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学者谈群众路线】郭建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八月 30, 2013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切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从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奋斗目标的高度,深刻论述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全面阐述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对于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把人民至上理念贯穿到党执政的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民至上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体现。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实践,体现了发展的趋向,推动了社会进步。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一致的,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至上是统一的。

郭建宁主讲才斋讲堂第五十七讲:中国文化强国战略研究

四月 22, 2013

4月18日晚,北京大学才斋讲堂第57讲在二教107教室开讲。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建宁教授做客才斋讲堂,为同学们作了题为“中国文化强国战略研究”的主题讲座。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明利主持了本次讲座。

 郭建宁作讲座

郭建宁教授从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文化战略的构想和当代中国文化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三个方面展开了此次讲座。

“文化何来,有人化文;文化何用,有文化人。”郭建宁首先从文化的产生和功能的角度分析了文化的重要作用。人创造文化,广义的人化即是文化;文化形成以后作为一种人文精神可以“化人”。在当代社会,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身份证和识别码,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

郭建宁教授谈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十一月 20, 2012

11月8日上午,结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论述,北大媒体特别采访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教授,请他介绍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以及北京大学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系。

郭建宁认为,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论述包含了三层含义:

第一,如何看待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大家知道,201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次会议以后,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术界到老百姓,对文化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央的思路是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许多省结合自身情况提出建设文化强省,很多市也提出建设文化强市。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和文化强国已经成为新近流行的主旋律。文化强国理念深入人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内涵也日益丰富。比如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也是一个民族走向全球化的名片、身份证与识别码。比如说文化立国、文化兴国、文化强国、文化复兴。比如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比如说文化是上游,是高处的水,要占领文化的制高点。

郭建宁教授为入党积极分子解读中国文化强国战略

十月 29, 2012

2012年10月28日下午,北京大学第25期党知识培训班第三场专题辅导报告在百周年纪念讲堂进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教授为1500余名学员作了题为“中国文化强国战略”的专题辅导报告。报告由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孙明主持。

郭建宁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了本次课的内容:如何认识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战略构想;当前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郭建宁教授首先从文化的产生和功能谈起,分析了近现代中国社会为了寻求发展,从“变器物”到“变制度”再到“变文化”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使国人逐渐意识到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文化的重建,中国复兴的根本是文化的复兴。而在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身份证和识别码,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

郭建宁解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十一月 1, 2011

10月27日晚,由哲学系团委举办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六中全会精神解读”讲座在二教109举行。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建宁主讲。本次讲座是哲学系全面启动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首场活动,哲学系党委副书记张莉鑫出席。

郭建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十一月 23, 200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实施新世纪的文化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本文着重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问题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郭建宁:马克思主义 实践中铸就中国气派

九月 10, 2007

编者按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我们党致力于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多年来,我国学术界也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了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本刊从今天起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创新成果”专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基本特征、主要经验、创新成果以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等,进行系统化、前沿性的回顾与展现。

马克思主义:实践中铸就中国气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当前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本文将对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谁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从历史文献来看,是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