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术与教育之道——访中文系陈跃红教授(三)

十月 26, 2015

三、通识教育: 什么是“通识”的思想、方法和人才思路

记者:“跨学科”研究,反映到教学上,一定程度上就是“通识教育”,这也已被国内许多高校所重视。但我感觉好多“通识课程”只是一个科普性介绍,好多学生也只是为了拿学分而学,这与国外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课程理念差距甚远。“通识教育”是否也应该有一定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

陈老师:的确是这样。我们现在提倡“通识教育”,但什么是“通识教育”,要怎么才能“通识”,理念、方法、步骤是什么?我觉得这些基本问题还没搞清楚。不是说学几门其它专门的课程就算“通识教育”了。学这些课程对本专业的研究、将来的发展有什么帮助?“通识教育”首先是对老师的要求,只有老师有了“通识”的思想意识、方法实践,才能去引导学生“通识”,否则除了学分上“好看”,没有什么积极作用,想想我们今天现有的师资队伍,真正具有通识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的有多少?再比如我们实行多年的双学位制度,它的目的是什么?效果怎么样?我们要研究清楚,不能照搬外面的理论直接套用,要把理念问题、方法问题搞清楚了,你才知道为什么做,以及怎么去做。我们要改变中学造成的模式化、机械化的思维方式,要给学生提供重要经典的文本细读,引导学生创新性、批判性思维的路径和方法论培养,尤其是在当前中学教育千篇一律,知识刻板化,模式化、不重视创新性、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环境下,这样的通识教育更显得重要。

通识教育不能理解为普及教育和非主课的补充,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学生缺歌剧补歌剧,缺电影补电影,其实现在的网络、媒体、视频课,早就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超越单一学科的教学,夯实学生的学术知识结构,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打开学习思路,培养或提高创新思维与研究能力。

记者:具体“通识教育”应该有哪些内容,如何实施?

陈老师:通识教育的内容,我认为有四个主要方面:第一要有经典细读。所读内容不是以学科来划分,也就是说教学内容本身就应该是“通识”的。现在的“通识教育”不过是让学生学一些不同学科的课程,本质上还是学科教育。“通识课”应选择文学、历史、哲学或思想史、科技史、方法论等方面的经典著作,而且应该是全校的必修课程,这样才能达到“通识”的目的。第二,设立几门训练批判性思维的课程。要改变学生单一的模式化的思维习惯、机械辩证法的简单逻辑方式等,培养学生学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第三,开设普遍科学方法论的课程。方法论不同于学术规范,也不是处理问题的所谓技巧,方法论要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认识研究对象,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理论视角理解问题,学会多元参照、整体性关照,掌握具有学科普遍性意义的理论与方法。第四,重视语言学习。语言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阶段要把语言教学上升到重要的地位,包括本土语言和外国语,其重要性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无论人文、社科,还是理工、医学等,都面临国际化的挑战,必须为将来世界性的学术时代做准备。

我们目前的所谓通识课程,可谓五花八门,但总体上是重形式轻内容,实行的还是分科课程模式,没有共同的经典阅读训练、方法论修养、批判意识和语言能力的课程。实际上目前很多“通识”课程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课下自学了解。

记者:如您所说,这样的“通识教育”需要老师有“通识”的思想,跨学科的研究经验。

陈老师:所以学校要从下大工夫培养青年教师开始,让老师达到“通识教育”所需要的教学能力、方法、知识结构。我主张学校要有制度保证新教师任职以后,进行一个系列的培训过程,重点是教学思想与教学能力,不要很快就进入争取职称的程序。比如建立一个上岗准入制度,新教师入职以后,进行半年左右的一个真正的超跨越所有学科的通识教育。现代教育的理念方法不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任何人也不能轻易掌握、运用自如。如果北大每年新入职的教师都经历这样一次严谨的训练,有一流的教授带着他们,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根本性的提高。

除了老师的因素,我认为北大通识课的结构体系不清晰,通识课的目的设定似乎也有问题,究竟是要General Education,还是Art Education,或是Humility Education?全人教育还是为了一个专业准备的教育? 由于教育的思路不清晰,学生就不能正确领会和采取正确的态度,比如很多同学是选修学分相对好拿的课程,选修内容好玩的课,这也使“通识教育”流于形式。

记者:除了“通识教育”,目前“小班教学”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改革方向,您有什么看法?

陈老师:“小班教学”的主要问题也是师资。小班教学,实际上就是研讨课。但很多老师认为研讨课就是发几本书,让学生自己读,然后讨论。有的老师对如何组织讨论,提什么问题能引导学生兴趣、启发学术思路等并不清楚,这样的“研讨”效果有限。

小班教学,尤其本科生的基础课一定要进行精心设计,不是大家围着桌子坐起来就可以。教师主讲,引进讲座,学生选题,选题论证,教师审查,学生报告,课上讨论,教师提问、点评,最后论文,这些环节都要有讲究。一个大学生在四年的时间里如果经过了五六个这样的课程,他的学习与研究能力就比较强了。

我们现在有挑战杯、校长项目等。学生拿了项目,但怎么做没有具体要求和指导,这就达不到学术训练与社会实践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