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2018
张丹丹, 李力行, 童晨. 最低工资、流动人口失业与犯罪. 经济学(季刊). 2018;17(3).
(美)约翰·普利亚诺, 胡泳, 杨莉萍(译). 机器人来了: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生存法则. 北京: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8.
熊富忠, 赵小希, 廖胤皓, 温东辉, 李琪琳. 材料表面特征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应用. 微生物学通报 [Internet]. 2018;45(1):155-165. 访问链接Abstract
生物膜是微生物细胞粘附于材料表面的群体性生长方式。在实践应用中,有目的地调控微生物在材料表面的成膜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生物膜在材料表面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综述了材料表面的电荷特征、亲疏水性、形貌模式和功能性化学修饰等物化特性对细胞粘附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并介绍了目前在不同实际应用场景中抑制成膜和促进成膜材料的研发现状。
查理曼称帝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形塑. 史学集刊. 2018;2018(3).Abstract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查理曼在罗马加冕称帝,在欧洲西部复兴了罗马帝国。如何选择帝号、如何获得合法性,是时隔三百余年之后复兴的西部帝国所必须要面临的重大挑战。查理曼如此,他的后代们也是如此。因为分割继承的传统,帝国的疆域变动不居,总体趋势则是越来越小。至9世纪中叶,皇帝路易二世实际上仅仅控制意大利中部和北部,此后在争夺帝位的过程中,控制罗马城的加洛林王室成员即可称帝。在这个过程中,对罗马教宗的控制与依赖,携手并进,使得加洛林帝国实际上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即依靠加洛林统治者在罗马被罗马教宗加冕,成为名副其实的正宗皇帝。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复兴的西罗马帝国还属于自4世纪末开始的罗马帝国基督教化的漫长进程中一个独特的阶段。
张忞煜. 《格比尔百咏》与格比尔文本传统. 外国文学. 2018;(2):31-38.Abstract
泰戈尔的《格比尔百咏》英译本出版后反响巨大,多次再版并被译为多种外语。它为格比尔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不计其数的读者,更改变了格比尔研究的方向,推动了印度国内印地语学者接纳、认同格比尔在印度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该译本是泰戈尔在孟加拉年轻学者查克拉瓦蒂和英国作家安德希尔的帮助下,根据森的四卷本《格比尔》选译,其底本主要源自格比尔诗歌的西传本,继承发扬了格比尔文本传统动态发展的特点,更好地反映了格比尔诗歌在当时的流传演变情况。因此,泰戈尔《格比尔百咏》英译本成为了中世纪印地语诗人格比尔诗歌庞大文本传统中极具重要意义的一环。
刘清香, 王婷, 许旭明, 倪晋仁. 汉江中下游硅藻群落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54(4):848-856.
林官明. 沙纹形成的表面波似然机制, in 首届中国空气动力学大会.Vol I. 中国绵阳 ; 2018:95-97.
高树伟.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宋本《南华真经》发微. 国学季刊. 2018;10:152-166.
张忞煜. 泰戈尔《格比尔百咏》对印度神秘主义思想史的建构. 国外文学. 2018;(1):119-125+159.Abstract
《格比尔百咏》是泰戈尔翻译的中世纪印地语诗人格比尔诗歌集,也是泰戈尔唯一一部翻译他人诗歌的译著。泰戈尔对格比尔诗歌的选译是一个高度能动、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他强化了格比尔诗歌中对内在神爱的表述,弱化了格比尔诗歌对外在瑜伽修炼的推崇,并将格比尔置于印度神秘主义思想史叙事之中,帮助这位出身卑微的诗人在日后的印度思想史叙事中占据关键位置。因此,《格比尔百咏》实际上是泰戈尔以自己的神秘主义思想对格比尔的重新解读。该译作应被视为泰戈尔诗歌创作和宗教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堪称泰戈尔成名作《吉檀迦利》的姊妹篇。
吴志军、陈洁.; 2018. 浸润核模式下的冰核浓度及成冰活性检测装置离线检测装置. China patent CN ZL201721531688.1 .
张荣, 李伟平, 莫同. 深度学习研究综述. 信息与控制. 2018;47:385–397.
龚浩, 高珂 洪钢. 清末我国审计制度转型及对当代的启示.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8.
