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by Type: Miscellaneous
2010
梁柱
.
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专题系列讲座之四
. 中华魂. 2010;(10):27-31.
Abstract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正是由于全民族的发动,人民战争的广泛开展,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和国共两党携手共赴国难,使抗日战争成为中国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袁行霈
.
拓展活动三:柳词的俚俗
.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 2010;(5):88-90+96.
Abstract
前人对于柳词抑多于扬,而抑者又集中于俚俗这一点上。所谓俚俗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语言的俚俗,一是情趣的俚俗。语言的俚俗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显得不那么突出,古代的俗
厉以宁
.
推进经济转型正当其时
. 当代经济. 2010;(13):12.
Abstract
今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理解经济转型的深刻内涵?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如
厉以宁
.
改革城乡二元体制需破除认识误区
. 农村工作通讯. 2010;(16):38-39.
Abstract
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举世瞩目,但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大的问题尚未解决,就是对于几十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甚至可以说这三十年来,基本上没有触动城乡二元体制,因为农村家庭承包制是在维持城乡二元体制的前提下推行的.
厉以宁
.
改革城乡二元体制需破除认识误区
. 农村经营管理. 2010;(9):24.
Abstract
误解一: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将导致社会不稳定.有这种看法的人,多半是不了解实际情况.在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过程中,农民是不是迁进城市,要根据本人意愿而定;外出打工的农民是不是愿意回乡,也由本人决定.体制的改革只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供农民选择,而不是剥夺农民的选择.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关键在于农民(不管是进城的还是留在农村的)的利益是不是增加了.
厉以宁
.
改革城乡二元体制需破除认识误区
. 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 2010;(10):54-55.
Abstract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来都是以思想解放领路的。当前,打破城乡分割分治的二元体制,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也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具体地说,在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过程中
张维迎
.
政府干预越多收入差距越大
. 中国经济信息. 2010;(17).
Abstract
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推进市场自由地竞争、自由地准入的话,那么各个收入分配自然会达到一个均衡.如果你是人为地改变它,带来的后果就会比较严重.
刘伟
.
政治经济学面临的若干难题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0;(1):64-67.
Abstract
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面临至少三方面历史性难题的挑战.尤其是面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政治经济学至少在以下三个基本命题上亟待取得实质性进展.一、如何认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和批判性?马克思本人的劳动价值论学说能够在价值取向上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吗?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也是极富争议的理论,因为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对一定社会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进步性的最为深刻的证明,也是对一定社会制度发展的历史性和被另一制度所替代的必然性的最为根本的剖析,或者说是对一定社会制度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逻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最为深厚的基石.从政治经济
张维迎
.
救市措施"忽悠"了谁
. IT时代周刊. 2010;(17):11.
第十战略专题调研组, 闵维方, 陈国良
.
教育发展保障条件与机制研究
. 教育研究. 2010;(7):58-62+87.
Abstract
一、教育投入机制研究(一)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投入成效、基本经验与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大幅度增加了财政教育投入,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协调发展,推进了教育公平。
谢新洲, 郑彦宁, 杜智涛
.
数字环境下情报服务的方法创新与支撑技术-中国科协第207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综述
. 情报学报. 2010;(5).
Abstract
中国科协第207次中国青年科学家论坛于2009年12月19~21日在广州召开.会议以"数字环境下情报服务的方法创新与支撑技术"为主题,围绕数字环境下情报分析方法、情报服务支撑技术、网络信息用户、情报服务机构、情报服务实践以及电子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文对此次论坛内容进行了综述.
段宝林
.
文化产业靠什么?
. 神州民俗(学术版). 2010;(3):4-5.
Abstract
文化产业的主要目的,是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在温饱之后,文化消费的需求大增.文化消费的支出,往往超过物质消费,文化产品如果符合市场需要,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就可以大幅度地盈利.例如《星球大战》投资1000万美元,票房收入9个亿,利润率近90倍.所以文化产业首先靠市场,市场的主体是人民,归根结底,文化产业还是靠人民,靠人民的消费,人民的喜爱.怎样使人民喜爱,是文化产业的关键.民间文化是人民自己的创造,民间文化是人民喜闻乐见的.凡是历史上的名著往往是与民间文艺密切相关
朱永新, 文东茅, 张新红, 熊丙奇, 严继昌, 彭坤明, 任为民, 陈丽, 孙福万
.
