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位于东非之角,其GDP增长率在过去十几年间,从2004年到2017年达到了年均10%的水平,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并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外商投资,尤其是制造业,而外商投资既包括中国的制造业厂商、基础设施企业、也有来自欧美的国际品牌。埃塞俄比亚政府在其五年计划——增长与转型计划二期(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Plan II)中更是明确地提出要成为非洲轻工业制造业中心。面对中国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全球正在迎来一波新的国际产能转移潮流。二战以后,对劳动力价格敏感的轻工制造业先是从欧美发达国家转移到日本,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日本转移到亚洲四小龙,而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发展,转移到中国大陆,为中国创造了大量就业,促进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而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近年来的快速上涨,2000年到2015年期间,中国人均工资年均上涨率高达10.5%,国际产能正在依据市场的规律,从中国大陆转移到生产要素价格更低的地区。笔者从微观角度出发,以美国PVH服装品牌集团落地埃塞俄比亚为例,探索这波全球产能转移的潮流,并近距离观察外商投资以及工业园建设对赶超经济体早期工业化的作用过程。
目的:在中国北方农村人群的前瞻性队列中,评估不同的心血管病筛查策略可获得的健康收益。方法:研究对象为6 221名基线未患心血管病的40~74岁北京房山农村人群。本研究比较的筛查策略包括:策略1,在40~74岁人群中采用《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推荐的筛查策略;策略2,采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研究(prediction for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China,China-PAR)风险评估模型的定量筛查策略在40~74岁人群中进行筛查;策略3,采用China-PAR定量评估后在50~74岁人群中进行筛查。利用马尔科夫模型模拟将该人群根据上述不同的筛查策略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分层,并根据指南中的推荐,对中危及以上人群采用生活方式干预,对高危人群额外进行药物治疗干预。比较不同筛查策略的健康收益,包括增额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可预防的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例数、每增加1个QALY(每预防1例心血管病发病或死亡)需筛查人数等。模型所需参数来源于本队列研究、公开发表的中国人群研究数据、Meta分析和系统综述。针对一般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不确定性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并针对风险比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不筛查相比,采用策略1、2、3产生的增额QALY分别为498年(95%CI:103~894)、691年(95%CI:233~1 149)和654年(95%CI:199~1 108),可预防的心血管病发病例数分别为298例(95%CI:155~441)、374例(95%CI:181~567)和346例(95%CI:154~538)。同时,采用China-PAR定量评估的策略(策略2和策略3)较《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策略有显著的增额QALY(P<0.05),可预防更多的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P<0.05),且需筛查人数较少(策略3筛查50~74岁人群,3个指标P均<0.05;策略2筛查40~74岁人群,预防1例心血管病死亡需筛查人数这一指标P<0.05)。采用China-PAR定量的筛查策略在40~74岁人群和50~74岁人群筛查的健康收益相似。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与主要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在北方农村人群中开展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筛查及干预是必要的,基于China-PAR定量筛查的策略较《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推荐的筛查策略获得的健康收益更高,50岁起利用China-PAR进行心血管病筛查较40岁起进行筛查可以减少筛查人数,获得相似的健康收益,适用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开展筛查项目。
[目的 /意义]探究在协同与独立模式下完成信息搜索任务的过程中,用户在搜索体验、交互行为方面的差异,试图通过对比研究来理解协同信息搜索行为的特点,为协同搜索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方法 /过程]基于图书交互式检索平台(CLEF-Social Book Search)进行实验,共招募16名独立被试和18名协同被试到实验室完成多种类型的书目搜索任务,对搜索前后问卷记录的搜索体验以及后台服务器记录的搜索过程交互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搜索体验方面,协同搜索被试比独立搜索被试对实验系统的功能评价更好,对系统的美感、耐用性、新颖度评价更高,参与实验的专注度更高,但却感到更加费力;搜索行为方面,相比独立模式下的被试,协同模式下的被试在目标型任务中进行更多次决策,尤其是删除书目的决策,意味着协同搜索被试在搜索后期会进行更多的决策讨论和整理;在探索任务中,协同被试比独立被试的平均决策时间和首次决策时间都更长,可能是由于在探索任务中协同被试的参与度更高、讨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