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1994
刘伟. 市场经济在中国面临主体塑造难题. 理论学习月刊. 1994;(12):14.Abstract
市场经济在中国面临主体塑造难题刘伟: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在中国搞市场经济,面临着几个方面的问题:@市场的主体塑造问题—一这主要是指企业制度。市场经济是各主体之间的交易行为的组合,西方是在私有制基础上搞市场经济,原则上不存在主体塑造问题,...
刘伟. 经济转轨中的八大矛盾.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1994;(8):32-35+38.AbstractPKU 
经济转轨中的八大矛盾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刘伟一、企业改革与社会经济外部环境改造之间的矛盾这是从开始进行改革就提出来的问题。企业改革,尤其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造,目的是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来规范企业行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微观制度基础,使企业...
刘伟. 国有企业制度改造中监督机制的产权分析. 党校科研信息. 1994;(Z2):6-10.Abstract
国有企业制度改造中监督机制的产权分析刘伟一、监督命题的提出及在我国国有企业制度改造中的特殊性企业制度中的监督问题是伴随企业财产权利的分离,或者说是伴随资产权利诸方面权能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解而发生的。随着生产的社会分工的加深,生产社会化进程所要求的关于...
刘伟. 公司(企业)法人产权与治理结构. 改革. 1994;(4):50-60.AbstractPKU 
公司(企业)法人产权与治理结构刘伟所谓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governance),或称公司体制结构,是指一组联结并规范所有者(股东)、支配者(董事会)、管理者(经理)、使用者(工人)相互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②这种制度安排的目的,或者...
刘伟. 第二讲 宏观调控的目标. 宏观经济管理. 1994;(9):40-43.AbstractPKU CSSCI
第二讲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讲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刘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总目标在于通过运用各类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保证经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均衡条件。本讲主要分析各类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特点,考察各类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确立的社会...
刘伟. 第一讲宏观调控的基础和作用. 宏观经济管理. 1994;(8):41-44.AbstractPKU CSSCI
第一讲宏观调控的基础和作用主讲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刘伟编者按: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宏观调控,有许多知识我们还不熟...
刘伟.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塑造国有制. 改革与理论. 1994;(1):30-32.Abstract
市场经济的建设基础在于市场主体的塑造,即企业制度改造;而对我国来说,市场主体的培育关键在于国有制企业的改造,改造的目标导向应是朝着满足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运动。 现代市场经济对于企业制度,尤其是对企业财产制度至少有四方面的基本要求,这种要求不因市场经济的特殊历史性质而改变,而是源生于市场经济本身的一般的要求。第一,市场经济是法权经济、交易的经济,因此,要求市场主体在资产权利上首先必须是纯粹的经济性质的权利,因为只有单纯的经济
1993
刘伟. 我国当前金融秩序何以混乱. 党校论坛. 1993;(9):16-18.Abstract
一、当前金融秩序混乱的实质及表现金融秩序混乱实际上是我国发育中的金融市场秩序混乱。而金融市场秩序概括而言就是金融市场价格秩序,市场作为交换关系的集合,其秩序集中表现为交易条件的确认秩序,而交易条件的形成也就是价格的形成。因此,金融市场秩序的混乱尽管可以有多方面的表现方式,但集中起来便是金融市场价格秩序的混乱。这种混乱在金融市场不完备,或者说在正处于从传统体制向市场经济转换的时期是极易发生的。
1992
刘伟. 尊重实践应是经济学者的基本学术品格. 经济研究. 1992;(1):26-27.AbstractPKU 
经济学是致用之学。这是我刚进北大时,老系主任陈岱孙先生给我们多次讲过的。我想,这样来理解经济学是有道理的。正因为如此,便更要求经济学者必须牢牢地树立实践的观点。尊重实践应是有社会责任心的经济学者的基本学术品格。实际上,这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者或想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人的学术阶级性、科学性和对真理追求的彻底性的集中表现。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实践日益深入,不断提出新问题,许多
胡代光, 厉以宁, 丁国香, 陈德华, 李庆云, 王其文, 王跃生, 王立彦, 梁钧平, 刘伟, et al. 深化改革开放的里程碑——学习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的座谈. 经济科学. 1992;(6):1-15.AbstractPKU 
为了配合学习和宣传党的十四大精神,本刊编辑部于10月20日召开了"学习党的十四大精神"座谈会。邀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部分教授、中青年教师及本刊编委共十余人参加,会议由《经济科学》代理主编张德修教授主持。此外,还向一些专家、学者特约了笔谈的稿件。大家认为,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对于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座谈会上的发言和笔谈的稿件中,大家就十四大的重要意义;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内涵与外延及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区别;如何建立我国统一的、完备的、有秩序的社会主义市场;怎样完善经济核算体系、加速金融体制改革使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及如何加强理论研究,提高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等方面,畅谈了各自的见解。现将座谈会的部分发言及笔谈稿件摘登如下:
