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提升迁移家庭福利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议题,而金融决策是影响家庭福利的核心决策之一。背景风险理论预期,迁移后家庭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应当降低风险承担;而前景理论则认为,迁移者的现状低于参照点时将产生冒险动机。基于理性框架与行为视角的理论预测分歧,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相比本地家庭,迁移家庭、特别是非获户籍的迁移家庭对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概率和持有比例均更高,并且财富水平较低的迁移家庭风险投资增加更多。这一结果与前景理论相符,与背景风险理论相悖。不同维度的实证分析佐证了前景理论的解释:迁移后,在迁入地财富水平较低的迁移家庭风险偏好上升,而财富水平较高者风险偏好没有显著变化;对短期经济形势预期悲观、实际收入与期望差距较大、自我感知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迁入地贫富差距较大和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时,迁移家庭的风险投资倾向更高。进一步研究表明,迁移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更为分散,但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更为集中;更多的风险投资并没有带来更多收益,反而抑制了消费。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迁移对家庭金融决策和福利的影响,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政策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