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1990
陈跃红. “活句”与“死句”——道家美学的语言策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4):37-41+88.Abstract
历史上儒道两家的关系,多是儒家唱主角而道家演配角。所谓“儒道互补”,往往是儒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依现实社会之需要而以道补儒,即因着道家的思想来修正、调整、补充、扩展自身。儒家之“在朝”与道家之“在野”,主宾关系历来比较清楚。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则不然,道
1987
陈跃红. 形式·地域意识. 山花. 1987;(4):65-66.Abstract
(一) 至少在本省文学界,艺术形式和技巧问题,至今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和处于前锋地位的美术家对话时,擅长滔滔不绝大谈人生经验与创作关系的评论家往往会遭到艺术家的白眼,如果你试图诠释美术作品的社会内容,他会转过背去,奉送你一个背影。在美术家而言,只有线条,色块、透视、构图、时间、空间的意味,才更
陈跃红. 美学的未来在中国——周来祥教授谈美学的现状与前景.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2):76+75.Abstract
一九八七年四月七日下午,著名美学家、山东大学周来祥教授来我院作学术报告。周教授在报告中就中外美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前景,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关于美的本质问题。周教授认为,过去国内各家的意见,无论是主观说、客观说、主客观统一说,或者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说等,在思维模式上都是囿于对象自身,属对象型。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进展和现代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要在美的本质问题研究上有所
1986
陈跃红. 青春的困惑——姚晓英的小说与文学中的启悟主题. 山花. 1986;(6):71-72.Abstract
现在就要对姚晓英的创作谈点什么,恐怕还为时尚早,“小荷才露尖尖角”嘛。但是,案头摆着她的不多的几篇作品,又明明在诱使你说点什么。姚晓英本人是青年,她笔下的人物也总是青年、失学的青年、失恋的青年,失意的青年……。我们当然不想去纠缠题材和作品的表层社会意义之间契合与否这类问题,作品自身已经形象地告诉了读者。这里所要涉及的是联系着作者和作品之间的某些共相。是她那些不相干的题材意义后面的内在普遍联系,它既可能是作者创作的潜在动因,也是其作品的深层内涵,不管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