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Year: 2005

2005
厉以宁. 积极发展中等城市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发展. 2005;(9):11.
厉以宁. 机遇和挑战并存. 光彩. 2005;(12):9-10.
厉以宁. 和尚与挑水. 才智(才情斋). 2005;(8):47.Abstract
有一句老话,叫"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如今,这个观点过时了。现在的观点是"一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水多得吃不完。"
厉以宁. 关于遗产税的一些思考. 经济研究参考. 2005;(47):24-25.Abstract
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局限性。它的积极作用在于:在市场机制之下,效率可以提高,从而有利于总产值的增长,有利于社会可供分配的产品总量的增长。它的局限性在于:在市场机制之下,个人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往往不可避免;如果个人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超过了一定的“度”,不仅会影响社会的安定,而且对经济的持续增长也是不利的,因为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受到了限制。政府对收入分配进行再调节之所以必要,正由于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存在着局限性。
厉以宁. 关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思考. 北大商业评论. 2005;(9):14-17.Abstract
城镇化意味着人口向城镇集中,这里既包括农村人口流向城镇,也包扩人口从较小的城镇流向较大的城市.如果城镇就业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失业者太多,势必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厉以宁. 关于"工业化中期"的思考. 北大商业评论. 2005;(10):12-16,18.Abstract
工业化中期也是消费多样化的阶段,居民消费要升级,这些都是带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保持繁荣,有了现在的繁荣才有以后的繁荣.这就是"以繁荣支撑繁荣"的道理
史哲峰, 厉以宁, 陈永杰, 保育钧, 王尤山, 刘捷音. 非公经济:驶入公平高速路. 时事报告. 2005;(5):30-39.Abstract
非公经济之路漫长而曲折:建国后经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之初,全国有个体私营户14万户,从业人员15万人,由于多种原因,他们遭受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在夹缝中生存、发展十几年后,到2004年,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为我国发展贡献了60%的GDP,70%的劳动就业和60%的出口贸易。《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36条》)的出台具有里程碑意义,极大地鼓舞了民营企业家们的信心。在落实非公经济政策、解决其不公正待遇问题、推动非公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陈代东, 迟福林, 江晓阳, 保育钧, 李曙光, 张军, 郭励弘, 吴一坚, 萧灼基, 段永基, et al. 非公经济桎梏的破解之式. 法人杂志. 2005;(6):58-61.Abstract
5月7日,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尽管《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本文简称“非公经济政策36条”)已经发布,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大体已经建立,非公经济发展的有形障碍也正被着力排解,但不少非公有制企业仍然感觉面临许多体制性障碍,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具体的制度安排,二是没能在操作层面落到实处。这位负责人强调,从现实看,有规不依、滥用职权和敷衍拖沓等无形障碍在很多地方严重存在,这种无形障碍往往比有形障碍危害更大,破除非公经济发展的无形障碍,将是下一阶段改革的着力点。正如国家发改委这位负责人所言,“非公经济政策36条”尽管为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了福音,甚至一度为万众瞩目,但热潮过后人们发现,“36条”并不等同于具体制度,有了“36条”。也并不等于非公经济路途从此坦荡。有鉴于此,人们有必要认真思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具体制度问题,并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厉以宁.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连锁与特许(管理工程师). 2005;(6):12-13.
厉以宁. 不能简简地利用税收杀富济贫. 商界名家. 2005;(2):16.Abstract
中国的发展,需要中产者队伍的壮大;而中产者队伍的壮大,主要应该依靠较低收入者逐步提高他们的收入,而不是靠实行高税收,把富人降为中产者.
厉以宁. 2005经济展望. 科学决策. 2005;(5):2-7.
厉以宁. "非公有制经济36条"出台的重大意义. 北大商业评论. 2005;(3):16-18.Abstract
2005年2月22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至此,酝酿已久的"非公有制经济36条"终于面世.意见的字数虽然不多,但是从调查研究.提议、制定直至最后颁布却经过了大约2年的时间.截止到2003年,全国政协搜集到了很多民营企业家的反映,表示他们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障碍.为此,2003年政协经济委员会专门组织了一个民营经济调查组对民营经济进行调研,并任命我为组长.
厉以宁. "国退民进、民退国进"都不对. 商界名家. 2005;(4):11.Abstract
"国退民进,国进民退"这个提法都不正确,这是针对单个企业而言的,从单个企业看,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都有升有降,有起有落,企业成败是正常现象.真正应该实现的是民营经济和国有资产平行增长,因为国有企业改革后,将出现一种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将是新公有制的一种重要形式.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