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10
辛国安, 李翠玲, 耿超锋, 陆焱, 杨艳萍, 郭建宁. 全球化视野下的国家文化安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0;(1):79-86.Abstract
求解文化安全问题不可能从文化内部解题,而必须从文化之外去寻求。文化一旦被国家所代言,那么其性质也就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交流和融合退居次要位置,维护国家利益成为其本质要求。这一变化将国家文化与一般文化区分开来,并为国家文化成为一个独立的范畴提供足够的依据,由此,国家文化成为一个自成体系的概念系统。国家文化安全的实质就是国家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传统民族文化、外来文化、国家主流文化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林毅夫. 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大挑战是发达国家产能过剩. IT时代周刊. 2010;(21):20.Abstract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的根基还不牢靠.我认为,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危机的主要根源是在金融领域,金融危机爆发后,问题主要根源是在实体经济部门,实体经济部门产能过剩还相当普遍和严重.对于发达国家,即使有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刺激以及中国快速发展所创造的外部需求,但到2010年6月,发达国家的产能使用和工业生产比2008年还要低12个百分点.
李广建, 乔建忠. 全自动生成网页信息抽取包装器的主要技术方法研究.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1):100-104.Abstract
网页信息抽取包装器的生成方法很多,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手工、半自动和全自动三类,该文旨在研究全自动生成网页信息抽取包装器的主要技术方法,首先构建了对应的分类体系;其次对近年来主流的15种包装器生成技术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分类比较;最后提出5点发展趋势.
厉以宁. 六件事决定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走向.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0;(1):37.Abstract
@@ 要了解今后十年中国的经济动向,就必须了解现在或十年内经济方面会有哪些大事.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8年6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对中国的意义非常深远.
厉以宁. 关于国家外汇储备安全的思考. 财经界. 2010;(2):7-9.Abstract
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如果出现了安全问题,大体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外汇收支连续出现赤字,以致外汇储备大幅度下降;二是所持有的外汇储备不断贬值,外汇储备的价值减少了。所以,要保证国家外汇储备的安全,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双管齐下。
厉以宁.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安全问题的思考. 中国流通经济. 2010;24(4):4-7.Abstract
本文认为,一国外汇储备出现安全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外汇收支连续赤字,以致外汇储备大幅下降;二是所持有的外汇储备不断贬值,导致外汇储备价值降低.要保证我国外汇储备安全,必须双管齐下.第一,加强自主创新,抓紧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环保产业等方面寻求新突破,提高我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同时大力发展旅游等服务业,创造更适于外资进入的投资环境,防止民间资本非正常性地大量外流,以保证国际贸易收支平衡,保证外汇储备不至于大幅下降.第二,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增加外汇黄金储备和外汇资产储备,利用外汇储备作为信贷资金对外贷款,带动产品出口、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带动国内经济,利用外币进口先进设备、短缺原材料和燃料,进行海外投资,藏汇于民,以保证外汇储备保值增值.此外,还应进一步研究如何消除人民币小步升值、缓慢升值的不利影响,如何建立符合新型发展中国家现状的、合理的外汇储备量标准,怎样建立外汇储备安全预警机制等问题,加强对与我国联系较多的国家币值变动趋势和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
严文明. 关于聚落考古的方法问题. 中原文物. 2010;(2):19-22,35.Abstract
所谓聚落考古,就是以聚落为对象,研究其具体形态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形态,进而研究聚落形态的演变所反映的社会形态的发展轨迹.聚落考古往往要与环境考古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讲的聚落形态不是遗址形态.在聚落形态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它所反映的社会面貌或社会组织结构也应当没有本质的改变.有些聚落中的遗迹保存得比较好,不但可以进行功能区的划分,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各功能区乃至单体建筑之间的联系,借以复原当时的社会.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据地层关系和文化分期难以达到目的,还需要引入地面的概念,要设法揭示完整的地面.聚落调查的目的不仅是要了解有没有遗址,也不仅仅是了解遗址中有哪几个时期的东西.从聚落考古的要求来说,至少要了解遗址中是单一文化期的聚落,还是有几个时期不同范围的聚落.
国家信息中心课题组, 厉以宁, 蒙代尔, 蒲宇飞. 典型案例分析. 经济研究参考. 2010;(15):18-22.Abstract
近年来,成都市以"三轴三阶梯"为发展主线,以城乡统筹为战略导向,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重点,在投资体制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城乡产业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和典型意义.
