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04
林毅夫. 什么是最优的金融体系. 财政监督. 2004;(7):15.
林毅夫. 人力资本投资应向农村倾斜. 财经. 2004;(2).Abstract
詹姆斯·赫克曼教授细致的计量分析指出,由于政策扭曲,我中国在人力资本和物资资本投资的比例严重偏低,而且城乡之间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差距很大,富裕的农村和贫困的农村的差距更大,这种在贫困农村地区的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将使中国许多为缩小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的努力难于奏效.他认为城乡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是中国在经济转型中存在的最重要
林毅夫. 入世与中国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 农业经济问题. 2004;(1):32-33.Abstract
近几年,中国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在国内外都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农村问题是中国当前最需要解决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而加入WTO对中国农民收入增加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能够达成禁止将粮食作为武器的协议,中国粮食进口数量将会大量地增加,而其他土地比较稀缺的国家进口粮食的数量也会大量地增加.
林毅夫. 入世与中国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 经济研究参考. 2004;(23):28-29.
林毅夫. 贫困、增长与平等:中国的经验和挑战. 价格与市场. 2004;(9):28-29.Abstract
一、世界贫困的现况: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现在世界人口大约有60亿。如果把贫困线定在每天每人两美元的标准,全世界还有28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也就是说全世界47%的人是贫困人口。即使把标准降低到每天1美元,那么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全世界也还有12亿贫困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0%。由于贫困,在低收入国家有很多儿童营养不良。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低收入国家,5岁以下的儿
林毅夫. 贫困、增长与平等:中国的经验和挑战. 中国国情国力. 2004;(8):4-5.Abstract
一.世界贫困的现况: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现在世界人口大约有60亿。如果把贫困线定在每天每人两美元的标准,全世界还有28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也就是说全世界47%的人是贫困人口。即使把标准降低到一天一美元,那么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全世界也还有12亿贫困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0%。由于贫困,在低收入国家有很多儿童营养不良。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低收入国家,五岁以下的儿童有50%营养不良;由于营养不良,低收入国家的儿童有20%活不到5岁。这是一个很严峻的事实,但是,产生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遗憾,因为实际上现代的社会是有能力解决贫穷和营养问题的。根据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在公元1000年到1820年期
林毅夫. 农民与现代化(笔谈)-有关当前农村政策的几点意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43(6):32-35.Abstract
我国的三农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用了很大篇幅讨论三农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很高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林毅夫. 贫困、增长与平等:中国的经验和挑战. 江淮. 2004;(8):22-23.Abstract
一、世界贫困现况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现在世界人口大约有60亿.如果把贫困线定在每天每人两美元的标准,全世界还有28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也就是说,全世界47%的人是贫困人口.即使把标准降低到一天一美元,那么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全世界也还有12亿贫困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0%.由于贫困,在低收入国家有很多儿童营养不良.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低收入国家,五岁以下的儿童有50%营养
林毅夫, 刘明兴. 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 经济研究. 2004;(7):48-58.Abstract
企业技术结构的选择取决于相应的要素投入结构,而企业的要素投入结构只有与本地的禀赋结构相吻合,才能在技术结构选择上实现成本极小化的目的,进而实现持续的增长和发展.因此,一国工业的发展战略能否充分利用本地的比较优势将决定其长期绩效.发展中国家欲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的目标,就应当采取遵循本国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该文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政府在发展战略上的转变是近20多年来工业化成功的关键.无论是国有工业,还是非国有工业,无论是农村工业,还是城市工业,其发展均要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
林毅夫. 局部投资过热需要及时治理. 湖南地税. 2004;(5):1.Abstract
一个国家在出现通货紧缩时,国民经济通常非常疲软,我国在1998年出现通货紧缩的基本格局并未有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去年国民经济却出现了增长加速的情形,究其原因在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突然从1998年至2002年间的年均11.8%提高到26.7%,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真实的投资增长率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房地产,汽车项目投资增长,以及由此两个项目的投资增长带动的钢铁,
林毅夫. 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复兴. 经理人内参. 2004;(20):32-33.Abstract
在80年代有一部名噪一时的电视系列片《河殇》,其中把中国的文明称为黄色的文明,把西方的文明称为蓝色的文明:认为黄色的文明是内向的、保守的,而蓝色的文明是外向的、开放的、积极的
林毅夫. 金融一体化和亚洲金融危机. 金融经济. 2004;(10):15-16.
