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2018
宋筱璇, 刘畅
.
搜索前后用户知识水平的评估及其变化情况分析
. 图书情报工作. 2018;62(2):108-116.
肖珑
.
支持“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趋势研究
. 大学图书馆学报 [Internet]. 2018;(5):43-51.
访问链接
周广肃, 樊纲, 李力行
.
收入差距、物质渴求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
. 世界经济. 2018;(4):53-74.
谭华清, 周羿, 赵波, 魏旭
.
教育对于城乡劳动力转移的机制及其影响
. 财经研究 [Internet]. 2018;44(9):66-79.
访问链接
Abstract
劳动力的空间自由流动是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对中国而言,自1978年以来,近40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背后的机制是成万上亿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部门的宏大变迁。随着中国劳动力增量的逐步下降甚至为负,如何盘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之间劳动力的流动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文章基于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
CHIPS
2002和
CHIPS
2013),从教育的外部性视角系统分析了农村地区教育程度的提高是否会促进当地农民外出就业。研究发现,平均教育程度的增加对外出就业存在两种相反的作用力。首先,农村地区平均教育程度的提高会促进当地企业的发展,进而抑制当地农民外出;另一方面,当地平均教育程度的提高会增强农民工社会网络对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促进作用,进而促进当地农民外出就业。因此,农村地区平均教育程度对外出就业的影响取决于当地企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当地的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强弱。文章最后使用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的结果也支持了上述研究发现。文章的政策含义是:农村地区的发展政策可能也要因地制宜。对当地企业发达或有潜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地区,可能提高农村教育和相关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回乡创业更好;而对其他地区,可以完善农村社会网络,增强乡民联系,以更好地促进农民外出。
崔海媛;罗鹏程;赵静茹;聂华;王继民;张久珍
.
数据驱动研究范式和一流高校数据服务支撑体系研究——首届全国高校数据驱动创新研究大赛综述
.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8;06:28-36.
陈天虹, 胡泳
.
文化针灸模式的粉丝行动主义
. 新闻爱好者 [Internet]. 2018;(08):30-32.
访问链接
Abstract
文化针灸是粉丝行动主义的一种模式,由粉丝行动主义组织"哈利·波特联盟"创始人安德鲁·斯莱克于2010年提出,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将其发展成一个学术概念。文化针灸的实质是一种以流行文化联系社会议题的策略,它是自下而上的草根运动。此种策略运用大量粉丝技术以汇聚注意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对话与动员。
郭锡良
.
文献语言学(第八辑):《汉字古音表稿》专辑
. 北京: 中华书局; 2018.
竹志奇, 高珂 王涛
.
新预算法对地方债券市场化进程的影响
. 税务与经济. 2018.
胡泳
.
“无线人类”的商机
. 中国服饰. 2018;(04):15.
Abstract
<正>世界"永远在线"、消费者变成"无线人类",机会在哪?生活中我们都有这种亲身体会,比如坐飞机刚落地到目的地,你会看到所有人第一个动作,一定是马上掏出手机打开,开始跟各种各样的人联系。但其实,你跟这个世界中断联系也不过就是两三小时。如果坐越洋飞机,与世界"失联"的时间可能是8小时到10小时或更多。可是,你会发现自己有极其强烈的要和这个世界重新联系的欲望,这种欲望强烈到什么地步?
王延飞;刘记;赵柯然;陈美华.
智能信息技术发展现状、趋势与影响透视
. 情报学进展. 2018;第十二卷:117-153.
Abstract
文章简要分析了智能信息技术的概念,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智能信息技术领域的主要研究对象,论述了人工智能的分类、简史及其与决策的关系;追溯了情报学与人工智能的内在联系演变情况,阐明了新形势下情报学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定位;梳理了2016—2017年度世界主要国家关于人工智能的战略制定、行业应用、科学研究等进展,探究了人工智能加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发展趋势展望;在情报学兼顾发展与安全进行学科重塑和融合的大背景下,结合近年来大量国内外的实践案例,从基础理论、实践应用、专业教育等方面分析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对情报学的影响,建议明确"醒得早、看得远"的学科定位目标,以情报的感知、刻画与响应为抓手,创新发展中国情报学术建设。
张丹丹, 李力行, 童晨
.