张维迎. 内需关键在企业家. 三联竞争力. 2010;(11):13.
蔡洪滨. 农业保险和经济发展——来自随机自然实验的证据. 上海经济. 2010;(7):12-13.Abstract
农村金融对发展非常重要。农民要增加收入,就要投资于产出更高的活动,但他们却很难从传统的金融渠道融资。最近,尤努斯在孟加拉开办的小额贷款银行掀起了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农村金融的浪潮。经济学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证上也都密切关注这个问题。
文东茅, 陆骄, 王友航. 出国学习还是校本国际化?-大学生国际化素质培养的战略选择.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1):17-26,188.Abstract
出国学习和利用校内资源"校本国际化"是促进学生国际化素质发展的两种主要选择.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学的案例研究发现,出国学习对于学生国际化相关素质的发展确实更有效,但其成本高、受益群体小;而学生在校内对非常丰富的国际化资源的利用率却非常低,因而应该强调充分利用校本资源,通过"校本国际化"促进所有学生国际化素质的发展.
刘伟, 何春梅. 刘伟 下半年要警惕滞胀. 英才. 2010;(3):107.Abstract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状况是银行流动性很充裕,却找不到有效需求.刘伟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认为,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不是简单的增量问题、扩张问题,而是需要强调宏观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谢新洲. 删帖的尺度,直接体现施政者的水平. 青年记者. 2010;(10).Abstract
毫无疑问,地方网络论坛的发展速度迅猛,社区广场式的讨论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渠道,因为其能藉由地缘吸引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加以关注.同样,对于地方政府的管理者,通过地方论坛进行民意的疏导,能在小问题酿成大问题之前加以解决,也称得上是一条捷径.
张楠楠, 孙祁祥. 利率、可变财富与保险供给. 保险研究. 2010;(6):3-8.Abstract
保险供给包括数量与价格两个层面.本文从可变财富假设出发,运用期望效用框架分别探讨了利率对保险供给数量和供给价格的影响路径.从分析可知,利率与保险供给数量之间基本呈正向关系,但同时受到投资与承保利率敏感度的影响;利率与保险供给价格之间则因市场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相反的运行态势.结论表明,利率对可变财富的影响能够为不同时期的动态投资与承保策略提供线索,而自由化的定价环境则是利率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条件.
姚洋. 利用储蓄 改革金融. 上海经济. 2010;(3):13.Abstract
中国经济增长将在下个十年甚至未来几十年内仍然存在。那么,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存在问题吗?至少有两个缺陷:第一,消费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过剩的外贸盈余。消费下降不是
郭建宁. 别把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割裂开来. 学习月刊. 2010;(4):49.Abstract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整体,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也是一个整体,要在整体上考虑和把握,整体上推进和实施。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厉以宁. 加紧经济转型摆脱投资怪圈.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0;(5):63.Abstract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在发展过程中要兴建各类企业,要建设各类基础设施,以及要更新原有企业的装备,所以投资需求必定是十分旺盛。从中央到地方,投资都呈不断上升趋势,投资热不可避免地形成了。
张维迎. 劳动力拐了. 竞争力.三联财经. 2010;(3):20.Abstract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企业家们从来都以为中国得天独厚的丰富人力资源可以无限供给,因此并不重视人力资本。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开始改变了,劳动力的短缺可能是未来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长期的结构性的问题。
谢立中. 北京共识:中国经验的历史总结,还是中国发展的未来战略. 江海学刊. 2010;(1):123-129,238.Abstract
有不少人将雷默提出的以"创新"和"公平"为核心理念的与"华盛顿共识"非常不同的"北京共识"理解为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经验的历史总结,这种理解是不符合事实的.尽管与其他国家同时期展开的市场转型过程相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转型在发展策略上有自己的特点,但在基本方向上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普遍展开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基本一致.而雷默以"北京共识"为题所概括的三大定理,只能被理解为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总结以往发展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为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所确立的一种新战略模式.但即便如此,雷默的某些论述也有过于简单之嫌,需要重新加以阐释.
郭建宁. 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若干重大前沿问题论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4):11-16.Abstract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理念,也是当前学术研究令人瞩目的热点问题.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出现了新的局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整体上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五个方面尤为突出.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