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by Year: 2012

2012
段宝林. 中华龙图腾浅说. 文化学刊. 2012;(3):102-112.Abstract
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这是大家常常说的口头语,也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大众一般都认同是因为龙是我们中华民族远古的图腾.然而至今还常常看到一些文章或著作否定龙为图腾的观点.这就说明,龙的来源和本质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对龙的起源与图腾本质,还需要作更多的分析和论证.
段宝林. 中华龙与龙的传人. 寻根. 2012;(1):4-10.Abstract
龙是中国远古的图腾,后来又成为皇权的象征.故宫太和殿就有一万多条各种龙的形象.辛亥革命以后,皇权灰飞烟灭,于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又都成了"龙的传人"."神龙"在中华大地腾空飞翔,有八千多年.它神妙无比,出云入雾,往往使人看不清它的真面目,"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片面观点屡屡出现,说明它的影响着实不小.
段宝林. 中国民间文学事业的伟大奠基人-敬祝贾芝老师百岁诞辰. 民间文化论坛. 2012;(5):42-43.Abstract
贾芝同志是新中国民间文学事业的伟大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人、奠基人之一,他为民间文学事业奋斗终身,从建国初期到21世纪初,他为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推广、研究、编辑、组织、领导等等工作所做的许许多多扎扎实实的贡献,都是实实在在的开拓创新和基础建设,他奠定的基础是如此的牢固,他的功劳是如此伟大,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也是别人所难以代替的,是兴旺发达的中国民间文学事业所绝对不可缺少的.他的伟大精神和业
段宝林. 雅俗结合律的实证. 韶关学院学报. 2012;33(11):46-48.Abstract
邓迪斯《伪民俗的制造》一文,认为美国著名的"民间英雄"班扬的传说和格林童话、芬兰史诗《卡列瓦拉》等都是"伪民俗",却被人民当成真民俗接受了.这些名著和《荷马史诗》都是文人与民间文学结合的产物,证实了"雅俗结合律"作为一种文艺普遍规律的正确性.对"伪民俗"的宣传和商业作用,应采取科学而宽容的态度,从而以一种民间文学的新观念,来解释"伪民俗"为什么成为真民俗的问题.
段宝林. 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我看北大民俗学会. 神州民俗(通俗版). 2012;(5):48-50.Abstract
今天距离北京大学发起征集歌谣已经过去了94个年头,北大民俗学会成立也将近30年了.在当今全球和全国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热潮中,回顾北大的这一段历史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歌谣中萌芽北大作为中国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发源地,就源于1918年2月1日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日刊头版发表校长启事征集中国近世歌谣.当时成立的歌谣征集处由刘半农负责编注歌谣选在北大日刊逐期发表,李大钊、胡适等许多新文化运动的先进人物都参加了歌谣记录工作.1920年成立北大歌谣研究会归国学门领
段宝林. 台湾民族文化的源流初探.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2;(1):1-8.Abstract
从台湾文化最初的源头开始,以大量的事实证明,台湾最早的居民是由东山陆桥到台湾的古越人.台湾原住民的民族文化就是古越人的文化,这在台湾考古文物和民俗文化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证据.对于认为台湾原住民文化来自南岛的观点,也进行了分析,指出南岛文化的历史远比台湾雅美人等原住民的历史为短.台湾原住民的语言和文化,同大洋洲波利尼西亚居民的语言和文化有相似之处,是由于他们都是古越人的后裔,台湾也可能是古越人去南岛的中间站.当然,台湾有些民族是从南岛迁徙回来的,那已经是很晚的事情.故而台湾最原始的文化源头是在祖国大陆,这是众多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民俗学家、文化学家们公认的事实.
段宝林. 盘古新考. 寻根. 2012;(3):4-11.Abstract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个历史常识是家喻户晓的.盘古是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英雄祖先,是最古老的祖先神.但是,关于盘古的记载却比较晚,这是为什么呢?盘古神话的内涵很丰富,它具备了世界上众多的创世神话的诸方面内容,其社会内涵与哲学内涵都值得研究.
段宝林. 建设先进的公共文明. 中华魂. 2012;(18):44-45.Abstract
地铁、机场、街头艺术,都属于公共艺术,公共文明。公共艺术应该是大众欣赏的艺术,应该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艺术。如果公众看不懂,欣赏不了,就起不到艺术的作用,就白搞了,就劳民伤财,有愧于大众,也有愧于艺术。艺术的真谛,按照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艺术论》的说法,艺术就是交流感情的工具。艺术家在生活中感受到美,把他的美感用形象表现出来,是大家也同意的感动,这就是艺术。如果大家看不懂,不
段宝林. 《白毛女》与民间文艺. 民间文化论坛. 2012;(5):63-76.Abstract
本文以大量事实,证明歌剧《白毛女》与民间文学的密切关系:它的题材来自河北的《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它的曲调取自民歌《小白菜》和民间戏曲的一些唱腔旋律;它的创作过程是专家和群众、领导相结合的集体创作,有集体性;创作人员重视学习民间文学同时又根据创作需要大大发挥了自己独立的创造性.它是开发民间文化资源成功的典范,其极其丰富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好好总结.
段宝林. 《布洛陀》的人性美. 百色学院学报. 2012;(4):61-67.Abstract
文章运用立体思维,对壮族摩经神话史诗《布洛陀》的人性美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对人性的内涵和结构,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对如何活态保护这部古代神话史诗,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