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波, 颜敏.
“中国农村派”的合作金融思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5;(03):117-122.
Abstract"中国农村派"是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期一支在中国经济学界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农村经济学研究群体。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遇到严重的资金困难,"中国农村派"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的农村金融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合作金融的思想。主张建立工农民主专政主权,有计划、按比例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从根本上消除市场失灵现象等,对促进合作金融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聂志红, 周建波.
从晚清禁烟思想变迁看近代中国经济改造方向.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5;(03):20-26.
Abstract鸦片是中国近代各种矛盾的凝结物,是开启和强制中国走向发展陷阱的变异体。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的落后问题,必须深刻理解鸦片商品的特殊本质,由此认知中国经济改造的方向。自18世纪以来,清廷就已开始戒烟,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弛禁"与"严禁"发生碰撞,"严禁"完全胜出;第一次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期间,"寓征为禁"成为主流;甲午战争之后,"严禁"又被重新确立,并且禁烟的意义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单纯的禁烟思想演变为关乎全局、探索富强道路的思想。只有突破传统思维习惯与既定政治框架,才可能得出近代中国经济改造的可行出路。
周建波, 韩玉光.
周作民的经营管理思想思考.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5;(04):139-146.
Abstract周作民被誉为民国金融界的奇才,在其创办的金城银行的存款管理上,周作民一方面重视小储户,更把重心放到大储户身上,利用自己的政治资源多方拉拢大储户。放款业务上,以能够掌握的企业为主要投资对象,同时投资政府公债。此外,以银行资本控制产业资本可谓周作民最具特色的经济思想,这与其留学日本,受三井、三菱等产业金融发展的深刻影响有很大关系。作为一个杰出银行家,周作民的经济思想值得后人研究和借鉴。
张亚光, 朱紫云, 周建波.
近代中国金融恐慌的货币因素与政策启示——基于“白银风潮”和“金圆券”的比较分析. 贵州社会科学. 2015;(11):157-162.
Abstract经济恐慌与市场繁荣往往因货币冲击而起,货币政策也被视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最基本的工具。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1935年与1948年两次重大金融恐慌都与货币因素有关。以往对这两次金融恐慌的发生机理与政策应对的研究已有不少,却鲜有学者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事实上,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和货币学说能够从理论层面对近代中国的金融恐慌进行有效解释,可以进一步厘清这两场危机的发生机理和政府对策中的异同以及其中的关联性。研究表明:1948年的"金圆券"危机正是1935年"白银风潮"的延续,与此同时,货币因素在金融恐慌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固然重要,然而试图利用货币工具来应对危机却十分困难,这是一场现实与未来之间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