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Year: 2006

2006
郭建宁.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理论视野. 2006;(4):25-28.Abstract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该文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树立了新目标,确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基本特点、突出问题和深层原因;最后强调要提高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与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郭建宁.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 学习与实践. 2006;(6):122-126.Abstract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建设,在中西、横向、空间、国际方面主要是处理好文明冲突与文明对话的关系,在古今、纵向、时间、国内方面主要是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我们要积极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创造既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具有鲜明时代精神,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既正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的新文化.
郭建宁. 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当代思考. 理论视野. 2006;(2):18-20.
郭建宁.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当代思考.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5):16-21.Abstract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探索的难忘经历和重要遗产.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成果,比如关于以苏为鉴,关于统筹兼顾,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等思想,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轻视这些资源是不足取的,当然仅靠这些资源也是远远不够的.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都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我们应当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应对,新的举措.科学发展观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
郭建宁.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当代意义.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15-19.Abstract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探索的难忘经历和重要遗产.毛泽东关于以苏为鉴,关于统筹兼顾,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等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轻视这些资源是不足取的,当然仅靠这些资源也是远远不够的.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都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我们应当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应对,新的举措.
郭建宁.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3):11-16.Abstract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密切联系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两者是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既不能离开发展去片面追求社会和谐,也不能只顾发展而无视人们对社会和谐的愿望.要努力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以发展保证和谐,以和谐推进发展,应当成为我们的价值理想和不懈追求.
郭建宁. 当前文化研究若干前沿问题论析. 河北学刊. 2006;(3):148-153.Abstract
在当前的文化讨论中,关于文化多样性、和谐文化和振兴国学三个问题尤为令人瞩目.其中,文化多样性关涉到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选择问题,和谐文化涉及到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问题,振兴国学关涉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问题.该文对这三个当前文化研究的前沿问题分别展开论述,阐明了自己的见解.
郭建宁. 传统"和"文化与现代新思维-文化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学术研究. 2006;(11):32-36.Abstract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而中国传统"和"文化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该文以文化哲学的视野,从和谐的文化精神、和谐的价值理念、和谐的哲学思维三个方面,论述了传统"和"文化对于确立现代新思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论文强调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郭建宁. 传统"和"文化与现代新思维-文化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学习论坛. 2006;(10):24-27.Abstract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而中国传统"和"文化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以文化哲学的视野,从和谐的文化精神、和谐的价值理念、和谐的哲学思维三个方面,传统的"和"文化对于确立现代新思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郭建宁. 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于国家政治生活主题和党的执政理念的思考.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6;(1):33-38.Abstract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做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如何结合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和变化着的实际,站在新世纪的制高点上,认真研讨与审视毛泽东的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颇有争议和难度、极具挑战性的课题.该文论述了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贡献与局限,分析了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未能在实践中落实的原因,提出逐步用"社会矛盾"的概念替代"人民内部矛盾"的表述,分析了现阶段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和特点,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并进而认为,从50年前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到今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变化和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