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林毅夫.
须按比较优势发展经济. 经理人内参. 2007;(6).
Abstract在本期专家观点栏目中,两位专家分别对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进行了论述.林毅夫认为,当前中国不和谐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穷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增加较慢.因此,为了让穷人充分就业,最关键的是必须按照中国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另外,针对目前社会各界把解决分配不均问题的期望过多地寄托在个税改革上,李稻葵认为这是一种误读.
林毅夫.
新农村建设不一定拆旧建新. 新世纪领导者. 2007;(7):12.
Abstract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地区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新村建设,要农民拆掉旧房子、盖新房子.我们知道,房子不是公共产品,如果把新农村建设引向为新村庄建设,会增加农民的负担,给农民带来伤害,这是应该避免的.
林毅夫.
新农村建设与中国广告业的蓝海战略. 广告大观(综合版). 2007;(7):23-25.
Abstract作为曾经为新农村建设摇旗呐喊的学者,看到中国广告人在中国广告趋势论坛这样盛大年会上,把新农村建设跟广告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我
林毅夫.
新农村建设给中国广告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07;(3):4-7.
Abstract加强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方略.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作者从新农村建设政策提出的背景入手,分析了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之后,我国国民经济所呈现出的格局,并进一步探讨了新农村建设政策给中国的广告业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林毅夫.
新范式下的现代经济学. 中国金融. 2007;(9):81-82.
Abstract《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文集》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件值得我国经济学界庆祝的好事,尤其是希望通过学习现代经济学来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学子们都应该为此感到高兴。这套文集不仅让我国的经济学界有机会较为系统地了解一位当代经济学大师的贡献,
林毅夫.
现有理论尚难解释中国"奇迹". 人民论坛. 2007;(13):24-26.
Abstract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出现了许多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给了我国的经济学家许多理论创新的机会
林毅夫.
我国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 科技与企业. 2007;(4).
Abstract一个国家的服务业发展水平不仅与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息息相关,而且还影响着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情况.当前,我国服务业中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林毅夫.
收入差距扩大症结在改革. 经济前沿. 2007;(10):4-7.
Abstract当前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投资过热,消费相对不足;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双盈余";城乡差距扩大;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有些是改革不到位的问题,有些是发展中的问题,有些则是激励机制和法制的问题.该文提出治理宏观经济问题的思路:针对当前国民经济存在的问题,应适时利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手段,对信贷、投资、物价、贸易进行必要的管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同时,应利用当前国民经济环境比较宽松的有利时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结构性、体制性问题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林毅夫.
如何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 中国煤炭工业. 2007;(11):16-17.
Abstract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呈现出增长较快、质量效益提高、结构协调性增强、群众实惠增多的良好发展态势。但同时要看到,我国经济也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外贸顺差过大和
林毅夫.
内外失衡条件下的政策选择. 中国发展观察. 2007;(8):18-22.
Abstract改革开放以来的28年,我国取得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7.2%的速度,到2006年底,我国的经济规模已经是全球第四、对外贸易总量全球第三、吸引的外资全球第二、外汇储备全球第一,其间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30.7%,降为2006年的2.3%,
林毅夫.
农业产业化与"山东经验". 中国城乡桥. 2007;(9):14-15.
Abstract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在1978年和1984年间,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农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7.9%,种植业达到5.9%,粮食增产
林毅夫.
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华夏星火. 2007;(2):74-75.
Abstract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农村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一号文件以此为主题,把农村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行动纲领.近几年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农"问题所以成为社会
林毅夫, 苏剑.
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 管理世界. 2007;(11):5-13.
Abstract一个经济的目标增长方式是使得该经济的生产成本最小化的增长方式,这一增长方式是由该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我国的目标增长方式应当是能够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势的增长方式,而不是利用不具优势的资本密集增长方式,也不必然是以自主研发来促进生产率提高的增长方式.一个经济的实际经济增长方式取决于企业的行为,因为经济增长是由企业实现的,而企业是在一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做决策的,这个宏观经济环境的最根本特征就是要素价格体系,因此,一个经济的实际经济增长方式最终取决于该经济的要素价格体系,有什么样的要素价格体系,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最近几十年来资本和土地密集型的增长就是我国长期采用低利率、低土地价格、低能源价格、低原材料价格的政策的必然结果.因此,要转换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首先要改变我国的目标增长方式;其次是进行要素价格体系和其他方面的改革,使得企业实际支付的要素价格体系符合我国的要素禀赋结构,从而使企业的最优化尽量接近整个经济的最优化.
林毅夫.
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4):5-22.
Abstract技术的不断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工业革命以前,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在以经验为基础的技术发明方式方面占有优势,这是其经济长期领先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后,由于科举制度的阻碍而未能及时实现向以科学与实验为基础的发明方式的转变,中国和西方的技术、经济差距迅速扩大.为赶超发达国家,新中国选择了违反当时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试图在资本极端稀缺的条件下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工业,导致优先发展部门中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缺乏自生能力,并以价格扭曲、资源计划配置等来保护补贴这些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奇迹般的快速增长,然而双轨制的渐进改革使得原有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之间出现某些制度的不配套,导致经济的周期波动、金融体系的脆弱以及收入分配的恶化等诸多问题.只有完成传统赶超部门内缺乏自生能力企业的改革,消除计划体制中各种制度扭曲存在的原因,中国才能全面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并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使经济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林毅夫.
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衰落. 书摘. 2007;(12):8-9.
Abstract根据麦迪森的估计,在公元1世纪,中国的汉朝和欧洲的罗马帝国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基本一致,而且直到1820年,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GDP总量仍占世界份额的32.4%。
林毅夫.
林毅夫:放弃"西天取经" 创新中国经济学. 创新科技. 2007;(10):5-6.
Abstract林毅夫认为,中国本身的衰弱和发达国家富强的反差,使中国的学生一心抱着"西天取经"的态度来学习现代经济学,希望学得"真经"帮助中国重新富强起来.问题是取回的经即使是"真经"也不见得适用,而且,仔细想想的话,绝大多数的经可能都不适用.
林毅夫.
今后中国物价将持续保持高水平. 中华会计学习. 2007;(10):5.
Abstract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刚刚公布的八月份CPI数据在意料之中,今后这几年,我国的物价将会持续保持高水平.因为前几年产能过剩的情形、通货紧缩的情况经过消化、吸收以及政府的产业调整等等,逐渐退去.
陈刚, 林毅夫, 屈建民, 金定海, 何吉伦, 樊剑修, 邓超明.
互动对话一. 广告大观(综合版). 2007;(7):26-29.
Abstract主持人:新农村在未来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广告业一定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利用广告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也利用新农村
林毅夫.
和谐发展釜底抽薪之策. 财经. 2007;(4).
Abstract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中国的发展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这主要表现为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拉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环境压力加剧等等.在这种状况之下,注重和谐发展是很有针对性的.
龚刚, 林毅夫.
过度反应:中国经济"缩长"之解释. 经济研究. 2007;(4):53-66.
Abstract"缩长"曾使国内外学者感到困惑.该文中我们将采用一个离散型动态模型来研究这一商业周期现象.我们发现当经济具有高增长的稳定状态时,一个过度的投资冲击将使"缩长"成为可能.这种解释符合中国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在最近一段时间所体现出的序列波动.而稳定状态下的高增长则可以被中国目前的体制环境所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