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 蔡昉, 李周.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 经济研究. 1998;(6):5-12.
Abstract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林毅夫蔡昉李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0871)(中国社会科学院100732)一、改革以来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中国从70年代末开始进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中国的经济改革,从改进激励机制和提高微观经营效率...
林毅夫, 蔡方, 李周.
中国经济改革的社会结果——转轨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 中国国情国力. 1998;(4):7-9.
Abstract一、模式的抉择:"先增长,后分配"还是"边增长,边分配"中国从70年代末开始进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这场改革从解决农村和城市的微观经营机制(人民公社和国有企业)中激励不足和效率低下出发,继而进行了资源配置的计划体制和价格机制的改革,从而推动了经济发展战略的初步转变,即逐步改变50年代开始实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国的经济改革,从改进激励机制和提高微观经营效率入手,着眼于新增资源的重新配置,基本形成了一种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
林毅夫.
中国经济改革的社会结果——转轨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 国有资产研究. 1998;(3):4-6.
Abstract在国际上,经济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是扩大还是缩小并没有定论。因为这既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又取决于实行什么样的收入分配方案。我国八十年代以来,尤其在九十年代后,对地区收入差距②拉大的讨论越来越多。为了弄清我国地区收入分配的真实情形,我们选取了...
林毅夫.
中国将来怎样养活自己──中国粮食生产回顾与前瞻(下). 中国经贸导刊. 1998;(15):9-10.
林毅夫.
再与布朗谈粮食──对布朗就世界粮食最高单产水平和中国粮食生产潜力观点的评论. 中国改革. 1998;(8):14-15.
Abstract再与布朗谈粮食对布朗就世界粮食最高单产水平和中国粮食生产潜力观点的评论林毅夫中国人口1997年是1236亿,到2030年将达16—18亿,比现在增长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基本粮食需求随之大致同比增长。中国经济预计在2030年前将保持8—10%的年均增...
林毅夫.
深化市场改革是解决当前农民问题的关键. 经济研究. 1998;(11):20-24.
Abstract从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进行的改革,至今已经整整20年。过去这20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奇迹般的增长,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起来,8亿农民对改革真是功不可没。首先,1978年底安徽凤阳的农民先是自发地,后来在省和中央领导的支持下,以...
林毅夫, 李周.
竞争、政策性负担和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8;(5):1-5.
Abstract竞争、政策性负担和国有企业改革林毅夫,蔡■,李周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若干尚未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之一。1978年末改革启动的时候,国有企业在中国工业部门的各个方面都居于绝对优势地位。经过18年的渐进转型,国有企业在中国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
林毅夫.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与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 经济科学. 1998;(2):6-9.
Abstract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与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0871)自去年以来的东南亚金融风暴,给亚洲和其他地区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经济损失近6000亿美元,这些国家按美元计算的人均收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