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04
厉以宁
.
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协调发展
. 科技与企业. 2004;(2):14-16.
Abstract
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实际上有两个重要的支柱,一个是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的国有企业体制,另一个是城乡分割、工农分割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
厉以宁
.
互助合作教育提升现代经济
. 中关村. 2004;(10):39.
梁柱
.
井冈归来话传统
. 高校理论战线. 2004;(12):48-52.
刘伟
.
产权制度改革与我国企业改革
. 中国卫生. 2004;(9):36-37.
林毅夫
.
人力资本投资应向农村倾斜
. 财经. 2004;(2).
Abstract
詹姆斯·赫克曼教授细致的计量分析指出,由于政策扭曲,我中国在人力资本和物资资本投资的比例严重偏低,而且城乡之间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差距很大,富裕的农村和贫困的农村的差距更大,这种在贫困农村地区的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将使中国许多为缩小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的努力难于奏效.他认为城乡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中国在经济转型中存在的最重要
厉以宁
.
人均一千美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关键时刻
. 党政干部文摘. 2004;(2):23.
Abstract
2003年,中国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美元。世界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水平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将在四个方面出现显著变化。中国当前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迫切需要全面协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假如处理得当,中国经济就能顺利地发展上去,而如果处理不当,则"不是没
吴志攀
.
人才与发展
.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4):19-20.
Abstract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在建院20周年庆典之际,于2004年10月15日 成功举办了"创新与超越-2004中国石油高层管理论坛".17名来自著名高校的 领导、世界知名石油公司管理者、国资委所属企业的高层管理专家以"创新与超越" 为主题作了精彩的演讲.现将演讲内容摘要刊登出来,以飨读者.
林毅夫
.
什么是最优的金融体系
. 财政监督. 2004;(7):15.
热纳维耶芙·马萨-吉波, 高毅, 高暖
.
从“境地研究”到环境史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4;(2):130-136+162.
Abstract
热纳维耶芙教授认为 ,年鉴年派并非法国环境史研究的先驱 ,年鉴派研究的是“境地”而非环境史中的“环境”,但这并不是说法国没有环境史研究 ,只是因为学科分野导致分散罢了。法国环境史研究急需相关学科的整和
张维迎
.
从制度环境看中国企业成长的极限
. 企业管理. 2004;(12):12-18.
Abstract
中国的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从无到有、持续高速增长之后,可以说,现在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都面临着成长的困惑。简单地说,民营企业家都感到赚钱越来越难了,增长越来越慢了。90年代一位民营企业家总结说"稍不留神就赚钱",现在民营企业大都感觉到"一不小心就亏损"。在过去,一个企业如果运气不是特别不好,一年保
张维迎
.
从经济学角度谈激励
. CO.公司. 2004;(3):26.
Abstract
企业在用人时要注意分析其偏好,把害怕风险的人放在固定薪水的位置上, 而把愿意承担风险的人放在收入波动较大的位置上, 这样,可以使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下降。
吴志攀, 王利明
.
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发展史中我们借鉴什么
. 党建. 2004;(11):10-11.
刘伟, 许宪春, 蔡志洲
.
从长期发展战略看中国经济增长
. 管理世界. 2004;(7):6-14,28.
Abstract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9.36%的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了25年的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在这一基础上,2002年,中国又提出了在20年里使GDP再翻两番的新的长期经济增长目标.该文从中国经济与东亚经济比较、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对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影响等方面,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趋势、增长速度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梁柱
.
从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谈起
. 高校理论战线. 2004;(6):33-37.
厉以宁
.
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 北京社会科学. 2004;(4):3-12.
Abstract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人均GDP到1000美元后是个关键时刻.因此,强调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目的是,既要让经济持续发展,又要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求.文章从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城乡协调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关系、缓解就业、政府职能的转变、北京的发展等几个方面做了具体论述.
姚洋
.
以市场替代农民的公共合作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5):40-41.
Abstract
本刊在 2 0 0 4年第 1期发表了关于农民合作能力的一组笔谈 ,引起学术界较为强烈的反应。一部分学者来电告知这一选题较好 ,只是该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讨论 ;另一部分学者传来大作 ,进行商榷。本刊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参与此问题的讨论 ,使我们有了将此问题讨论推向深入的可能。在农村的经济改革推开之后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所降低 ,这是不争的事实。村民自治活动的开展 ,除了追求村庄治理的民主化、规范化目标之外 ,也试图从政治的角度来寻求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但 2 0多年的实践表明 ,农民合作的现实与制度设置的初始目标相距较远 ,农民在公共合作活动中的“马铃薯效应”体现得比较明显。在推进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 ,农民被原子化 ,以各种形式散布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成为弱势群体 ,难以合作。影响农民合作的原因是多维的、立体的。我们在谈论农民合作时 ,有两个前提认定 :第一 ,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农民生存 ,都需要合作 ,没有合作 ,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 ,农民不是没有合作能力 ,而是农民合作应在什么条件下或基础上进行 ,这会体现出不同的合作类型及其程度 ,无论是学界还是政界都不可轻视。参与这组笔谈的几位学者都是该领域研究的行家 ,他们从不同侧面对农民合作问题进行解剖 ,必定对关注三农问题的同?
文东茅
.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2):13-16.
Abstract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关于发展观的一次飞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在于以人为本,即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一切工作要以此为中心。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产物,也是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任务而做出的及时、明智的战略调整。这一新的发展观必将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产生全面、深远的影响。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工作,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给教育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因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国民的就业能力、生活能力、道德水平、文化素养,不仅是社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
张维迎
.
企业家与经理人如何建立信任
.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4;(8):16-19.
Abstract
任何一个企业要成长壮大,就要由一个随机性的机会主义的创造变成一个深思熟虑的战 略性的规划的创造,就需要由企业家控制的企业变成职业化管理的企业。
刘伟, 蔡志洲
.
企业投资风险与宏观调控
. 经济导刊. 2004;(8):12-13.
Abstract
我国现阶段的投资主体主要是企业,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承担着投资风险。在新一轮宏观调控中,民营企业受到影响最大。一旦发现问题,首先给民营资本"吃药",这好像成了一个定式。这影响的不仅是某个企业,而是政府的信誉和投资者信心。
包昌火, 谢新洲, 李艳, 张燕
.
企业竞争情报咨询活动案例分析^1)
. 情报学报. 2004;23(1):97-107.
Abstract
该文从方法论的角度,介绍了北京华门策略顾问公司为成都金珠生物科技公司开展竞争情报咨询的基本做法:从情报审计入手,评审企业情报能力和情报需求、建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分析企业竞争态势、提出企业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建议.这种思路和做法可望为开展竞争情报活动的咨询公司和工商企业提供借鉴.
Pages
« 首页
‹ 上页
…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