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冬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其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贡献

Citation:

刘毅, 俞颖, 宋锴, 万子超, 陆思华, 于雪娜, 曾立民, 郭松. 德州市冬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其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贡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摘要: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火焰离子检测器(Online-GC-MS/FID)对2017年冬季山东德州大气中99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连续测量,研究了VOCs浓度和组分特征、日变化趋势、来源及其对臭氧(O3)、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的贡献。结果表明,德州大气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47.74±33.11)×10-9,烷烃占比最大,为40.66%。总VOCs及其组分表现出早晚体积分数高、中午体积分数低的日变化规律。德州大气中丙烷、丙烯、苯及甲苯和二氯甲烷分别受到液化石油气挥发、生物质燃烧、机动车排放和溶剂使用等人为源的影响。反向轨迹模型分析发现,北方内陆气团对德州VOCs体积分数具有一定贡献。烷烃、烯烃、芳香烃的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34.87±33.60)、(120.48±118.76)和(59.77±94.14)μg/m3,乙烯、丙烯、甲苯和间/对二甲苯的贡献较大。芳香烃氧化主导了SOA生成,其贡献率为93.7%,甲苯、间/对二甲苯、苯对SOA生成的贡献最大。为解决大气复合污染问题、实现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德州应重点控制甲苯、间/对二甲苯等芳香烃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