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是华北大气环境污染的高发时期,为促进学术成果向大众传播,增加公众对大气环境污染的认识和防护能力,发扬北大环境人的责任担当,11月15日晚,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北大学堂,成功举办了《十面“霾”伏——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转化》讲座。学院长聘副教授郭松担任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本次讲座于北大学堂官网、APP,以及百度、哔哩哔哩、微信视频号、微博、抖音、快手、爱奇艺和凤凰网等9个平台同步播出,各平台累计播放量超过44.2万人次。
讲座伊始,郭松副教授援引中国古诗文、西方名画,以生动幽默的方式阐释了中西方古人对“霾”的认识,引入讲座主题。郭松指出,“雾”和“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分雾和霾的关键在于含水量,一般人可以通过“太阳升起时能消散的是雾”来进行简单的区分。
在对“霾”的成因分析中,郭松副教授详细介绍了“霾”的元凶——大气气溶胶的概念,利用气溶胶相关光学原理,向观众解释了“天为什么是蓝的”、“夕阳为什么是红的”等日常生活中有趣的自然现象。 阅读更多有关 《十面“霾”伏: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转化》网络公开课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