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10
文东茅
.
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制度保障
.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 2010;(4):7-8.
张维迎
.
开发国内市场的障碍在哪里
. 南方企业家. 2010;(6):102.
张维迎
.
开拓国内市场 缓解下一轮危机已迫在眉睫
. IT时代周刊. 2010;(16):12.
郭建宁
.
当代中国哲学六十年:回顾与思考
. 新华文摘. 2010;(2).
Abstract
所谓当代中国哲学,是指1949年以来的中国哲学.当代中国哲学涉及诸多领域,比如当代中国的伦理学研究、美学研究、西方哲学研究等等.该文不打算对此一一探究,而是对1949年以来当代中国最重要、最具广泛影响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潮进行评析.从而提供一个研究当代中国哲学的总体框架,从中把握当代中国哲学的基本脉络.
刘伟
.
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
. 企业经济. 2010;(3):5-8.
Abstract
2008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偏离了高速增长的周期,进入了一个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或者说明显放慢的新周期.这个新周期导致的最尖锐的宏观矛盾是失业率持续上升,并且真实的失业率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失业率红线,因而很多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根据宏观经济供给和需求的失衡情况,政府一般是采取扩张性的或者是紧缩性的宏观政策进行调控.2010年,在总量政策上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必须关注:一是刺激总需求的方向变不变;二是如果坚持刺激总需求这个方向,那么程度上是减弱还是增大.
段宝林
.
怀念钟敬文先生
. 博览群书. 2010;(9):124-128.
Abstract
钟敬文先生是民间文学界的老前辈,我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钟老驾鹤西去的几年来,他温情慈祥的形象总是缭绕在我心中,特别是在学术活动碰到一些不正常的情况时,就会自然地想到钟老,不由得在心底说一声:"要是钟老在就好了!"
袁行霈, 熊东遨, 陈敬堃, 战玉田, 许承金, 廖军武, 吴农荣, 王书源, 许贵信, 黄平, et al.
感事抒怀
. 诗词月刊. 2010;(12):11-13.
Abstract
~~
国家信息中心课题组, 厉以宁, 蒙代尔, 蒲宇飞
.
成都与国内城市的比较分析
. 经济研究参考. 2010;(15):34-39.
国家信息中心课题组, 厉以宁, 蒙代尔, 蒲宇飞
.
成都模式中的"三阶梯"
. 经济研究参考. 2010;(15):39-44.
国家信息中心课题组, 厉以宁, 蒙代尔, 蒲宇飞
.
成都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经济研究参考. 2010;(15):11-18.
Abstract
@@ "三轴三阶梯"的成都城市化发展模式,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框架,而是成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通过一系列发展战略、改革方案、政策措施支撑起来的发展体系,这一体系包括: --战略支点:创新型政府.具有创新精神的成都政府是"三轴三阶梯"的支点.
国家信息中心课题组, 厉以宁, 蒙代尔, 蒲宇飞
.
成都模式的提出
. 经济研究参考. 2010;(15):2-5.
Abstract
@@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中西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早在文明启蒙时代,成都就已经是长江上游文明的中心;在古代,成都把天府农业文明的优势和辉煌发挥到了极致,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的古典城市经济高度发展;到了近代,由于地处西部内陆,成都面临与多数内陆城市相似的命运--在工业化进程中明显落后于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城市和新兴工商业城市;进入20世纪中叶及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工业文明开始大规模进入成都,但受区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的差距仍在继续拉大;直至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成都通过发挥地方自主创新作用,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道路,逐渐焕发出了新的蓬勃朝气.
国家信息中心课题组, 厉以宁, 蒙代尔, 蒲宇飞
.
成都模式的理论分析
. 经济研究参考. 2010;(15):5-11.
Abstract
@@ 成都"三轴三阶梯"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形成,既是生动的实践过程,也是深入的理论探索过程.这里我们主要基于经典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理论以及有关城市化理论对成都模式进行初步的理论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课题组, 厉以宁, 蒙代尔, 蒲宇飞
.
成都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指标体系设计与测算分析
. 经济研究参考. 2010;(15):23-25.
Abstract
@@ 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课题组专门设计了成都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指数,通过定量的方法测算了成都1999~2008年的发展状况,并进行了结构分析.
刘伟, 蔡志洲
.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新特征的考察
. 经济科学. 2010;(2):5-16.
Abstract
本文首先对2009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及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20lO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以及政策方向做出了展望.在2006-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中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同时也产生了深刻的结构性矛盾,这就要求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宏观调控也发生深刻的变化,尤其应该注重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的结合,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论述了现阶段加强供给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周密, 刘伟
.
我国能源工业与城市化进程相关性的误差修正模型
. 改革与战略. 2010;26(3):122-125.
Abstract
改革开放以来,能源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将能源消费量推向新高度的同时也促进了能源工业的发展,两者之问通过一定的路径和方式相互影响.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水平与能源工业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与能源生产和消费之间相关性均十分显著.
汤一介
.
我怎样看“文化自觉”
. 教师博览. 2010;(12):13.
Abstract
《社会观察》: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文化自觉",您怎样看?国学现在是个时尚的词语,您怎样看国学的历史使命?汤一介:"文化自觉"即了解自己文化的来源、历史以及特点,了解它的发展趋势,就是说要了解自己的东西,才知道往哪个方向发
张维迎
.
我治学为人的楷模-茅于轼先生
. 中国市场. 2010;(16):82-83.
Abstract
@@ 20世纪80年代,茅于轼先生可以说是我不挂名的学术导师.我与他交往频繁,我的主要学术观点的形成,都离不开他的启发.很多人说,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理论.在我看来,茅于轼先生是中国最精通价格理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高山景行,永远是我做人与做学问的榜样.
张维迎
.
我的母亲
. 法制资讯. 2010;(12):17-21.
Abstract
母亲在世时,我总觉得自己尽了孝心,但她走了之后,我突然觉得有太多的遗憾.如果当时把手头的事情推掉,多陪陪她老人家,会少一些遗憾
裘锡圭
.
《战国策》“触詟说赵太后”章中的错字
. 语文学习. 2010;(9):35-36.
Abstract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选古文的人大都喜欢选《战国策·赵策四》里的"触詟说赵太后"这一章(这篇文字亦见《史记·赵世家》)。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里正好有这一章,可以用来校正《赵策》的几个错字。《赵策》:"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赵世家》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旧以下句"入"字属此句,非是)。清人黄丕烈《重刻剡川姚氏本战国策札记》、王念孙《读书杂志》都指出《赵策》"触詟"当从《史记》作"触龙言"。元人吴师道《补正》指出《赵策》"揖"字当从《史记》作"胥"(王念孙说同)。帛书本此句正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大(太)后盛气而胥之"(文物出版社出版《战国纵横家书》,第74页)。得此佳证,上引诸氏之说可以视为定论了。帛书本"太后"二字不重,与《战国策》鲍彪本相合。
刘伟
.
扩大消费需求要下“四副药”
. 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 2010;(2):38-39.
Abstract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我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同样面临内需不足的问题,但不同的是,我国的内需不足主要是消费需求不足,而不是投资需求不足;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内需不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主要是投资需求不足。我国扩大内需的真正困难主要集中在如
Pages
« 首页
‹ 上页
…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