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2000
林毅夫, 胡书东.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挑战与机遇. 国际经济评论. 2000;(0Z3):5-9.PKU 
林毅夫.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市场. 农业经济问题. 2000;(7):2-3.PKU 
林毅夫, 刘培林. 国有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 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 2000;(36):2-13.
林毅夫. 国有股上市流通前景. 资本市场. 2000;(8):14-15.Abstract
如果从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算起,我国证券市场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历史,规模空前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目前股市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三分之一.但是,我国证券市场仍然很不完善,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上市公司的主体是由国有企业改造而来的国有控股企业,而占上市公司总股本70%左右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又不能上市流通.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这种情况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资本市场健
林毅夫. 发展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 瞭望新闻周刊. 2000;(16):32-33.
林毅夫. 发展信息产业与比较优势原则. 经济时刊. 2000;(4):30-31.
林毅夫. 多边谈判协议达成:中国农业输了面子赢了里子. 中国经济信息. 2000;(24):30-31.
林毅夫. 从经济源头理解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信息. 2000;(8):16-17.
林毅夫. 从经济源头理解可持续发展. 领导决策信息. 2000;(19):14-15.Abstract
资源被过度开采和利用的首要原因在于大家对资源都有使用权,而个人对资源的损耗、枯竭不必承担相应的成本.经济学教科书上常用的"公地的悲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公地的悲剧"说明的是资源不是个人拥有,使得个人使用资源的成本和社会所需付出的成本间有个差距,而使资源过度使用,发展变为不可持续.许
林毅夫. 比较优势运用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 上海经济研究. 2000;(9):8-12,17.AbstractPKU 
信息技术(IT)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很广,但是发展信息技术应当遵循何种原则?发展信息产业的侧重点在哪里?在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的新经济时代,按比较优势原则从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入手,然后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再进行产品、技术、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策略是否已经过时?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推广运用IT的新产业;二是IT本身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产业.当务之急是按比较优势原则选择产业,提高竞争力,增多利润、剩余和积累,加速我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同时加快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努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加快人力资本积累.
林毅夫. WTO和两岸农业的合作. 台湾农业探索. 2000;(3):2-4.
林毅夫. 1999年中国经济学研究述评. 经济研究. 2000;(11):65-75.PKU 
蔡昉, 李周, 林毅夫.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East Asian Miracl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0;(4):16-27+184.
1999
林毅夫. 展望新千年的中国经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2):72.Abstract
21世纪来临之际,中国经济已经初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型.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制约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因素是什么?为了在新的千年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发展战略的转型?
林毅夫. 展望新千年的中国经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9;(3):1-9.AbstractPKU 
从技术变迁、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本积累的角度看,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很大.中国应该有再维持30年左右快速增长的可能。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经济的周期波动,银行体系的弊病,贪污腐化孳生,国有企业的亏损,地区差距的扩大,粮食生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和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采取了渐进改革方式,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滞后于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资源配置制度的改革滞后于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革,造成经济体系内部的制度不配套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是完成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在新的一千年里,中国经济实现重新崛起的愿望,关键在于当政者能否从赶超的战略思想转变的依靠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
林毅夫. 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与经济发展. 中国改革. 1999;(8):11-13.AbstractCSSCI
编者按: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总体水平的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经济的发展不是少数几个资本密集型产业鹤立鸡群式的发展,而是所有产业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只有要素禀赋结构的提高,才可达到这个目标。一个处于落后地位的经济所要寻求的发展应该是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
林毅夫. 新农村运动与启动内需. 中国物资流通. 1999;(10):8-12.Abstract
当前如何开拓市场, 启动内需,已成为经济界人士所关注的焦点。对此, 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近日,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撰写了《新农村运动与启动内需》一文,从新的视角,提出了启动内需所应采取的举措。现本刊予以发表, 以飨读者。
林毅夫.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中国经贸导刊. 1999;(17):26-27.
林毅夫. 推行比较优势战略. 中国市场. 1999;(10):4-6.Abstract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所创造的东亚奇迹表明,除了赶超战略之外,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把这条道路总结为比较优势战略,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它们的成功经验,可以把不自觉的行为变为自觉的行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林毅夫, 蔡昉, 李周.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 1999;(5):4-20+204.AbstractPKU 
本文认为 ,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 ,除了立足于赶超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以外 ,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 ,即比较优势战略 ,这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实现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 ,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文章指出 ,实行比较优势战略要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经济职能 ,并特别表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没有必然联系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