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文学思潮探源

Citation:

严家炎. "五四"文学思潮探源. 新华文摘. 2010;(1):87.

摘要:

"五四"文学思潮,作为文艺复兴以来近代欧洲文学思潮在中国的一种回应.其源头可上溯到1880年代末、1890年代初.根据近年发现的一些史料,在这个源头上,存在着三座标志性的界碑:一是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志》文学条下用"外史氏"名义所作的一段重要评论.它提出了"言文合一"的理论主张,倡导以口头语为基础来形成书面语.为白话文学开辟了较为宽广的途径.二是陈季同通过法文著作和中文材料.提出了小说戏剧亦中国文学之正宗.世界文学乃中国文学之参照.倡导大规模的双向翻译等见解主张,打破了千年来某些根深蒂固的陈腐保守、妄自尊大的观念,对中国文学现代化起到了相"-3重要的促进作用.三是两部有现代意义的长篇小说:陈季同1890年出版的法文《黄衫客传奇》和韩邦庆1892年发表的《海上花列传》,前者在欧洲较有影响,后者八十多年前就已得到鲁迅、刘半农、胡适等多位"五四"先驱者的高度评价.近年沪地几位学者更对其标志性意义作了相当深入的阐述.三座界碑从理论主张、对外交流、创作成就三个不同方位合力构筑了立体多维的文学新天地,标志着文学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