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现代学术与教育之道——访中文系陈跃红教授(五)

十月 26, 2015

五、招生制度改革: 改变应试教育的第一切入点

记者:您还在学校招生委员会、学校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担任重要工作,在北大的新生选拔与招生改革上,做了不少努力,获得过北大招生30年特别贡献奖。特别是2010年,您和十一位教授联名倡议招生制度改革,反响很大。您能否详细阐述一下高校招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方向与思路?

陈老师:不客气地说,我们目前招生遇到的问题严重程度,已足以构成对整个高等教育的本体损害。比如愈演愈烈的生源大战,使得高校不是去招学生,而是在求高分学生,后者往往待价而沽。高校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游说、抢夺所谓“优秀生源”。高校往往要许诺奖学金、专业选择便利、出国培养经历等等条件,而中学与家长也拿孩子的成绩与高校谈判,以获取最大的利益。事实上,如果一个中学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多了,对他们的声誉与利益都有极大的好处,所以中学就会利用高分学生,特别是“高考状元”来作文章。比如中学会说,“好学生”可以给你,但要搭配几个差一点的学生,还有大学夏令营、冬令营等与自主招生有关的名额也要增加。这样招学生如同买学生,学生成了商品。这加剧了“应试教育”的恶性竞争,而高校也只能按高考分数划线,无法选择真正符合自己培养理念的优秀学生。

现代学术与教育之道——访中文系陈跃红教授(四)

十月 26, 2015

四、教育教学:趣味性与严要求

记者:您能否介绍一下您自己从事“比较文学”教学的经验?如何将现代学术思想落实到教学工作中?

陈老师:我一直认为必须正视目前中文教育存在的模式化弊端,实现多元化、个性化和经典文本研讨化的教学。我教学工作的主要特点是突出经典文本的阅读,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批判能力、方法论修养和外国语学习。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的研究生课程都是小课,学生不超过十二个人,全是域外的文本、翻译的文本和本土文本的联合教学。学生所有的课程都是研讨为主,在我的课程中,选题评议、文本细读考核、报告范式要求,发言次数和时间、讨论次数和教师评议都是有规定的,有做报告的具体要求,有选题论证及可行性讨论。这样的课程设计与要求,可以保证学生的阅读量,避免了现在有些老师开参考书目而学生不读的现象。每年我的研究生研讨课,效果都很好,大约一半的学生论文最后都能进入期刊发表,或参加重要的国内国际会议等。

记者:对于本科生的大课,您在教学上如何设计?

现代学术与教育之道——访中文系陈跃红教授(三)

十月 26, 2015

三、通识教育: 什么是“通识”的思想、方法和人才思路

记者:“跨学科”研究,反映到教学上,一定程度上就是“通识教育”,这也已被国内许多高校所重视。但我感觉好多“通识课程”只是一个科普性介绍,好多学生也只是为了拿学分而学,这与国外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课程理念差距甚远。“通识教育”是否也应该有一定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

现代学术与教育之道——访中文系陈跃红教授(二)

九月 8, 2015

二、“比较”的真谛:打通学科壁垒

记者:前面您提到中文系的发展要有国际视野,这一定与您的“比较文学”专业训练密切相关。下面想请您从专业角度谈一谈治学思路。比较文学会涉及两种以上语言、文化、学科的原始典籍,传统和理论的比较与对话,比通常意义上的文学研究似乎要求更高。

陈老师:这里所说的“比较”不是一般认识论上的比较,而是学科方法论上的比较、对话和阐释。一般认识论的比较是人天生的、直觉性的,比如大小、多少、长短、男女、老少,甜咸等等,这种比较很容易,只是类的区分。本体论和认识论结构意义上的比较是通过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不同事物间如何打通连接,共存共生进而发展创造新的事物。具体到比较文学研究,要深入到文化的内层,比如审美观、生存观、信仰、风俗、价值观等等,要揭示不同文化现象的源流和生长、演化规律。实际上“比较”已成为一种成熟的现代学术方法,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学科,像比较心理学、比较经济学、比较语言学、比较文学,比较社会学,比较考古学、比较政治学等等。可以说,比较和对话,是今天二十一世纪全球化时代学术研究的一种方法宿命。

记者:按您的解释,我觉得“比较文学”的思路非常切合目前中国的文化发展与文化自觉性的要求。

现代学术与教育之道——访中文系陈跃红教授(一)

九月 8, 2015

编者按:陈跃红教授是一位非常有实干精神的学者,他精力充沛、思维敏锐,具有多学科的现代学术思想与眼光。陈教授做事讲究方法与策略,在现实条件的限制下,能克服各种困难,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在学术研究、教学、管理工作上都游刃有余,卓有建树。陈教授现任北大中文系系主任,他在大学教育的许多关键问题上有丰富的经验与思考,对现代学术的发展方向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有深刻的理解,他的意见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我的学术之路:向着梦想前进

记者:陈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您是1977年上的大学,77级大学生很多都有自己传奇的经历。您能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求学过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