刘伟, 杨云龙. 工业化与市场化_中国第三次产业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 经济研究. 1992;(12):3-11.AbstractPKU 
第三次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历史逻辑进程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认识我国第三次产业发展的历史任务,把握我国第三次产业发展的决策着眼点,首先必须考察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达到怎样的历史逻辑阶段,进而考察这种历史逻辑阶段上对第三次产业发展的社会历史要
1991
刘伟. 所有权的经济性质、形式及权能结构. 经济研究. 1991;(4):57-65+42.AbstractPKU 
一、对所有权的基本经济规定准确地说,“所有权”(英文中的Property right或德文中的Eigentum Recpt)作为法权是指法对经济实在的“所有”(英文中的Ownership或德文中的Eigentum)的承认,是指一定主体对财产的排他性的权利。因而,它受经济关系的规定。
1990
刘伟.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关于所有制选择的争论. 经济学家. 1990;(2):102-110.AbstractPKU 
围绕着社会主义社会中允不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国营企业应不应当具有独立的经营管理权、从而社会主义社会要不要发展商品经济等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初期,苏联发生了三次大的论战。重温和回忆这些论战产生的原因、论战双方的观点等,对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具有借鉴意义。
刘伟. 经济体制划分标准与比较标准——关于经济体制比较研究方法的若干思考. 经济研究. 1990;(6):29-38.AbstractPKU 
比较经济体制研究构成比较经济学的重要内容。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特别是战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崛起之后,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与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研究便开始吸引着大批经济学者。而迄今比较经济体制乃至整个比较经济学,与其说是以本身特有的范畴引起人们的关注,还不如说是以其特殊的研究方法赢得人们的承认,因而考察比较经济体制研究方法更具特殊意义。
1989
刘伟, 平新乔. 现代西方产权理论与企业行为分析. 经济研究. 1989;(1):3-12.AbstractPKU 
一、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形成与演进在相当大的意义上可以说,产权问题的提出来自西方学者对正统的后又成为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说的根本缺陷的思考与批判。正统的竞争性理论模型假定:社会资源配置过程只有一种私有制模型,且市场行为者间的交易界线极为清晰,不存在交易摩擦。因此,在正统微观经济学与标准福利经济学的主要文献中,产权问题的研究完全被忽略了。经济学所关注的只是在既定的私有制财产结构下如何解释市场的作用,如何建立市场行为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模型。对正统微观经济学和标准福利经济学的这种基本观点,西方部分学者很早就开始了批判性考察,现代产权理论就是在这种批判性考察中形成的。从本世纪30年代以来的半个多世
平新乔, 刘伟. 西方学者论社会主义非均衡. 管理世界. 1989;(4):100-113.AbstractPKU 
非均衡分析在当代经济学中几乎成为一种时髦。有关社会主义集中计划经济运行的非均衡考察,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有三种非均衡分析是值得我们重视的:美国的克劳威尔(R.W.clouer)、巴罗(Barro)与格拉斯曼(G.Grossman)的非均衡模型;法国的贝纳西(Jean-pascal Benassy)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美国波兹《R.Portes)对计划经济非均衡性的宏观考察。这三种考察代表着当代非均衡分析的潮流。
刘伟, 平新乔. 平衡与非平衡_布哈林与普列奥布拉仁斯基之争. 经济学家. 1989;(2):92-99+127-128.AbstractPKU 
20年代在苏联工业化初期所发生的布哈林与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之间的争论,是一场有关在资金短缺的背景下如何选择工业化的经济体制与发展战略之争。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是一个早期非均衡论者,与此相应,他为尔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选择了一个强化数量配额与财政干预的产品经济体制;布哈林是一个典型的均衡论者,他主张在一种比较宽松的经济坏境中引入市场机制,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场争论不仅影响了尔后几十年的苏联经济,而且在今天中国学者关于改革与发展的争论中仍发生着作用。
平新乔, 刘伟. 均衡与非均衡_两个剑桥之争的实质. 经济科学. 1989;(3):59-66.AbstractPKU 
在当代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两个剑桥"之争,即以美国剑桥的麻省理工学院为阵营的新古典综合派与英国剑桥大学的新剑桥学派的争论,是极为引人注目的.对此,学术界众说纷纭,他们之间的争论实质上是在经济增长理论领域内展开的.争论的核心就是均衡与非均衡.
曹凤岐, 刘伟, 平新乔. 股份制与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科学辑刊. 1989;(Z1):110-116.AbstractPKU 
以企业改革为中心逐步展开全面改革是我国通向繁荣之路。股份制改革则是企业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两权分离”的改革思路
刘伟, 平新乔. 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流民的考察. 经济研究. 1989;(6):50-58+27.AbstractPKU 
经济学所考察的流民是指处于转移、流动中的经济人口。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结构转换时期,流民问题的产生不仅是一个就业总量问题,更是一个结构问题。我国现阶段正面临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发生深刻转化的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正是大量产生流民的时期。尤其考虑到我国特殊的人口背景,庞大的过剩劳动力存量,现代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力微弱等因素,我国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流民矛盾将更为突出,必须从理论和政策选择上认真考察。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