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09
刘伟, 苏剑. 如何刺激投资_——兼谈创新支持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以及宏观调控方式的未来走向.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9;(3):22-25.Abstract
投资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投资需求一般占总需求的15.5%~20%左右,2007年投资需求占总需求的15.5%(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2008);在我国,投资更是占到了总需求的40%左右,2006年投资需求占总需求的42.5%。因此,投资需求就成为宏观调
刘伟, 蔡志洲. 如何通过统计数据看待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 山东统计. 2009;(1):27-29.Abstract
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的第30个年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邓小平提出了在20世纪末实现GDP翻两番的经济增长目标.平均每10年翻一番.但是到了2008年.我国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总量已经达到1978的16倍.翻了四番.这就是说.到2008年.我们提前12年完成了最初设想的至2020年经济增长目标.
刘伟, 蔡志洲. 全球经济衰退下的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理论前沿. 2009;(2):5-8,13.Abstract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和经济衰退,对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击.该文从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发展与体制背景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在世界经济衰退的环境下保持平稳较快经济增长的可能性.
刘伟, 蔡志洲, 苏剑.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后果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金融研究. 2009;(6):23-30.AbstractPKU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去全球化"思潮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而金融危机的出现更是引起了人们对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反思.但是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以及资本密集程度的差别,在经济衰退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对其自身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实际上比发展中国家还要大.该文分析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并分析了资本密集程度不同的经济在经济衰退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下经济增长、所可能受到的影响.并且指出,中国属于正处于加速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程度相对较高,在全球经济衰退时期转型成本相对较低,中国不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但对于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通过扶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以及扩大内需等措施来实现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
刘伟. 利用危机加速改革. 财经文摘. 2009;(3):44.Abstract
从美国房地产市场危机开始,到美国金融危机乃至全球经济危机,全球经济的一系列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刻.中国采取的对抗危机扼制增长速度急剧下降的宏观经济政策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大,包括财政政策和贷币政策、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宏观经济干预与微观经济干预等,政府对经济干预政策的强度和系统性也极大地提高,并且这种政府干预的强化,在全球危机面前,又有着深刻的国际经济背景,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都在空前地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那么,这种经济史的背景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刘伟. 货币政策与金融安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131-133.Abstract
伴随着美元贬值、次贷风波、全球通胀、地震飓风、核武危机、北京奥运、金融风暴、美国大选……波澜壮阔的2008年已经落下大幕。崭新的世界正酝酿着崭新的巨变。国际战略格局会否出现多极化趋势,美国能否扭转经济衰退的危局,中国经济是否能够保持健康发展,等等,正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2008年11月中旬,在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和长城伟业期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安全战略论坛上,来自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就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的应对方略展开讨论,以全球的视野扫描安全底线,以敏锐的目光透析时代风云,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为广大企业汇智聚谋。本刊征得参与论坛的部分专家同意,现将其发言摘要整理后刊出,以飨读者。
刘伟.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宏观调控政策.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9;(4):1-11.Abstract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内消费需求的不足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这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就业问题.对此,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了相应调整:从淡化总量政策到强化总量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反方向的组合向同方向的组合转变,汇率政策从人民币升值的方向转向贬值的方向,从近期的刺激需求逐渐转向兼顾活跃和改善供给.2009年的中国经济会比2008年更困难,未来两三年的中国经济将比较困难,但未来的二三十年,中国经济应该是保持高速增长.
刘伟, 蔡志洲. 从最终需求看我国长期经济增长.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9;(4):4-14.AbstractPKU 
该文从最终需求的角度,即从出口、投资和消费这三个方面,对影响中国当前和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中国外向型经济所可能造成的实际影响,指出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是有限的,有可能通过增加内部需求来消除;其次分析了影响中国内需的主要因素,并着重指出近年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导致了国内需求的失衡,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是扩大内需、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途径.
