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Year: 2013

2013
王一川. 痴爱动人定律及其他-从《大红灯笼》看民族音乐剧故事元素. 艺术百家. 2013;(3):41-45.Abstract
本文考察了中国原创民族音乐剧《大红灯笼》的剧本故事元素问题.认为四大音乐剧的成功显示出痴爱动人定律的作用,这就是只有遇挫弥坚乃至不惜牺牲自我的痴爱才足以动人.小说原著相反带有泛悲剧特点,主人公之追爱不过是追权的替代品,未能凸显痴爱动人定律.《大红灯笼》在改编中虽尽力消除小说原著的隐患,但由于在痴权与痴爱之间徘徊而面临痴权难动人的窘况.修改措施在于增强颂莲的痴爱元素,突出其追爱不成才追权的情感逻辑.当前需打造面向广大普通观众、符合痴爱动人定律、带有通俗艺术特点而又不失文化品位的民族音乐剧.如此有必要研究欧美音乐剧在剧本故事元素方面的经验教训,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略,探索中国民族音乐剧自身的独特的艺术与美学道路.
王一川. 传统人文精神砥砺与创新人才培育.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4):23-27.Abstract
文章分析文化领域创新人才素养养成与人文精神的形塑作用.认为创新人才培育应重在创新素养养成而非创新技能培育.从中外有关乘物游心、磨砖作镜、依仁游艺、想象完人的四方面思想,可以发现今天创新人才培育的传统人文精神资源.特别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这四种传统资源对当代文化创新人才培育可以起到砥砺的作用.
王一川. "天门"下的忧思-艺术学门的新挑战. 社会科学辑刊. 2013;(5):154-158.Abstract
艺术学门迎来研究与教学上的新挑战,出现了自己的学科忧思.艺术学门在研究上遭遇如下新挑战:社会影响力提升但学科实力薄弱,艺术特殊性凸显而艺术普遍性淡忘,普通艺术学独立而与部门艺术学分离,普通艺术史与部门艺术史关系成疑,部门艺术学科群的内在逻辑亟待梳理,两大视觉艺术学科之间的分离代价应予重视.艺术学门在教学上的新趋势在于:亟须建构五个一级学科教学与教材体系,根据五个一级学科设置而重新认识各部门艺术特别是音乐与舞蹈、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的艺术群特性,认真研究跨媒介艺术交融在当前艺术中的作用,分析中国当代艺术体制对艺术的构型作用,研究当前中国艺术创作新趋势,关注当代艺术批评的新格局,重视当代艺术观众在艺术生产中的新角色.认为当前跨学科背景下的跨部门艺术史比较孕育着普通艺术史,它有可能跨越部门艺术史而成为艺术学理论的新的学科生长点.对那些令人忧虑问题的正视和解决的努力程度,很大程度上会决定艺术学门的未来.
王一川. 《天机·富春山居图》影片评析:平面化艺术潮的超级标本-由《天机·富春山居图》引发的思考. 当代电影. 2013;(8):51-55.Abstract
看完《天机·富春山居图》,特别是逐一浮现出2012年年底以来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等影片中的一幕幕,先前已有的一些零散想法竟一下子连接成了一片.它们之间似乎存在有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种"家族相似"般的亲缘感,甚至好像在手拉手地交叉着;又好像是从不同山岗上倾泻而下的湍急溪流,到此突然间汇聚成一道来势汹汹、势不可挡的艺术浪潮,它的名字叫平面化电影,甚至可以更为宽泛地说,平面化艺术.
王一川. 《下海》:当代中国生活方式革命的一面镜子. 当代电视. 2013;(10):5-6.Abstract
"下海"一词,在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自有其特定的丰富内涵,例如,摆脱基于计划经济的旧体制而到市场经济下的新体制中去自由闯荡,砸碎国营企业铁饭碗而甘当"个体户"等等.看过长篇电视连续剧《下海》,我不由得对这个"下海"故事及其人物生出了共鸣,还有了进一步思考的冲动.我想到的是,"下海"难道就只是一场仅限于经济体制领域及商业领域的变革吗?这场变革难道就只是一种温和的改革吗?确实,同时下有关家庭婚恋及其幸福生活的种种作品相比,这部作品从
王一川. 《一九四二》影片评析--死地上的族群生存实验-《一九四二》中的人生境界探求. 当代电影. 2013;(1):32-36.Abstract
看完刘震云编剧、冯小刚导演的影片《一九四二》,我一时缠绕在那场沉重的苦难体验中而难以脱身,并对其特别的结尾感到兴味浓郁.如果说,整部影片可以被视为一场死地上的族群生存实验的话,那么,这个结尾及其兴味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这里主要想考察的,就是影片对这场死地上族群生存实验及其结尾的刻画,而这种刻画一旦从人生境界视角去透视,就可显示出一些深长的兴味来.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