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10
谢新洲, 黄强, 田丽. 互联网传播与国际话语权竞争.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3):116-122.Abstract
一个国家国际话语权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西方大国为了把持国际话语的垄断权,处于上升中的国家为了争得国际话语权,都在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媒体,力求在国际舆论竞争中赢得主动.互联网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全球传播载体,具有跨越时空、天然落地的特点;互联网传播是一种非对称传播,可以迅速汇聚分散的声音、急剧放大弱小的力量,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显示出独特优势.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建设具有强大传播力、竞争力的网络传播主体,提升国际传播力,推进重点网站海外发展战略,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有机融合成为必然的选择.同时,打造具有强大吸引力、亲和力的网络传播内容,展现"当下中国"的真实面貌,展示"传统中国"的文化魅力,在重大事件中及时传播中国声音,大力发展海外本土化内容,实施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网络传播策略,是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中国的必由之路.
严家炎. "五四"文学思潮探源. 新华文摘. 2010;(1):87.Abstract
"五四"文学思潮,作为文艺复兴以来近代欧洲文学思潮在中国的一种回应.其源头可上溯到1880年代末、1890年代初.根据近年发现的一些史料,在这个源头上,存在着三座标志性的界碑:一是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志》文学条下用"外史氏"名义所作的一段重要评论.它提出了"言文合一"的理论主张,倡导以口头语为基础来形成书面语.为白话文学开辟了较为宽广的途径.二是陈季同通过法文著作和中文材料.提出了小说戏剧亦中国文学之正宗.世界文学乃中国文学之参照.倡导大规模的双向翻译等见解主张,打破了千年来某些根深蒂固的陈腐保守、妄自尊大的观念,对中国文学现代化起到了相"-3重要的促进作用.三是两部有现代意义的长篇小说:陈季同1890年出版的法文《黄衫客传奇》和韩邦庆1892年发表的《海上花列传》,前者在欧洲较有影响,后者八十多年前就已得到鲁迅、刘半农、胡适等多位"五四"先驱者的高度评价.近年沪地几位学者更对其标志性意义作了相当深入的阐述.三座界碑从理论主张、对外交流、创作成就三个不同方位合力构筑了立体多维的文学新天地,标志着文学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张维迎. 人民币升值在所难免. 今日财富(财智领袖). 2010;(4).Abstract
在过去的30年里,人民币信贷和GDP的比率最高的年份是2003年,是1.17;,2009年达到了1.19;,在这三十年里,从来没有这儿高过.看货币与GDP的比率,这也是从1990年开始的,去年达到了0.66;,在这之前从来没有超过0.62;的.
姚洋. 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贸易失衡. 中国经济信息. 2010;(10).Abstract
为了保持账户平衡,中国央行有两种选择:一是允许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二是停止发行冲销债券.
姚洋. 什么样的政府有利于经济增长. 杭州(我们). 2010;(12):44-45.
谢新洲, 夏晨曦. 从一次国际论坛看技术竞争情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情报学报. 2010;29(3):569-574.Abstract
技术竞争情报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了推动技术竞争情报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北京大学和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了"技术创新与技术竞争情报国际论坛(2008)".许多国内外知名情报学专家参加了论坛,并发表了演讲或论文.该文通过对技术创新与技术竞争情报国际论坛(2008)上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总结,描述了当今技术创新中技术竞争情报研究新的理论、方法和应用,阐明了技术创新和技术竞争情报研究中出现的新趋势,并讨论了当前研究中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
谢新洲. 从中国走向世界:我国科技出版的发展之路-评《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研究》. 中国编辑. 2010;(1):95-96.Abstract
科技出版担负着科技信息传播与传承的重任,对科技进步、综合国力的提升均有重要影响.<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我国科技出版的现实,对我国科技出版竞争力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该书在研究视角、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方面颇具特色,形成许多亮点.
厉以宁. 从当前中国信贷问题看货币流量分析的局限性. 当代财经. 2010;(1):9-11.
厉以宁. 以创业带动就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启示. 绿色中国(A版). 2010;(3):16-17.
梁柱. 以高度的自觉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前线. 2010;(8):9-10.Abstract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央和北京市先后出台了相关文件,指导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本刊从第8期开始,特开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专栏,旨在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层面,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各级党组织建设学习型组织提供交流平台。恳切希望新老读者给予热情关注,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并踊跃投稿。
张维迎. 企业家最重要的任务. 英才. 2010;(1):81.Abstract
企业家天生是干什么的?就是发现和开拓市场的,我们始终不应该忘了这一点.中国企业家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开发中国本身的市场.
