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13
高毅. 浅论启蒙运动的内在紧张. 历史教学(下半月). 2013;(1):3-9.Abstract
欧洲启蒙运动近来常遭人诟病,被说成现代社会种种弊端的总根源.这种现象反映了人们对启蒙运动的内在复杂性和矛盾性还缺乏清楚的认识.本文认为,启蒙运动中实际上既存在着三大矛盾,即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矛盾、理智与情感(信仰)的矛盾和自由与平等的矛盾,同时也存在着化解这些矛盾的一些重要的思想资源-主要是德国的理性与信仰协和论和法国的博爱理念.只是由于某种时代性的原因,这些思想资源长期被屏蔽或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结果才导致了启蒙思潮中某些要素的片面扩张,从而妨碍了现代文明的健康发展.所以,出问题的并非启蒙思想本身,而是启蒙思想的落实者们、亦即现代社会的建设者们片面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高毅. 《旧制度与大革命》探析(上).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3;(1):81-91.Abstract
《旧制度与大革命》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种传统的法国革命史著作.作者托克维尔从贵族自由派的立场出发,对旧制度与大革命在政治文化上的某种历史关联做出了许多独到的分析.以该书的四个核心概念-旧制度、大革命、中央集权、政治自由-为支点,从嫉恨情绪的普遍滋长及其社会后果、文学政治的兴起和泛滥、王朝政府行政集权的自毁效应这三个方面,探讨托克维尔对"旧制度何以引发大革命"这一问题的解说,或许对我们有所启示.《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的特殊贡献,可能是首次暗示了在现代化进程中避免革命动荡的某种可能的路径.
高毅. 《旧制度与大革命》探析(下).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3;(2):66-80.Abstract
《旧制度与大革命》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种传统的法国革命史著作。作者托克维尔从贵族自由派的立场上,对旧制度与大革命在政治文化上的某种历史关联做出了许多独到的分析。以该书的四个核心概念--旧制度、大革命、中央集权、政治自由--为支点,从嫉恨情绪的普遍滋长及其社会后果、文学政治的兴起和泛滥、王朝政府行政集权的自毁效应这三个方面,探讨托克维尔解说“旧制度何以引发大革命”这一问题,或许对我们有所启示。《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的特殊贡献,可能是首次暗示了在现代化进程中避免革命动荡的某种可能的路径。
2012
李少兵, 高毅, 王青云, 白庆元, 窦志斌, 王振平, 钱世英, 伟玲花, 素亚拉, 索秀芬, et al. 内蒙古乌审旗郭家梁村北魏墓葬发掘简报. 中原文物. 2012;(1):8-11.Abstract
1992年9月至10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鄂尔多斯博物馆、乌审旗文物管理所,对内蒙古乌审旗郭家梁村周围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共计发掘5座墓葬,其中4座为北魏墓葬,墓葬均为带有墓道土洞墓。小型墓葬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大型墓葬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墓室组成。随葬品数量不多,以陶器为主,还有铜器、铁器、料珠、泥钱等。对比墓葬形制和随葬品,这批发掘的四座墓葬是北魏占领大夏国首都统万城后遗留的墓葬。
2011
高毅. 中华文明对欧洲启蒙运动的贡献之我见. 贵州社会科学. 2011;(5):84-88.Abstract
"现代性"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纯西方的东西,其实那是受西方中心论思维影响的结果.作为现代性的思想基础的欧洲启蒙运动,本身曾受到中华文明的深刻影响,只是这种影响长期得不到西方主流学界应有的承认.事实上,现代性的两个最根本的价值--自由和平等,都是在中华文明的某些积极要素的启迪作用下,由法国主流启蒙思想家们确立起来的.这说明,现代性本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产物,代表着当下总体人类文化的最佳成果,因此在本质上具有高度的普适性.