林毅夫.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教育、转移农村人口. 职业技术教育. 2004;(9):31-35.
林毅夫. 解读中国经济没有任何现成模式. 红旗文稿. 2004;(1):6-9.Abstract
过去25年高增长究竟怎么看我个人喜欢历史,现在和过去是高度相关的.要了解中国的未来,首先要了解中国的过去,当然太久远的过去,谈起来时间会太多,我就谈一个比较近的过去,过去的25年,以及过去的5年.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小故事. 1987年.在美国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回到北京.我是国内第一个从欧美拿到社会科
林毅夫. 建立全国统一农产品大市场. 农村工作通讯. 2004;(1):35.Abstract
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政府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跨地区的农产品交易必须有对市场价格差异敏感、有强烈利益动机的中间商来推动.市场才会灵活有效.政府应该改革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流通体制,积极开放、鼓励、支持民营的粮商和各种农产品的中间商的进入,开展市场竞争.其次,需要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市场交易的硬件,如农产品集散市场、交通、通讯、金融等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跨地区的商品和要素流通的
林毅夫, 董先安, 殷韦. 技术选择、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 财经问题研究. 2004;(6):3-10.Abstract
LIN(1994,1996A,B,1999,2001)的技术选择假说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由其要素禀赋结构内生决定的.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所采取的发展战略如背离了最优的技术选择将影响该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及是否能够向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收敛.该文构建了一个增长函数,除技术选择外,还同时考虑地理位置、政府质量等因素在长期内对各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我们用跨国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估计,检验影响长期TFP差异的各种假说,结果支持LIN的技术选择假说、SACHS ET AL.(1995,1999)的地理位置假说,但结果未支持政府质量假说.
丁然, 林毅夫, 许小年, 易宪容. 过热经济如何软着陆. 中国经济周刊. 2004;(20):18-21.Abstract
针对目前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近日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同时推出了《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目前造成经济过热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让中国经济尽量避免硬着陆而顺利软着陆?
林毅夫. 毫不动摇地发展民营经济.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4;(5):26.
林毅夫. 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对话. 东岳论丛. 2004;(5):5-30.Abstract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 ,在长期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中 ,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其精到的研究。在经济学方法论上他提倡要侧重于经济学理论的接受、摒弃和创新方法与原则的探讨。在本次访谈中 ,林毅夫先生对如何对待西方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经济实际结合、科学的经济理论应具备哪些特征、关于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的应用、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任感等问题做了精彩的回答 ,显示出其对经济学研究的智慧和真知灼见。本刊特将“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对话”全文发表 ,以飨读者
林毅夫. 发展阶段、风险特征与金融创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3):4.Abstract
自 2 0世纪中叶以来 ,全球经济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不断增长 ,但这种增长未必能够保证更多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同时增长也带来了新的宏观经济风险 ,这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处于波动状态之中。我国也正在经历着一场快速的变革 ,经济的长期发展轨道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并不比其他国家小 ,现有的经济体系在未来的发展中存在着许多可能的选择方向 ,其中金融制度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来应对潜在的宏观经济风险 ,需要我们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全新的思考。今年春天 ,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希勒教授 ,在他的新书《金融新秩序——管理 2 1世纪的风险》中文版面世之际来到中国 ,与吴敬琏、林毅夫、谢平、李剑阁、张维迎、汤敏、许小年、陈雨露、陈志武、王江等国内外经济界著名学者齐聚一堂 ,共同探讨金融创新与宏观经济风险问题。希勒教授在新书中所提出的金融创新能否为中国提供重要的启示 ?在我国金融改革的关键时期 ,能否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进行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市场的建设 ,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 ,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融入世界先进金融体系的过程中 ,我国应该怎样建立更为坚实的金融基础设施平台 ,才能实现与迈入大国经济相称的金融进步 ?学者们围绕这些问题分别作了精彩演讲。这次研讨?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