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郭建宁.
毛泽东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三种表述. 齐鲁学刊. 1993;(2):10-12.
Abstract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研究中的难点之一。它该如何称谓,其主要内容是什么,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对于这一规律,毛泽东是如何理解的呢?综观毛泽东的否定之否定观,毛泽东对否定之否定规律大体有三种表述。这三种表述,体现了毛泽东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独特思考和理解。表述之一:波浪式前进
郭建宁.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概览. 北京社会科学. 1993;(1):41-46.
Abstract毛泽东对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这一探索的哲学成果包括他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辩证法、结合辩证法和过程辩证法的科学论述。
郭建宁.
改革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993;(2):13-18.
Abstract改革是发展生产力,也是解放生产力。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就涉及到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论述,深化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这种深化,
1992
郭建宁.
毛泽东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影响. 理论学习与研究. 1992;(2):15-18+54.
Abstract毛泽东不仅仅是一位哲学家,而且更主要的是领袖、政治家。由于他的特殊地位,他的哲学思想在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产生了巨大影响。四十余年的当代中国哲学,与毛泽东哲学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认真研究、探讨和反思毛泽东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关系,无论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还是对于当今中国哲学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郭建宁.
六十年代前半期毛泽东的哲学探索. 毛泽东思想研究. 1992;(2):84-90.
Abstract就整个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而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相比,前者的研究比较薄弱.就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而言,人们一般对五十年代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比较重视,而对毛泽东六十年代的哲学探索往往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其实,六十年代前半期毛泽东的哲学探索颇有建树,比如六十年代初他关于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论述,1962年七千人大会关于自由与必然
郭建宁.
关于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的若干思考. 青海社会科学. 1992;(1):43-46.
Abstract人是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历史主体,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人又可分为个体和群体,即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以往的主体研究对个体与群体往往缺乏区分与联系,因此难以从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的角度来审视人的活动,这是一种哲学研究方法的缺陷。认真研究认识与实践活动中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的辩证关系,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
1991
郭建宁.
我国现阶段社会利益集团研究. 毛泽东思想研究. 1991;(1):81-85.
Abstract关于两类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创造。一九五七年二月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对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做了比较深入的阐述,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但是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本身也有其局限性,其中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忽视对物质利益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分析与研究。
郭建宁.
我国社会利益集团问题研究. 东岳论丛. 1991;(1):78-82.
Abstract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重要表现和显著特点。加强利益集团问题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需要加以认真探讨的紧迫课题。一、利益集团划分的依据划分不同的利益集团,应当有一个综合指标,主要包括:第一,社会分工。分工是划分不同利益集团的基础,不同的社会分工、劳动分工,是划分不同利益集团的重要依据。第二,劳动方式。共同的劳动方式。诸如劳动强度、经济实惠程度、发展程度、受社会的尊重
郭建宁.
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论探析. 学术论坛. 1991;(5):2-7.
Abstract恩格斯曾经说过,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过程,作为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什么地位,过程论具有哪些内容,过程方法有何意义。这些问题,在既有的哲学教科书似乎探讨的并不充分,甚至没有多少涉及。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求教于理论界同仁。
郭建宁.
利益矛盾与利益分析法刍议. 社会科学. 1991;(12):19-23.
Abstract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利益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表现。利益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方法。在当前利益矛盾出现新格局的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真考察与研究利益矛盾问题和利益分析方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陈志良, 杨耕, 郭建宁.
论邓小平的现代意识理论. 学术交流. 1991;(3):1-6+11.
Abstract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确立现代意识。现代意识并不是一个空概念,它本质上是反映现代精神和现代活动特点的意识。在邓小平的活动和意识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现代意识性,它包括三个层次,即现代的时代观、现代的活动观、现代的思维方式观。要把握邓小平的现代意识理论,便要从这三个层次入手。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分析,以深化我们对邓小平思想的研究。
郭建宁.
简论知识在认识中的地位与作用.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2):28-31.
Abstract认识客体,认识工具,认识主体是构成认识系统活动的三大基本要素,在这三个要素中都渗透和贯穿着知识的作用。知识作为认识的对象,反映着认识客体的本性;知识作为主体结构,包含着认识主体的要求;知识作为工具,则是连结主体系统与客体系统的中介。研究认识活动和认识过程,离不开研究以工具为中介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而在工具、主
郭建宁.
对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再思考.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1991;(1):36-42.
Abstract新中国成立后,处理各种复杂的相互交织的新的社会矛盾的课题摆到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一九五一年六月,刘少奇在谈到国营工厂的内部矛盾时指出:“一切事物的构成都是矛盾的构成,国营工厂的内部结构当然也是矛盾的结构。什么是构成国营工厂的内部基本矛盾呢?这就是国营工厂管理机关与工人群众之间的矛盾,就是国营工厂内部的公私矛盾。这种矛盾与资本家工厂中的阶级对抗完全不同,它是一种在根本上非敌对的,可以和解和应该调
郭建宁.
《矛盾论》研究:谈哲学就是认识论.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991;(5):37-41.
Abstract列宁有一个著名论断:即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的《矛盾论》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把这一重要思想运用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必然会逻辑地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辩证法也就是社会主义认识论。
1990
郭建宁.
生活方式与历史唯物主义论纲.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2):11-15.
Abstract生活方式是生活主体和生活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是生活主体通过生产活动获得生活资料的程度和形式.作为一个总体性概念,生活方式既综合地体现了社会的文明与发展状况,又具体地表现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和行为之中,与社会和人的发展密切相连.我国以往哲学教科书的历史唯物主义部分,一般都忽略了作为社会生产与社会文明中介的社会生活的研究,这是一个重要缺陷.其实,生活方式同生产方式一样,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并且
郭建宁.
毛泽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探析.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990;(6):25-28.
Abstract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和活的灵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不仅从理论上进一步阐发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科学思想,而且在实践中科学运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学习与研究毛泽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对于搞好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郭建宁.
毛泽东和斯大林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990;(1):39-44.
Abstract毛泽东和斯大林哲学活动的时间大致相同,主要是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同时也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兼哲学家,由于他们的特殊地位,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活动,无论是对于当代中国哲学,当代苏联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他们两人的哲学思想各具特点,并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杨耕, 陈志良, 郭建宁.
论邓小平的“世界公民”思想. 江淮论坛. 1990;(6):25-30.
Abstract邓小平同志在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状况和确定我国现代化的目标时,始终是以世界先进水平为参照系的。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观点,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要做合格的“世界公民”。①本文拟就邓小平的“世界公民”思想作一考察和分析,以深化我们对邓小平的改革和开放理论的研究。
陈志良, 杨耕, 郭建宁.
论邓小平的哲学思维方式. 党校论坛. 1990;(10):3-8.
Abstract邓小平的哲学思维方式是渗透于他的思考活动、领导活动、战略设计活动中的灵魂,是极有特色和魅力的一种精神力量和哲学力量。离开了对邓小平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分析与研究,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精神实质。本文试图对邓小平的哲学思维方式做些分析与探讨。
郭建宁.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简介. 社会科学. 1990;(12):74.
Abstract由庄福龄教授主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已经出版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问题,在我国已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毛泽东哲学思想史和中国现代哲学史等著作中均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