李少兵, 高毅, 王青云, 白庆元, 窦志斌, 王振平, 钱世英, 伟玲花, 素亚拉, 索秀芬, et al. 内蒙古乌审旗郭家梁大夏国田焽墓. 文物. 2011;(3):36-43+1.Abstract
1992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鄂尔多斯博物馆、乌审旗文物管理所配合下在乌审旗郭家梁村清理了一座大夏国墓葬。墓葬为长斜坡墓道土洞墓,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前室和后室组成,随葬器物主要是日用陶器。砖刻墓志记录墓主为田焽,武威人,历任大夏国重要职位,卒于大夏二年即公元420年。田焽墓的发现与发掘,填补了有关十六国时期大夏国考古资料的空白,对研究大夏国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高毅, 徐前进. 中国语境中的欧洲启蒙运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1;(4):80-88.Abstract
本文检视了欧洲启蒙思想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特殊历史语境下的传播过程,展示了当时的中国在接受和贯彻启蒙理念方面所遭遇的重重困境.首先,中国进步知识界在宣传启蒙思想时发生了多重分歧.其次,欧洲启蒙运动整体价值在中国的引介和落实遇到了一个严重的实际障碍,即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现实紧迫陛,使"救亡"压倒了"启蒙".最后,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话语的广泛传播,显然也是启蒙话语在中国长期陷入低迷的一个重要动因.本文强调,所谓"救亡"压倒"启蒙",所谓马列主义淘汰"启蒙",这些说法其实都是片面的,因为迄今为止的中国现代化进程,本质上都没有偏离启蒙的路线.
高毅, 胡洪营, 李俊峰, 龚沛曾, 包国宪, 陆锦军. 名师心得(一). 中国大学教学. 2011;(9):5-6.Abstract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决定着高等教育质量。自2003年教育部组织开展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工作以来,已有数百名教师获此殊荣。他们是高等学校优秀教师群体的代表,是高等学校的宝贵财富。为彰显教学名师的教学示范、科研模范和学风典范作用,本刊从本期起辑录部分教学名师投身教学、教书育人的心得分期刊发。这些心得,发自肺腑,朴实无华,展示了教学名师的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
高毅. 不懂世界史,何来现代化?. 河北学刊. 2011;31(1):44-47.Abstract
1984年,我在北美旅行时,街头巷尾与旅游景点绝少中国大陆人.在旧金山、纽约等机场候机厅内,蒙古利亚人种的旅客要么来自韩国,要么来自日本,为此,我常被误作这两国的游人.2009年,我在飞往开罗的航班上看到,百分之九十的乘客是中国人.这是今天的中国全面走向世界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人和中国的声音已经来了.然而,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却尚未跟上中国人的这种世界性,我们对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还所知甚少,远不及许多国家的学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明显的原因,是中国的世界史学科未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中国国情及其需要,它的规模太小,人员太少,空白太多,尴尬地处于历史学中的一个二级学科的位置,这自然引起了中国史学界许多有识之士的焦虑: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应该伴随中国和平崛起为世界性大国的进程而不断发展,而学科地位的提高应是这种更大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中国新一轮学科调整的机遇中,人们大声呼吁权威部门积极推进中国的世界史学科的快速发展.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国情的变化以及中国的世界史学人的努力,世界史学科在中国历史学中的重要地位很快就会得到学术界与教育管理部门的应有重视.这里刊载的一组文章正是这种诉求的一种回声,发表出来意在引起国内学人对中国...
