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贾积有参加北京大学青年汉学家和留学生代表座谈会

十一月 17, 2025

2025年11月14日,北京大学举行青年汉学家和留学生代表座谈会,学习习近平主席给青年汉学家重要复信精神。贾积有作为“新汉学计划”指导教师代表分享了学习习近平主席给青年汉学家重要复信精神的心得体会,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青年汉学家和留学生同学的交流和沟通。教师代表从了解汉学研究历史、探索文化交往史、掌握教育新技术等方面提出学习建议。参会师生代表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复信精神、做好汉学研究、讲好中国故事进行深入交流。

详见2025年11月14日北大首页新闻

学生团队在2025年北京大学第二届“有意思的研究”征文活动评选活动中获奖

十月 29, 2025

       10月29日,北京大学科协举办的2025年北京大学第二届“有意思的研究”征文活动评选活动揭晓。该活动面向全体在校学生顺利开展,征文活动以“北大人讲述前沿科技”为题邀请科研一线的学生们撰写有关北京大学科研进展或国际前沿科技的短文。本次活动共收到来自20个院系的30余个科普短文和科普短视频投稿,涵盖了医学、理学、工学和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北大人的科研精神和科普热情。每一篇作品都是对科学知识的一次精彩诠释,使科学知识从实验室走向大众视野。评审团队基于可读性、创新性、趣味性等多个维度对投稿作品进行了评审。 贾积有指导的两篇论文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硕士生孙亦非领衔撰写的论文《当数独遇上AI:“智能私教”如何让解题变简单?》获得一等奖,旷欣然领衔撰写的论文《当AI学会“自己打怪升级”:揭秘智能进化的隐藏副本》获得二等奖。

北大科协报道:https://mp.weixin.qq.com/s/D4Yt4D-NoWivenLLwoLc1Q

贾积有等参加北大“国际交换生在北大:中外学子来做客(Global Exchange@PKU:Exchange Cafe)”跨学科交流会第五期

十月 29, 2025

0月23日,国际合作部主办的“国际交换生在北大:中外学子来做客(Global Exchange@PKU:Exchange Cafe)”跨学科交流会第五期举行,本期活动为北京大学第二十二届国际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本期交流会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如何成‘人’”为主题,校内外百余名师生参加,共同探讨在AI浪潮下教育的本质与未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技术系主任、教育信息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人工智能与教育》作者贾积有,哲学系助理教授、博古睿中心学者(2020—2021)王小塞(Sebastian Sunday Grève),教育学院助理教授、教育质性研究中心副主任郑蕾,以及5名中外学子进行分享。

北大新闻网10月29日首页报道: https://news.pku.edu.cn/xwzh/a83cd5177dec41fbb6abe73e83de8122.htm

团队关于STEM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创客教育的两篇英文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SSCI期刊

十月 20, 2025

最近,团队关于STEM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创客教育的两篇英文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SSCI期刊,历时2-3年,感谢全体参与师生的坚持和不懈努力!
1. 一篇实证研究,是关于中央电教馆互联创未来项目成果的:
 Zhang, Y., Zhou, W., Liu, Y., & Jia, J. (2025). Impact of intelligent robotics-enabled STEM 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28(4), 259–273. https://doi.org/10.30191/ETS.202510_28(4).SP05
 https://www.j-ets.net/collection/forthcoming-articles/28_4

团队作品在2025大学生“AI×国学”创新实践大赛总决赛中获得银奖。

八月 24, 2025

8月21日,旷欣然和张誉月在2025大学生“AI×国学”创新实践大赛总决赛中获得银奖。

在贾积有指导下,两人参加“人文研究型赛道”,作品为《论语启示录:AI洪流中教育的“为何”、“何为”与“何如”》。本次大赛由北京市文物局、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东城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和安定门街道承办,并获得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华书局古联公司、学习强国、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育见新闻的支持。大赛自5月20日启动作品征集以来,受到全球高校学子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响应,大赛触达全球153所高校,报名团队达416组、总人数916人,提交有效作品251件。经过激烈的初评、复赛角逐,两个赛道各有前 10 名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晋级线下总决赛。决赛于8月20日-8月21日在国子监彝伦堂举办。决赛现场,入围团队围绕各自作品展开精彩阐述,展示 AI时代关于人的思考,以及AI 技术在国学领域的多元应用,来自高校、市文物局、企业的多位专家评委为决赛选手点评。经过激烈的角逐,各赛道最终评选出前十强团队,并分别颁发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及优秀奖若干名。

具体信息详见东城区报道:

教育学院等单位师生赴香港进行教育数智化转型京港学术交流活动

六月 30, 2025

       在2023年签署的《北大教育学院与香港教育大学研究生院学术合作协议书》框架下,在前期两年的深度合作项目“技术推动的未来教育:利用前沿技术提升教育公平、质量和效率”基础上,北大(以下简称北大)教育学院申请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25年度京港澳高校交流项目“教育数智化转型京港学术交流”,并获得资助。该项目将持续推进双方在教育数智化转型领域的学术交流,包括师生交流互访、论文发表、专著撰写、课题申请等多个方面。

       在2025年北大科技创新年的大背景下,作为该项目的第一次活动,在港澳台办公室等单位支持下,北大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北大教育信息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贾积有教授带队,北大教育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计算中心、研究生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历史系等单位和北大附属中学深圳(集团)黄埔学校小学部的10位教师(含博士后)和9位学生(含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于2025年6月23日至27日赴香港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图1 欢迎座谈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