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姚洋.
中国经济成就的根源与前景. 文化纵横. 2010;(2):16-23.
Abstract如果我们为中国所采取的改革和经济增长措施列一份清单,并将其与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政策逐一进行对比,我们就会为这两者的相似之处所惊诧.
姚洋.
中国模式及其前景. 中国市场. 2010;(24):8-11.
Abstract我国经济在过去30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有四个基本要素:社会平等、贤能体制、制度的有效性先于制度的纯洁性、中性政府.但是,中国模式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是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之_.因此,应实行更广泛的民众政治参与.
姚洋.
中国农村发展之路:低度发展 高度和谐. 中国老区建设. 2010;(2):19-20.
Abstract农村要走低度发展、高度和谐之路,离不开两个方面:靠科技推动农业脱碳,靠新农村社会文化运动走向有序.七亿农民,农业承载不了.人均几亩地,农民富裕不了.面对市场化、全球化双重高压,农业效益低,农民相对贫困化加重,农村无序化严峻,是我国当前农村面临的两大难题.农业低碳化,农村城市化:农村的未来之路从发达国家经历的整个发展阶段
姚洋.
中国不会“被动重估”人民币. 中国经济信息. 2010;(22).
Abstract许多人希望,G20峰会能够达成一项协议,各大国将按照该协议对各自汇率进行协调,从而阻止"汇率战"的全面爆发.在此前财长和央行行长们参加的预备会议上,美国财长蒂姆·盖特纳提议,将一国经常账户盈余(或赤字)占GDP比例的上限定为4%.此举主要针对人民币.
姚洋.
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国际经济评论. 2010;(1):7-18.
Abstract本文提出了"中国道路"的概念,总结了中国道路的四个特征:社会平等、贤能体制、制度的有效性先于制度的纯洁性、中性政府.社会平等奠定了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基础;贤能体制选取有能力和德性的人进入政府,并以表现作为衡量政府好坏的标准;强调制度的有效性使得中国的制度转型比较平稳,并可能创造出新的制度形态;中性政府保证政府不受利益集团的左右,从而放开手脚采取选择性的、但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文章分析了这四个特征对世界的意义.
姚洋.
应把生产性政府变成公共职能政府. 中国市场. 2010;(11).
Abstract中国现有发展模式中有一项改革进展迟缓,或者说基本未动,这就是政府改革.这是令人忧心的问题.首先,中国政府是生产性政府,说得更直白一点,它是一个公司,体现不出公共财政的特点,这对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非常不利.其次,中国政府招商引资的密集度过高.
姚洋.
小农体系和中国长期经济发展. 读书. 2010;(2):20-30.
Abstract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形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华文明发祥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足以养育大量的人口,人多地少以及由此相伴生的小农体系因此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小农体系指的是一种以小农耕作为主导的农业生
姚洋.
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贸易失衡. 中国经济信息. 2010;(10).
Abstract为了保持账户平衡,中国央行有两种选择:一是允许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二是停止发行冲销债券.
姚洋.
善用"储蓄". 财经. 2010;(13):74-75.
姚洋.
什么样的政府有利于经济增长. 杭州(我们). 2010;(12):44-45.
姚洋.
利用储蓄 改革金融. 上海经济. 2010;(3):13.
Abstract中国经济增长将在下个十年甚至未来几十年内仍然存在。那么,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存在问题吗?至少有两个缺陷:第一,消费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过剩的外贸盈余。消费下降不是
姚洋.
没有必要村村搞工业. 农村工作通讯. 2010;(5).
Abstract在农村近郊发展工业不是可行的方向,"五小"工业搞来搞去,搞不出什么名堂来,反而把江河湖海都污染了.农民不一定要在中心城市就业,县城就行,现在交通很方便,可以每天来回.
姚洋.
广场协议25年后看日本经济. 南风窗. 2010;(15):68-71.
Abstract泡沫破裂是否就是日本经济陷入停滞的真正原因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泡沫的形成和破裂都属于短期宏观波动范畴,很难想象它们可以解释日本自1990年代初期以来20年的停滞.我们必须从长期因素中寻找答案.
徐建炜, 姚洋.
国际分工新形态、金融市场发展与全球失衡. 世界经济. 2010;(3):3-30.
Abstract本文从国际分工的角度考察了全球失衡问题,通过构造一个金融市场一制造业比较优势指标,利用1990~2005年45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计量研究,证实金融-制造业比较优势对于经常账户赤字(盈余)的重要性,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支持了我们的主要结论.特别地,我们发现,中国的贸易失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国际分工新格局加以解释.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全球失衡和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姚洋.
广场协议25年后看日本经济. 金融博览. 2010;(8):33-34.
Abstract@@ 20世纪80年代,日本拥有巨额的经常项目盈余,承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要求本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在广场协议25周年之际,反思这个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显得尤其重要.
姚洋.
导致全球失衡的根本. 上海经济. 2010;(9):11.
Abstract对全球失衡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各国不同的政府债务状况、不同的经济增长率、不同的人口结构、不同的汇率制度、以增加外汇为目标的政府干预模式等。这里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分析路径:从金融部门的比较优势解释全
戴锦华, 张志强, 赵刚, 孙歌, 杨念群, 强世功, 章永乐, 蔡翔, 倪文尖, 贺桂梅, et al. 超越"左"与"右". 开放时代. 2010;(9):5-35.
Abstract2010年7月17日,四十余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海内外学者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聚会,以"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为题,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会议共设立了四个议题: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二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思想论争与超越左右、当代学术生产与现实关注。以下文字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并经发言者本人审定,标题为编者所拟,内容编排并非依照现场的发言顺序。由于篇幅所限,部分发言人的发言内容未能一并刊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次会议的部分内容此前曾在网络上流传,但并未经发言者审定,里面有大量错讹,希望读者加以甄别。本刊编辑此专题,旨在期待中国学术界在媒体及社会大众关注"汪晖事件"的同时,能够建设性地开展出超越"左"与"右"的胸怀与视野。因为,真正的"中国问题",是不可能被"左"或者"右"的立场所化约的。本刊欢迎读者对此专题发表不同意见。