2009
高毅, 崔向平. 浅析移动学习的特征及应用模式. 丝绸之路. 2009;(24):104-106.Abstract
移动学习是继数字化学习后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是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又一个新热点。本文提出了关于如何正确理解移动学习的几点看法,分析了移动学习的特征、物质技术条件和软件条件,并对移动学习的应用模式进行了探讨。
李巨川, 杨亚清, 高毅, 周荣耀, 车耳. 法国;究竟怎样对中国. 世界知识. 2009;(9):14-22.Abstract
一年多来,西藏、人权、火炬、奥运,每当从法国传来刺耳的声音,中国人都会疑惑:法国人怎么了?他们了解中国吗?经历了这么多次的事件后,也许我们应该这样问:我们了解法国吗?或者说,我们对法国有多少了解?几年前,中国和法国曾大张旗鼓地互办"文化年"。埃菲尔铁塔为此也被装饰成象征中国的红色。当时的法国总统是希拉克,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据说几达专业水平,早在儿童时代他就逃学去看中国瓷器展览,在总统任上甚至说过退休后要到中国从事考古工作。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毅在谈到中法"文化年"时说,这种看上去"华而不实"的国际交往行为,实际上也只有中国人和法国人才能想出来,当然这种事情也只有在中法关系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时才会发生。而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研究员周荣耀指出,在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上,中美关系历来处于风口浪尖上,摩擦与冲突居多;中法关系则一直被看成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的典范,备受赞赏。
2008
高毅. 邂逅阎宗临. 中国图书评论. 2008;(3):76-79.Abstract
"阎宗临作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一近年来很少读中国人写的世界史著作,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国外了,而那里能看到的中国书就很少;另一方面也是感到中国人写的世界史著作耐读的不多。里面缺乏真正能打动你的东西。但最近发现,后一理由多少有点片面。前些天朋友寄来一套广西师大出版社的"阎宗临作品",含《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欧洲文化史论》、《中西交通史》三种。"阎宗临"。何许人也?随手拿起书翻了翻。没想到这一翻就久久放不下,直至粗粗细细地把三本书浏览完一遍,才长舒一口气。
高毅. 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8;(2):5-10.Abstract
法国大革命和英美的革命都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创制试验,但法国人的革命和盎格鲁-萨克森人的革命在取向上有明显的差异:后者侧重于追求自由,前者则侧重于追求平等.该文描述了由法国大革命所折射出来的法兰西民族的那种无限崇尚平等的政治文化特性,初步分析了其基本成因及后果,肯定了法国大革命激进性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了这种激进性的弊端,以及由此引出的历史启示,那就是成功的现代民主政治的创建,有赖于自由与平等这一对现代文明核心价值之间的温和协调.
高毅. "波穆之争"的来龙去脉及其他.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5):131-141.Abstract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历史学家波尔什涅夫和法国历史学家穆尼埃之间就17世纪法国社会性质问题展开的一场辩论,作为冷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界和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界之间一场成果甚丰、影响深远的学术交流,是世界史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为国际史学界所瞩目,但却长期为我国史学界所忽视."波穆之争"直接涉及有关法国大革命起源的许多重大历史问题,自然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深化;但更重要的,也许还是它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如何通过提升自身的科学性来推动世界历史学发展这一问题上提供的一些启示.
2006
高毅. 法国革命文化与现代中国革命. 浙江学刊. 2006;(4):76-81.Abstract
该文认为辛亥革命以及作为其继续的国民革命打的是法国大革命的旗帜,即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更为激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样也和法国的革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也许任务、目标有别,但抽象言义上的基本原则并无任何差异.
2005
高毅. 现代文明历史演进中的断裂与延续.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5;(3):53-57.Abstract
现代文明是科学化、工业化和民主化的三位一体,存在于其中的自由与平等两大价值之间的张力,是现代文明演进的内在动力源.两个多世纪以来现代文明的发生、成长和世界性扩散的历程决非一帆风顺,它遭遇的种种困境,多是由各种反现代性的前现代因素所导致,而并非由于现代文明本身正当性的不足.现代文明也决不为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所专属,而毋宁是两者的对立统一.
姜芃, 陈启能, 徐蓝, 陶文钊, 李世安, 高毅. 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纪实. 史学理论研究. 2005;(4):18-33.
2004
热纳维耶芙·马萨-吉波, 高毅, 高暖. 从“境地研究”到环境史.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4;(2):130-136+162.Abstract
热纳维耶芙教授认为 ,年鉴年派并非法国环境史研究的先驱 ,年鉴派研究的是“境地”而非环境史中的“环境”,但这并不是说法国没有环境史研究 ,只是因为学科分野导致分散罢了。法国环境史研究急需相关学科的整和
高毅. "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历史透视-兼谈建设国际民主政治必须坚决反对"文化一元论". 欧洲研究. 2004;(3):143-149.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