新一轮教育改革和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一)
. 中国远程教育. 2010;(4):5-14,44.
Abstract
远程开放教育在近数十年、尤其是十年来的发展中所进行的创新探索和积累的丰富经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和实施为标志的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进,可以预期远程开放教育将获得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当然,如同本刊卷首曾多次强调的,同样可以预期的是,处于中国社会发展转型期的''新一轮教育改革'',意味着许多较深层次的矛盾冲突可能更加凸显、更加尖锐,许多长期以来被搁置、被掩盖、被淡化的问题或将趋于表面化.能否正视制约教育发展的长期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思路及路线图,以更具创造性的探索和更有韧性的努力突破已经存在和可能出现的各种瓶颈,可能是决定远程开放教育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认为,在探讨新一轮教育改革对远程教育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时,不能不更多地关注深层次问题,事实上,我国社会及教育转型期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在远程教育领域都有比较集中的反映.对于远程开放教育发展中一些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的梳理,对于发展历程中成败得失的反思和相关规律的探究,都亟待取得更具启发意义的成果.比如,我们是否需要更深入地讨论新一...
蔡洪滨, 陈玉宇, 周黎安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前景、管理体制及社会效果
.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0;3(4):27-31.
Abstract
探讨了中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快速工业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的变化、新农合管理体制的选择及其社会成效评估三个问题.通过理论和经验分析,提出新农合制度改革应适应并促进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卫生部门负责新农合管理具备优势,以及新农合对于促进人民健康水平和教育水平提高有重要的作用等结论.
宿白
.
新疆考古发现与西域文明
. 文史知识. 2010;(1):4-7.
Abstract
中国的19—20世纪之交,以古代文明再发现著称。19世纪的最后一年——1899年,闲散京官王懿荣得了疟疾,因为服中药龙骨而辨认出第一组甲骨文,使来自安阳的龟甲兽骨不胫而走,从此中国历史的纪年,自公元前841年的"周召共和"前移了近十个世
宿白
.
新疆考古发现与西域文明
. 新疆人文地理. 2010;(3):4+6.
Abstract
中国的19至20世纪之交,以古代文明再发现著称。19世纪的最后一年——1899年,闲散京官王懿荣得了疟疾,因为服中药龙骨而辨认出第一组甲骨文,使来自安阳的龟甲兽骨不胫而走,从此中国历史的纪年,自公元前841年的"周召共和"前移了近十个世纪,有文字记载的时期长达两三千年,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发
刘伟
.
时间窗口上的回眸与远眺——基于中国宏观经济面的思考
.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0;(5):8-9.
Abstract
中国在成功地抗击了全球危机的冲击、抑制了经济增长率回落、保持了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之后,解决或改善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结构失衡,就成为现阶段和"十二五"期间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贾庆国
.
有效开展公共外交的六个基本条件
. 留学生. 2010;(11):38-39.
Abstract
作为外交的一种形式,公共外交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各国对公共外交日益重视的趋势,反映了人们对公共外交意义认识的深化.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使得公共外交具有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厉以宁
.
未来10年中国经济走向
. 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 2010;(2):36.
Abstract
要了解今后十年中国经济动向,必须要了解这十年内在经济方面或者正在进行中的有哪些大事:第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对中国来说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中国的耕地18万亿亩,林地是25亿亩,还不包括国有的林地。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在湖南,现在山上都种油茶树,这是
厉以宁
.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会是怎样的
. 决策探索. 2010;(20):6-7.
Abstract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哪里首先要认识到一点,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首先回升了。首先回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商机。但是,要使这个商机持久的话,就必须调结构。通过调结构、创品牌、自主创新来赢得
Pages
« 首页
‹ 上页
…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