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04
罗艺军, 郑洞天, 郦苏元, 章柏青, 宋家玲, 黄会林, 张会军, 苗棣, 金冠军, 吕晓明, et al.
众说谢晋
. 当代电影. 2004;(1):4-11.
孙祁祥, 朱南军
.
保险功能论
. 湖南社会科学. 2004;(2):70-72.
孙祁祥
.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应该"互动与双赢"
. 银行家. 2004;(3):12.
Abstract
国务院在新近颁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基金、企业补充养老基金、商业保险资金等投入资本市场的资金比例。要培养一批诚信、守法、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使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这些政策将对保险业以及金
孙祁祥, 锁凌燕
.
保险市场开放的经验与面临的新问题
. 保险研究. 2004;(12):15-19.
Abstract
我国保险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初对外开放,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更是进入了开放的新阶段.保险业在整个产业还非常弱小、中资保险公司尚未成熟之际就迎来了来自国外发达保险公司的激烈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保险业取得可喜的成就,带来了资本与技术要素的迅速增加,促进了中国保险业体制改革的进程,促进了良好的竞争环境的形成,有效地支撑了中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但是,也存在着重"数量扩张",轻视市场细分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重"输血"轻"造血",重销售经验、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学习,轻视服务经验的借鉴等等,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提高监管能力,研究新的竞争局势带来的新的监管问题,外资保险机构进入新的经营区域问题,抵御开放可能带来的引致风险的问题.
孙祁祥, 郑伟
.
保险监管思路演进的经济学思考-兼论《保险法》的修改
. 经济评论. 2004;(3):111-114.
Abstract
保险监管对保险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在过去几年间中国保险监管思路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2002年10月<保险法>修正案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反映了过去一段时期保险监管思路的演进路径及监管思路的未来发展方向.我国保险监管思路正循着"三个统一"的方向演进.从市场调节、政府调节与道德调节的角度看,"三个统一"的保险监管思路的演进具有深远的内涵,它将为我国保险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一个合理的制度基础.
林毅夫
.
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 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 2004;(6):15-16.
Abstract
怎么利用信息化来推动以及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要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信息化的作用. 首先,应该谈到信息化跟传统产业的关系,以及怎样用信息化来推动传统产业发展.对于存货管理、零部件管理、各种人事资料管理等等,传统产业过去只能靠人来管理.现在有了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管理可以降低成本.如果要使传统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维持竞争力,就必须把各种可能的成本大量降低.可以说,信息技术给传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
吴志攀
.
信息社会中的法学教育
.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4;(4):24-27.
Abstract
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所处的时代,今天与以往的时代最不同的特点是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以及由此带动的生命科学、纳米技术和认知科学的发展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为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如果我们的法学教育能够抓住这个机遇,迎接时代的挑战,就能站在新的起点上发展,我国的法学教育就有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的法学教育.
厉以宁
.
做一个新时期的创业者
. 煤炭企业管理. 2004;(12):14-15.
汤一介
.
儒家思想与生态问题——从“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说起
. 中国文化研究. 2004;(2):1-4.
梁柱
.
先驱者的历史功绩与历史评价
. 政协天地. 2004;(3):28-29.
Abstract
严复是在戊戌维新时期走上历史舞台的.他适应了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要求,以炽热的爱国激情,把救亡与启蒙、爱国主义与民主主义思想紧密地结合起来.作为民主启蒙的最初倡导者,他把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严复成为近代中国民主运动的先驱者,不是偶然的.他旧学深沉,又接受过比较系统的新式教育,特别是有过留学英国的经历.他在欧洲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政治学术思想,如亚当?斯密、孟德斯鸠、卢梭、边沁、穆勒、赫胥黎、斯宾塞等人的学说,尤为推崇达尔文的进化论.这种比较扎实的西学基础,为日后在中国传播西学、倡导民主思想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严复回国后,受到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强烈震撼,投身到变法维新运动中去,著书立说,要求变革救亡,从而开始了他人生的真正转折.
林毅夫
.
入世与中国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
. 农业经济问题. 2004;(1):32-33.
Abstract
近几年,中国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在国内外都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农村问题是中国当前最需要解决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而加入WTO对中国农民收入增加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能够达成禁止将粮食作为武器的协议,中国粮食进口数量将会大量地增加,而其他土地比较稀缺的国家进口粮食的数量也会大量地增加.
林毅夫
.
入世与中国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
. 经济研究参考. 2004;(23):28-29.
裘锡圭
.
关于“异泉”或可读为“当泉”的一点意见
. 中国钱币. 2004;(4):11.
厉以宁
.
关于民营经济的几个问题
. 经济学动态. 2004;(8):15-16.
Abstract
一、民营经济和国有资产的关系以前我们考察问题都讲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的关系、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关系,分析方法不一定对。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民营经济和国有资产的关系。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国有资产,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国有资产不断增值。这从三
林毅夫
.
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对话
. 东岳论丛. 2004;(5):5-30.
Abstract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 ,在长期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中 ,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其精到的研究。在经济学方法论上他提倡要侧重于经济学理论的接受、摒弃和创新方法与原则的探讨。在本次访谈中 ,林毅夫先生对如何对待西方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经济实际结合、科学的经济理论应具备哪些特征、关于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的应用、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任感等问题做了精彩的回答 ,显示出其对经济学研究的智慧和真知灼见。本刊特将“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对话”全文发表 ,以飨读者
严家炎
.
再谈金庸小说与文学革命
. 唐都学刊. 2004;(2):1-6.
Abstract
金庸的武侠小说大大提高了武侠小说作品的思想、文化、艺术品位,使近代武侠小说第一次进入文学的宫殿,可以说是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但金庸并不能称为文学革命家,事实上也从无此种称谓.
严家炎
.
再谈金庸小说与文学革命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1):5-10.
Abstract
文章运用诸多文学史史料,从对传统武侠观念的改造,对传统创作方法的革新,文化含量和艺术借鉴方面,说明金庸小说是"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并辨析了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认识.
林毅夫
.
农民与现代化(笔谈)-有关当前农村政策的几点意见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43(6):32-35.
Abstract
我国的三农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用了很大篇幅讨论三农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很高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张维迎
.
利润来自责任
. 光彩. 2004;(3):26-27.
林毅夫
.
制定"十一五"计划应考虑的十个战略问题
. 宏观经济研究. 2004;(1):11-14,34.
Pages
« 首页
‹ 上页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