刘伟. 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经济政策-刘伟教授访谈.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1-13.Abstract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金融危机已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什么特点?该如何看待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面对此次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近期走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伟教授。
刘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寄语. 林业经济. 2009;(12):12.AbstractPKU 
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热议温室气体减排的日子里,欣闻《林业经济》创刊30周年,特寄语——放眼全球,增加森林资源正成为国家生态安全、能源
张新华, 朱敏, 刘伟. 本刊执行总编朱敏对话经济学家刘伟_制度语境下的动态解危. 新经济导刊. 2009;(11):18-27.Abstract
"中国经济是两个车轮在赛跑!"北大未名湖畔,阳光灿烂的上午,身为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的博士生导师刘伟,为金融研究班的韩忠亮教授、朱敏总编,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经济形势研讨课。
刘伟. GDP增速或达9%. 中国经济报告. 2009;(1):11.Abstract
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完全有可能在8%以上,随着各方面政策陆续显现效果,甚至可能达到9%.我国经济可能在2009年上半年最为困难,然后见底回升.
2008
刘伟. 中国增长势头不会从根本上动摇. 招商周刊. 2008;(23):19.Abstract
围绕产业结构和制造业发展,我谈四点意见:第一点意见,30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还能不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良性变化?第二个问题是结构变化和中国持续高速增长之间到底有什么依赖关系?第三个问题是中国的结构变化,下一步战略重
刘伟. 重要的在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北京观察. 2008;(12):15-16.Abstract
举办奥运之后,主办城市甚至国家的经济会不会出现"后奥运的衰退"?或者说,相对于筹办和承办奥运过程中形成的奥运要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和市场需求的刺激,奥运之后会不会产生周期性甚至长期的经济疲软?特别是在历史上,尤其是近12届奥运之后,在不同程度
刘伟, 蔡志洲. 注重价格更要重视价格结构. 新财经. 2008;(3):35.Abstract
价格上涨幅度的突然加快,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仅依靠短期调控仍显不够,还要注重对价格水平与价格结构的长期管理
刘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源于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伟大实践.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8;(1):27-28.AbstractPKU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在纪念创刊10周年之际,召开一个理论研讨会,很有意义。我想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会议主题,谈两点认识。
刘伟. 中国经济增长能持续多少年. 理论导报. 2008;(2):5-6.Abstract
站在2008的起跑线上,中国将有一个怎样的发展局面?今后还会保持怎样的增长态势?本文就我国宏观经济的未来走势、所遇到的问题等作出了解答。一、经济发展追平世界纪录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我们打开国门,施行改革开放的国策,到2007年已经是29年了。中国经济从那时候开始,也已经持续增长了29年。如果2007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不低于10%的话,我们这29年的平均增长率就是9.7%以上,因为前28年的平均速度是9.7%。这就追平了一个世界纪录。
刘伟, 张辉.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 经济研究. 2008;(11):4-15.AbstractPKU 
该文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实证度量了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将其与技术进步的贡献相比较.实证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虽然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度十分显著,但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逐渐让位于技术进步,即产业结构变迁所体现的市场化的力量将逐步让位于技术进步的力量.此外,研究也发现,结构变迁效应的减弱并不表明市场化改革的收益将会消失,某些发展和体制的因素仍然阻碍着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这个层面来看,我国完善市场机制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刘伟, 蔡志洲. 中国GDP成本结构对投资与消费的影响. 求是学刊. 2008;(2):56-63.AbstractPKU 
GDP成本结构反映了国民经济对生产部门的成本支出,同时也是各个机构部门的初次收入,这种收入经过复杂的再分配过程形成最终收入及其使用,反映为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文章通过对GDP核算数据的分析和国际比较,说明在我国GDP的成本结构对投资和消费的比例有明显的影响,而经济增长及分配中的二元结构是导致高积累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改善投资和消费间的比例关系,不仅需要在需求方进行短期的总量管理,而且需要在供给方实施长期的结构管理.
刘伟, 张辉, 黄泽华. 中国产业结构高度与工业化进程和地区差异的考察. 经济学动态. 2008;(11):4-8.AbstractPKU 
该文在深入探讨产业结构高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设立了一种既可用于横截面数据比较、也可用于时间序列比较的产业结构高度指标.该文认为,产业结构高度表面上是不同产业的份额和比例关系的一种度量,本质上是一种劳动生产率的衡量.该文研究发现:(1)若以现代工业化为标准,那么从产业结构高度的视角来看,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大约走完了1/3;(2)各省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呈现明显的层次性,东北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显著地大于中西部地区;(3)从1998年开始,产业结构高度呈现超乎寻常的高速变化,中国经济也逐渐步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良性轨道.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