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犁, 徐立新, 姚洋.
村庄治理、融资和消费保险:来自8省49村的经验证据. 中国农村观察. 2007;(2):2-13,37.
Abstract该文研究个人和社会风险分担机制对中国农民消费保险的影响.运用1400户家庭的独特面板数据,我们发现消费保险在下列情况下比较完全:(1)家庭拥有较多的财产;(2)村庄通过选举产生村领导;(3)村民可以获得非正规贷款.另外,获得银行贷款不会影响消费保险.这些发现表明了本地信息和村庄治理在保障农村消费保险方面的重要性,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黄平, 姚洋, 韩毓海.
不应被遗忘的历史——1950-1970年代的工业化建设. 书摘. 2007;(8):60-64.
Abstract三位作者是国内社会学、经济学和文化研究方面的学者,他们以对话的形式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与问题,经验和教训。
阳敏, 姚洋.
《读书》事件四人谈. 南风窗. 2007;(15):52-56.
Abstract1979年4月,《读书》创刊。其后28年,这本小小的杂志不时掀动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风云,无论是创刊号上的名文《读书无禁区》,还是10年来讨论诸种中国问题乃至重构世界图景。在它努力为社会发展拓清思想道路的同时,自身也成为了思想与知识界种种纷争的活化石。2007年7月,负责《读书》长达10年之久的汪晖、黄平卸任。一月以来,种种不同渠道的声音和消息四处传播。当本不该是"新闻"的正常内部人事调整不期然成为知识界人人关注的"新闻事件"时,《读书》再一次显示出它在当代中国思想版图上的重要位置。而在本刊记者试图避免纠缠于单位人事纷争与知识界派系纠葛,努力通过多元视角,还原10年以来《读书》与中国思想界流变之关系时,却发现"《读书》事件"之为"新闻",它的价值可能正在钱理群先生提出的问题:"我们所有的知识分子,不管我们原来是什么派,现在都共同面临着体制的扩张和官僚化,这是对我们的自由空间的挑战,我们要共同来面对!"《读书》随着陈原、沈昌文、汪晖3位主编所处的时代变迁而变。无论今后《读书》往何处去,陈原先生"解放思想,开动机器"的办刊宗旨,乃至"切中时弊"的刊文理念,都当是所有曾受益于《读书》的读者最真实的期待。
姚洋.
“贫民窟”真相. 招商周刊. 2007;(11):30.
Abstract看了郭宇宽教授的文章,感慨良多。是啊,在印度,社会贫富悬殊可以说到了极点,但穷人依然有自己的自豪,穷人富人依然能井水不犯河水,彼此相安无事,这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但是,话又说回来,印度“贫民窟”真的有说的那么好吗?作为印度最发达的城市,孟买当局真的对这些有碍观瞻的“贫民窟”视而不见吗?或许,另一位中国经济学家的文章可以解开你心头疑惑。因为某种机缘。一个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印度的机会,让他对印度贫民窟有了不同的理解。读者与前一篇对照阅读,或不无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