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06
汤一介. 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诠释. 人民论坛. 2006;(22):4-5.AbstractPKU 
对孔孟的思想应该进行分析,一些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的思想,我们不仅应该对其阐发很清楚,而且应当给它以现代性的诠释,就是让它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汤一介. 超越旧我 开拓新我——写在《文明》杂志创刊五周年. 文明. 2006;(12):20-21.Abstract
今天我们大家相聚《文明》杂志,共同讨论关于文明的话题,同时也一起来祝贺《文明》杂志创刊五周年。21世纪是个非同寻常的世纪。伴随这个新世纪的到来,人类进入了一个文化多元、文明对话的新阶段。
2005
汤一介. 走出"中西古今"之争.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27(1):1-13.
汤一介. 重读大师——评《张申府文集》. 出版广角. 2005;(8):52-53.AbstractPKU 
《张申府文集》的出版,使我们能够对我国二十世纪的哲学家张申府先生能作更深入研究。因此,该文集的出版不仅是二十世纪现代中国哲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还是对现代中国哲学有着特殊贡献的一种哲学。
汤一介. 再谈我们为什么要编《儒藏》. 群言. 2005;(7):32-34.Abstract
我曾经写过一两篇说明我们编《儒藏》的理由,主要是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考虑的:(1)在我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并称,而自宋以来,历代王朝都编有《佛藏》、《道藏》,却始终没有把儒家思想文化的典籍文献集大成地编辑成《儒藏》,这与儒家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地位极不相称。(2)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从经典体系来看,儒家传承着的"六经",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精华,它与先秦其他各家不同,始终以自觉
汤一介. 在中欧文化交流中创建中国哲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5):29-32.Abstract
从20世纪上半叶起,西方哲学思潮大量涌入中国,中国学者尝试着从大量经典中梳理出“中国哲学”,他们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利用中国传统思想资源,构建了若干重要的现代型的“中国哲学”。但“中国哲学”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内涵,在西方哲学中很难找到相应的概念。如果“中国哲学”受制于西方哲学框架的限制,便会失去其丰富的涵义。中国哲学要对世界哲学作出贡献,必须在立足中国自身的传统,又要充分吸收和借鉴当前西方哲学的新成果来影响世界的哲学界,使“中国哲学”具有世界性的重大意义。中国哲学中的特殊的名词概念也不必套用西方哲学的名词概念,可以采用音译加注释的办法,这样才能真正保持中国哲学的丰富性及其特点。
王荣华, 汤一介, 萧兵, 季塔连科, 杜维明, 叶舒宪, 葛剑雄, 石之瑜, 林毅夫, 王赓武, et al. 世界走向中国:从汉学到中国学——2004·上海“世界中国学论坛”发言选登.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1):11-18+139.Abstract
2004年,“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各国学者从“多元视野”观照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再次构筑文化交流与对话的平台。这里选登的主要是对传统汉学(Sinology)与“中国学”(China Studies)及其关系的不同见解,以及对中国文化学术传统的较新看法。中国学脱胎于、基础于汉学并且扩及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研究,实际上是跨学科和多层面的,这渐成共识;但是,如何继承汉学传统,如何对待资料及其考据和整合,则要进一步讨论。本文据速记整理,可以窥见一些正式论文集看不到的内容。
汤一介. 论“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史. 2005;(2):5-10+78.AbstractPKU 
最近看到《科技中国》2004年11月号和12月号刊登了由该刊和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的报导和在讨论会上各位专家的发言,其中有好几位专家都讲到“天人合一”问题。本文打算就这个问题谈一些想法。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可以说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关系”问题则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董仲舒答汉武帝策问时说,他讲的是“天人相与之际”的学问;杨雄说:“圣人……和同天人之际,使之无间。”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何晏说另外一位创始者王弼是“始可与言天人之际”的哲学家。唐朝的刘禹锡对柳宗元的批评,
汤一介. 会通中西 熔铸古今——读《张申府文集》. 社会科学论坛. 2005;(10):35-41+2.CSSCI
2004
汤一介. 中国哲学发展的方向与途径-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 学术月刊. 2004;(7):5-8.PKU 
汤一介.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中国文化. 2004;(21):1-9.CSSCI
汤一介.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6):7-15.
汤一介. 走出“中西古今”之争;融会“中西古今”之学. 学术月刊. 2004;(7):5-8.AbstractPKU 
超越中国哲学合法性的问题,走出中西古今之争,应当说已是许多学者的共识。确实,真正的问题应当是厘清中国哲学究竟往哪里发展,如何发展,其发展规律是什么?其正确的方向与途径是什么?这些问题彼此关联,正有待学界进一步探索。本组笔谈的三位学者分别从不同侧面触及了这一主题,并作出了各自颇具说服力的陈述。
汤一介. 张岱年先生和《中国哲学大纲》. 群言. 2004;(7):22-24.Abstract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张岱年先生最喜欢的两句话。我想,这也是张先生为人为学的宗旨。我是在1956年才认识张先生的,到现在已有48年了。在这48年中,我们一起经过各种风风雨雨,实在是一言难尽。但
汤一介. 张岱年先生和《周易》. 周易研究. 2004;(3):3-5.Abstract
张岱年先生因病救治无效,于今年4月24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张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他在《周易》研究领域也有很深造诣,被推举为中国周易学会名誉会长、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学术总顾问,对推动当今易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多方面贡献。本期特发表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汤一介先生关于张先生的这篇纪念文章,以表达我们对张岱年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汤一介, 胡仲平. 西方学术背景下的魏晋玄学研究. 中国哲学史. 2004;(1):5-15.PKU 
汤一介. 湯用彤學術交往三則. 中国文化. 2004;(1):150-158.AbstractCSSCI
湯用彤與胡適 在《胡適日記》中多處記有胡適先生與用彤先生之來往,我在《湯用彤與胡適(一)(二)》(刊于《中國哲學史》雜志,2002年第四期)中用了一部分,這裏對未錄部分再補錄于下,并作些簡單說明。
汤一介. 我的一个读书故事. 语文世界(高中版). 2004;(5):13.
汤一介. 儒家思想与生态问题——从“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说起. 中国文化研究. 2004;(2):1-4.PKU 
汤一介. 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4;(2):12-18.Abstract
19世纪中叶以来 ,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就存在长达百多年的“中西古今”之争。但如何相互吸收、相互融合 ,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问题。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各有所长 ,而且事实证明目前中西哲学已在对话中相互吸收、相互容纳着。中国哲学因吸收了西方哲学而正从“传统”走向“现代” ;西方哲学的重要学者也都先后把目光转向中国 ,希望从独特的中国哲学中得到某些启示。而“新的轴心时代”必定是回顾其文化源头、传承文化命脉、会通古今之精华的新时代。在 2 1世纪 ,中国哲学必将在“反本开新”上 ,融会“中西古今”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新哲学体系 ,取得辉煌的成就。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