养博士科研创新能力的动态发展——基于某顶尖大学不同学科十届博士的追踪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Internet]. 2022;43(12):77-86. 访问链接Abstract
基于某顶尖大学2008-2017年十届博士毕业生的行政管理与科研发表追踪数据,通过定量为主、质性访谈为辅的分析发现:贯通式培养博士的科研创新能力呈现动态增长趋势,且直博与硕博连读两类贯通式培养在不同阶段与不同学科呈现差异化特征。在理工科领域,两类贯通式培养博士的科研创新能力均显著高于本硕博分段式培养博士;而在人文社科领域,直博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在博士教育期间与进入学术职业后均显著更低。因此,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需考虑学科差异,并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高雪升, 马莉萍. 大学创业教育中体验式教学模式新探: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工具.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Internet]. 2022;47(06):99-109. 访问链接Abstract
传统的动机二分法将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视为相对独立的二元关系,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对人类动机的内部结构进行整合重构,并提出了有关不同类型动机内化的路径模型。创业教育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尊重自主支持的实境互动教学方式,建构了符合自我决定理论生长的教学场域,为促进大学生创业动机内化提供了可能性。研究表明,有效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应该站在学生生命发展的整体高度,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组织建构实境化的教学情境,并且采用开放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在有效的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以及学生自己都处于互动和对话的状态,学生的“自主”“胜任”“关系”三种心理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创业动机逐渐受到激发、调优和强化。自我决定理论既是设计体验式教学理论模型和课程实践方案的指导理念,也是检验其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