王晶心, 范皑皑, 管蕾, 杨钋. 独立性:大学二年级学生发展的焦点——基于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的实证分析. 教育学术月刊. 2018;(08):81-89.Abstract
独立性是一项重要的品质和能力,而大学二年级是个体独立性形成的关键时间节点。基于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3767个有效样本发现,大二学生的独立性发展水平总体较高,在学习独立性、经济独立性、情感独立性和人际独立性四个维度之中,人际关系独立性发展最好,经济独立性得分最低。除了经济独立性,其他三项独立性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能力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延续性。回归分析发现,独立性发展是个体、家庭特征和院校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在有些维度上院校因素的影响大于个体和家庭。因此,从高校学生工作的角度看,可从课程设置、课外活动组织、教师教学行为、师生互动等方面促进大二学生独立性的发展。
郭松等译. 环境:故事背后的科学. 5th ed.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8.Abstract
序言 亲爱的同学:     你正身处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特殊时代。在你的有生之年,全人类需要探索规划出一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光明道路。完成这一使命需要承担极高的风险。     如今,我们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惊人的科技,丰富的生活,我们的社会也更加自由,公正。我们所享受的财富规模是我们的祖先几乎做梦也没有想到的。然而,我们也已经为这些美好的东西付出了应有的代价。我们已经过度的利用了地球的资源和生态性服务。我们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改变地球的土地,空气,水,营养循环,生物多样性和气候。相比过去,我们的社会的未来更加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我们周围的世界。 你所处世界的未来将由环境科学课程里即将呈现的各种现象决定。环境科学可以使我们了解人类在地球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它不仅可以揭示我们自身造成的个钟问题,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希望和方法。环境科学不仅仅只是大学里的学科,相反,它能为你提供有关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一些问题的基本认识,同时它也涉及到你整个生命周期中周围环境里所有的事物。 我们写这本书是因为今天的学生将塑造明天的世界。在这个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时刻,你们这一代学生是使我们文明未来能够持久的关键。我们面临的许多环境问题看起来似乎难以攻克,但你应该时刻感受到鼓舞和激励。记住每一个困境同时也是一个机会。对每一个因为人类的漠不关心而造成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人类的智慧想出解决方法。现在是新一代展现创新、创造力和独特视角的时候了。你的活力或许会使这个世界变得不同。 —— Jay Withgott和 Matthew Laposata 亲爱的老师:     你们教育今天的学生们——未来世界的公民和领导者——学习他们周围世界的基本原理,科学的本质,以及我们这个时代最核心的问题。我们写这本书,为了您在这方面的努力提供帮助,因为我们认为当今世界环境科学在教育和激励广大学生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书中,我们努力实现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方法,并展示通过科学如何实现可持续社会。我们的目标是鼓励批判性思维同时保持平衡的方法,因为我们有许多激烈的围绕着社会环境问题的辩论。当我们评估我们的文明和地球所面临的挑战时,我们专注于提供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因为我们真的觉得有很多乐观的理由。 在编写本文的第五版时,我们已经从这个快速更新的领域纳入了最新的信息,并简化了我们的演示以促进学习。我们仔细检查了每一行,确保所有内容的准确性,清晰性,和最新性。此外,我们还介绍了一些新版本的重大变化。
苏志国, 张衍, 代天娇, 陈嘉瑜, 张永明, 温东辉. 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与I型整合子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 [Internet]. 2018;45(10):2217~2233. 访问链接Abstract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中广泛分布、来源复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的潜在风险。同时,I型整合子(Int I)介导的ARGs水平转移是环境中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的重要途径,I型整合子整合酶基因(intI1)与ARGs丰度在环境中表现出了较高的正相关性,Int I可以作为标记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RGs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本文介绍ARGs与Int I在环境中的来源与分布,总结Int I介导的ARGs迁移转化机制以及相关研究方法,并展望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
张世秋. 环境经济学研究:历史、现状与展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7(01):71-77.Abstract
本文概述了环境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以及理论渊源,总结和评析了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现状、分析框架、主要研究领域以及所用的理论和方法。在澄清和分析相关误区的基础上,对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其拓展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环境经济学的若干重大应用研究领域和问题。
时胜勋. 现代中国文论话语.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8.Abstract
本书主要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现代中国文论话语进行了多面的描述,将纷繁复杂的现代中国文论抽绎为若干相互联系的多元话语系统——现代、西学、维新与传统,细致考辨了这一多元话语系统在现代中国文论发展中所起到的正负面效应,勾勒了现代中国文论出现、演进、蜕变的多元动因和线索,还原现代文论知识生产的复杂性、丰富性、多元性特征。作者坚持一种进入历史又回应现实的写作立场,确立现代文论与当代文论密切的文化关联,使现代文论不再是静静地躺在历史故纸堆中的文字,而是活现于历史的现场,借以重新沟通并激活古、今、中、西四重维度的复杂关系。这一思路对中国文化、文学、思想研究亦不无启发意义。
宋锴, 俞颖, 陆思华, 唐荣志, 胡敏, 郭松. 珠海市秋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变化趋势和大气化学反应活性. 环境科学学报. 2018.
郑琦, 杨钋. 班级规模与学生学业成绩——基于2015年PISA数据的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8;16(04):105-127+186-187.Abstract
近年来我国中学阶段的班级规模整体缩小,部分省市还开展了"小班化教育"试点,但班级规模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利用2015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大陆地区科学测评数据,通过泛精确匹配基础上的多层线性回归模型,估计了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个人和家庭特征与学生的班级选择显著相关,优势家庭更排斥"大班",但是"小班"的成绩优势并不明显。初中阶段的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呈现非线性关系,"大班"的学生显著更低。高中阶段的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显著正相关,"大班"成绩更好。分样本回归发现,上述关系在城市和乡镇中具有异质性,乡镇的"小班"成绩更差。"小班"优势不明显可能与教师教学行为有关,初步分析表明只有城市中学中的"小班"教师采用了与班级规模相应的教学方式。
邓宇昊. 生物等效性试验中的假设检验及对第一类错误的控制.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Internet]. 2018. PDF下载Abstract
生物等效性在临床中用于判断两种或多种药物对患者是否具有相近的效果。目前,美国和欧盟都有各自的生物等效性判定标准,这两套方法略有不同,但都以假设检验的形式给出。然而在实际操作上,它们并不是真正的假设检验,不能控制经验第一类错误率。本论文对比了美国和欧盟的生物等效性标准,探讨了第一类错误(对应消费者风险)和第二类错误(对应生产者风险),并提出了三种改进方法。这三种新方法也以假设检验的形式给出,能够降低或控制经验第一类错误率,而不造成检验效能的过大损失。新方法能够有效控制住消费者风险,在临床上对生物等效性判定的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