最低工资、流动人口失业与犯罪
. 经济学(季刊). 2018;17(3).
(美)约翰·普利亚诺, 胡泳, 杨莉萍(译)
.
机器人来了: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生存法则
. 北京: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8.
熊富忠, 赵小希, 廖胤皓, 温东辉, 李琪琳
.
材料表面特征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应用
. 微生物学通报 [Internet]. 2018;45(1):155-165.
访问链接
Abstract
生物膜是微生物细胞粘附于材料表面的群体性生长方式。在实践应用中,有目的地调控微生物在材料表面的成膜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生物膜在材料表面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综述了材料表面的电荷特征、亲疏水性、形貌模式和功能性化学修饰等物化特性对细胞粘附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并介绍了目前在不同实际应用场景中抑制成膜和促进成膜材料的研发现状。
查理曼称帝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形塑
. 史学集刊. 2018;2018(3).
Abstract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查理曼在罗马加冕称帝,在欧洲西部复兴了罗马帝国。如何选择帝号、如何获得合法性,是时隔三百余年之后复兴的西部帝国所必须要面临的重大挑战。查理曼如此,他的后代们也是如此。因为分割继承的传统,帝国的疆域变动不居,总体趋势则是越来越小。至9世纪中叶,皇帝路易二世实际上仅仅控制意大利中部和北部,此后在争夺帝位的过程中,控制罗马城的加洛林王室成员即可称帝。在这个过程中,对罗马教宗的控制与依赖,携手并进,使得加洛林帝国实际上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即依靠加洛林统治者在罗马被罗马教宗加冕,成为名副其实的正宗皇帝。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复兴的西罗马帝国还属于自4世纪末开始的罗马帝国基督教化的漫长进程中一个独特的阶段。
张忞煜
.
《格比尔百咏》与格比尔文本传统
. 外国文学. 2018;(2):31-38.
Abstract
泰戈尔的《格比尔百咏》英译本出版后反响巨大,多次再版并被译为多种外语。它为格比尔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不计其数的读者,更改变了格比尔研究的方向,推动了印度国内印地语学者接纳、认同格比尔在印度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该译本是泰戈尔在孟加拉年轻学者查克拉瓦蒂和英国作家安德希尔的帮助下,根据森的四卷本《格比尔》选译,其底本主要源自格比尔诗歌的西传本,继承发扬了格比尔文本传统动态发展的特点,更好地反映了格比尔诗歌在当时的流传演变情况。因此,泰戈尔《格比尔百咏》英译本成为了中世纪印地语诗人格比尔诗歌庞大文本传统中极具重要意义的一环。
刘清香, 王婷, 许旭明, 倪晋仁
.
汉江中下游硅藻群落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54(4):848-856.
林官明
.
沙纹形成的表面波似然机制
, in
首届中国空气动力学大会
.Vol I. 中国绵阳 ; 2018:95-97.
高树伟
.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宋本《南华真经》发微
. 国学季刊. 2018;10:152-166.
张忞煜
.
泰戈尔《格比尔百咏》对印度神秘主义思想史的建构
. 国外文学. 2018;(1):119-125+159.
Abstract
《格比尔百咏》是泰戈尔翻译的中世纪印地语诗人格比尔诗歌集,也是泰戈尔唯一一部翻译他人诗歌的译著。泰戈尔对格比尔诗歌的选译是一个高度能动、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他强化了格比尔诗歌中对内在神爱的表述,弱化了格比尔诗歌对外在瑜伽修炼的推崇,并将格比尔置于印度神秘主义思想史叙事之中,帮助这位出身卑微的诗人在日后的印度思想史叙事中占据关键位置。因此,《格比尔百咏》实际上是泰戈尔以自己的神秘主义思想对格比尔的重新解读。该译作应被视为泰戈尔诗歌创作和宗教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堪称泰戈尔成名作《吉檀迦利》的姊妹篇。
吴志军、陈洁
.; 2018.
浸润核模式下的冰核浓度及成冰活性检测装置离线检测装置
. China patent CN ZL201721531688.1 .
Pages
« 首页
‹ 上页
…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