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郭建宁.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09"颁奖仪式上的获奖感言. 理论视野. 2009;(12):57-59.
Abstract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为时两天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09"就要闭幕了。这次论坛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特别是马克
郭建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内涵. 新东方. 2009;(1):4-6.
Abstract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理论体系渗透和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精神,具有坚实的哲学基础、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深刻的哲学意蕴,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
郭建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构想. 创新. 2009;(3):5-8.
Abstract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其引导性和主导性作用;就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其竞争性和凝聚性作用;就要弘扬中华文化,发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性和资源性作用;就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创造性,增强整合性,使中华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感召力.
郭建宁.
新中国成立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9;(4):12-17.
Abstract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到今天,已经走过了60年.如何正确认识与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如何把握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线索,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该文分四个方面,即从以苏为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十大关系"到"十个结合",从统筹兼顾到科学发展观,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新中国成立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梳理与探讨.
郭建宁.
新中国成立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9;(5):5-9.
Abstract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到今天,已经走过了60年.正确认识与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把握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线索,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可从以苏为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十大关系"到"十个结合",从统筹兼顾到科学发展观,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新中国成立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与探讨.
郭建宁.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 理论视野. 2009;(11):14-18.
Abstract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六十年.如何认识与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线索和总体框架,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该文分四个方面,即从以苏为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十大关系"到"十个结合",从统筹兼顾到科学发展观,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梳理了这六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线索,揭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
郭建宁.
试析文化“综合创新”论——兼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 铜仁学院学报. 2009;(2):1-5+11.
Abstract今年是张岱年先生诞辰100周年。张先生对文化问题一直十分关注。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论争中,他既反对东方文化优越论,又反对全盘西化论,提出了文化综合创造论。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文化讨论中,他进一步论述了在综合古今中西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思想,阐发了文化综合创新论。综合创新论在当代中国文化理论的建构和文化方向的选择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影响。文章研究了文化综合创新论的提出与发展;文化综合创新论的贡献与面临的问题,实现文化综合创新的条件与前景。
郭建宁.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表率-纪念龚育之先生诞辰八十周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9;(6):10-13.
Abstract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龚育之先生在这方面作出了别人难以替代的重要学术贡献和重大理论建树.他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一系列十分重要的精辟概括和论断,在理论界具有广泛影响;他尤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身体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该文认为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键,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蓬勃生机的根本.
郭建宁.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9;(1):4-8.
Abstract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哲学基础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内涵应当如何概括,是当前理论界颇为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该文认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其哲学来源和哲学基础之一,但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有自己的哲学基础.
郭建宁.
毛泽东文化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 毛泽东研究. 2009:187-196.
Abstract毛泽东的文化观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三特征与四特征,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批判继承法与抽象继承法,古今中外法与综合创新法等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总结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建设既继承优良传统又富有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郭建宁.
关于和谐文化的哲学思考.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23-26.
Abstract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当代中国哲学关于和谐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论争到"和的哲学"与"斗的哲学"的讨论、矛盾论与和谐论的探讨等几方面的再认识和重新定位的曲折过程.
郭建宁.
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9;(8):4-8.
Abstract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通过培育和谐的文化精神、倡导和谐的价值理念、弘扬和谐的哲学思维、营造争谐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同时,积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郭建宁.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9;(2):5-9.
Abstract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超越了苏联模式,应对了全球化的挑战.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郭建宁.
当代中国哲学六十年:回顾与思考. 学术探索. 2009;(5):11-17.
Abstract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年.当代中国哲学的六十年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进程,有什么经验教训,当代中国哲学的前沿问题是什么,发展前景如何,这是摆在哲学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该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阐明了自己的看法.
郭建宁.
从"十大关系"到"十个结合".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9;(6):30-34.
Abstract<论十大关系>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价值,"十个结合"是改革开放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贯穿从"十大关系"到"十个结合"的基本线索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其中渗透的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郭建宁.
"潜规则"盛行将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紫光阁. 2009;(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