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宝林.
神话史诗《布洛陀》的世界意义. 广西民族研究. 2006;(1):73-82.
Abstract壮族摩教经诗<布洛陀>作为民间宗教摩经的经典,赞颂了主神布洛陀这一神话人物,保存了许多原始神话的成分和元素,可以视为"神话史诗";该史诗反映了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的一般情形,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而作为民间信仰摩教的代表,揭示了民间宗教信仰之类,也具有世界意义.<布洛陀>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神话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研究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它不仅是壮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
段宝林.
茅盾先生二三事. 北京文学. 2006;(12):126-127.
段宝林.
民间节日的属性. 文史知识. 2006;(7):113-116.
Abstract节日是生活的高潮。节是竹节的节,竹子的节是一个一个的高耸之处,用"节"来表示生活的高潮是非常形象而恰切的,从"节日"的命名,亦可以体认到汉字的文化魅力。如果说民俗是一种生活美,那么,节日民俗就是生活美的集中展现。通过节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民俗文化中许多最有特色的东西。节日活动,往往关系到民俗的各个方面,既有生活或生产等物质民俗,也有信仰、游艺等精神民俗,当然,更有组织制度民俗的种种表现。节日的文化结构是多面
段宝林.
民间文化与先进文化. 文化学刊. 2006;(1):54-56.
Abstract传统的人类学派民俗学认为民俗是历史残留物",是原始文化、落后文化.但是人类学本身早已突破了原始文化的范围,也研究当代社会了.民间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活美对人民来说,是先进的.即使是文人、作家也都重视向民间文化学习,对他们的创造也产生过重要影响.
段宝林.
《中华民俗大典》编写提纲.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2):9-13.
Abstract《中华民俗大典》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大项目之一,不仅抢救民间民俗文化,同时抢救老学者们20世纪的田野调查学术成果,是对中华民俗文化一次空前的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