张维迎. 企业家精神与中国企业家成长. 经济界. 2010;(2):23-24.Abstract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就是:最有才能的人究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做政府还是在做企业?如果他们做企业,他们是在做什么样的产业?中国过去30年的体制转轨和经济的高速成长,是一个企业家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和励炼成熟的过程.不理解企业家精神,不明白中国企业家队伍是如何形成的,就不可能理解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把握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张维迎. 企业生存的核心是为客户创造价值. 当代经理人. 2010;(11):29.Abstract
我们企业跟政府不一样,我们是靠价格获取收益,所以只有当价值使得消费者觉得付出,只有生产的产品消费者会购买的时候,把才会付钱
张维迎.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人才选用机制. 企业研究. 2010;(18):4-5.Abstract
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的、持续的生存能力和盈利能力。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企业所拥有的核心资源。所谓核心资源,也就是那些不能轻易为其他企业所复制、也不能从市场上购买到的资源。正是这种不可复制性和不可交易性带给了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市场势力,从而形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张维迎. 体制改革与中国未来. 工业审计与会计. 2010;(1):13-14.Abstract
如果我们把改革看在60年的跨度来看,我们过去30年,重点在经济改革。未来30年,我想重点是在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改革主要是几方面:一是价格自由化;二是企业民营化,包括借着新的国有企业和民营化;三是地方分权;四是开放国际化。
汤一介. 儒学与“和谐社会”建设——纪念《中国社会科学》创刊三十周年. 中国社会科学. 2010;(6):27-32+220-221.Abstract
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1月创刊)迎来创刊30周年华诞。3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成为深刻反映学术前沿、时代精神和中国经验的权威阵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高端平台,展示中华民族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当代智慧的重要窗口。3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不断推出新人新作,团结了一大批学界同仁,成为当代中国培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的摇篮。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本刊编辑部以"《中国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学术成长"为主题,组织了这组专题文章。其中,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俞吾金教授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治学经历,回顾并反思了《中国社会科学》在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哲学研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希望这份中国学术界最有创造性的、顶尖的理论刊物,在当代中国学术的繁荣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教授探讨了现代社会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及其路径,希望《中国社会科学》能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方面做出新的探索。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王绍光教授梳理了中国政治学发展的30年历程,认为中国政治学在经过"取经"、"效仿"、"自觉"三个阶段以后,应向本土化阶段跨一大步。希望《中国社会科学》创刊60年时,中国政治学界能成为概念、方法、理论和思想的生产者和出口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于沛研究员认为,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世界历史研究最深刻的变化,是实现了从翻译、编译以及一般性地介绍向深入、系统、独立研究的转变,其中《中国社会科学》所体现的学术研究的精神力量和时代风范,对当代中国学术成长具有"根基"和"导向"的意义。北京大学哲学系汤一介教授探讨了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学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和意义,认为我们不能在没有文化传统的空地上建设"和谐社会",而要吸收和利用儒学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智慧,为建设和谐的人类社会提供思考的路子和有价值的理念。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唐凯麟教授探讨了财富伦理的基本内涵、发展历史及研究财富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当代意义,认为研究财富伦理能够有效地克服市场经济自发性所导致的道德缺陷,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从法治与人权的侧面对大学之道进行了探讨,提出要办德性、思想性、创新性和特色性统一的大学的理念。
汤一介. 儒学与外来文化的传入. 东吴学术. 2010;(1):33-39.Abstract
罗素在《中西文明之比较》中说:"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①在两千多年的儒学发展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儒学"的每一次发展除其自身内在自觉地更新外,都是与我国国内存在的各学派交流中得到发展的,汉儒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
汤一介. 儒学与经典诠释.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4):5-12.Abstract
1938年,马一浮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约至该校为学生讲论"国学",后集为《泰和会语》。在《楷定国学名义(国学者六艺之学)》中说:"六艺者,即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汤一介. 儒家需要经世致用. 东方养生. 2010;(8):10.Abstract
坚持我们自身文化的"主体性",认真吸取其他民族文化优秀的智慧特别是西方优秀文化的智慧,寻求各民族文化中的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资源。
张维迎. 全球化与中国的崛起-兼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管理@人. 2010;(0Z1):26-29.Abstract
人类250万年的历史里,其实进步非常缓慢.大致来讲,其中99.4;的时间,人均GDP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而在19世纪之后,特别是20世纪这两百年的时间里,我们人类的收入才有了巨大增长.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